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癫痫精神障碍患者采取人性化理念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6-2020.6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癫痫精神障碍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前者,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性化理念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简明神经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癫痫精神障碍患者采取人性化理念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癫痫性精神障碍 人性化理念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是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病人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以其探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期间收治的80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病人进行研究分析。在研究期间对所有病人展开分组护理,参照组40例(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40例(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护理后统计病人癫痫发作情况、抑郁程度状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尤为突出,另外研究组病人癫痫发作情况、抑郁程度比参照组病人较少,P<0.05,组间存在对比。结论 根据以上表述,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病人中,能够改善病人抑郁情况、降低癫痫发作次数及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干预 应用价值 癫痫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2020年7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法将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癫痫精神障碍患者94例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利培酮和丙戊酸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MMS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是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精神障碍 利培酮 丙戊酸钠 癫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开放病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现状,并对有可能造成患者多次住院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的对连续12个月住院3次以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多次住院患者男女比例相当,以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多见。结论 精神病患者多次住院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属、社会因素和经济原因,加大对精神病患者的扶持力度,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合理用药,规律用药,对精神病的康复十分必要。

  • 标签: 开放病区 精神病患者 多次住院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脑器质精神障碍患者治疗方法和诊断情况。方法:选择医院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入院,共38例。将其均进行诊断后实施针对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精神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 标签: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诊断 治疗 研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器质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器质精神障碍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情绪评分、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PSQI、SQL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器质性精神障碍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社区个案管理的效果。方法 2021年1月至12月兴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8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实施社区个案管理,并对比社区个案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危险行为发生率、复发住院率。结果 与实施社区个案管理前相比,实施社区个案管理后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明显更高,而危险行为发生率、复发住院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社区个案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降低患者的安全风险和复发几率,管理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严重精神障碍 社区个案管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腔隙脑梗塞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就诊的腔隙脑梗塞患者共计80例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所纳入患者中伴发高血压的患者72例,伴发二型糖尿病的患者35例、伴发高脂血症的患者15例;存在器质性情感障碍的患者共计15例、存在器质幻觉症的患者共计20例、存在器质妄想性障碍患者共计45例;80例患者治疗后,62例患者好转,18例完全恢复。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针对老年腔隙脑梗塞患者,在采取改善脑组织血供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精神药物治疗,既能够对并发症进行治疗,也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腔隙性脑梗死 精神障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作者: 洪小菊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1-15
  • 出处:《叙事医学》2021年1月3卷
  • 机构:南安市康复医院 福建 南安 3623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护理模式在偏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220例偏执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1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对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对护理模式后,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偏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针对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偏执性精神障碍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存在有相关的精神类疾病,那么在判决的时候会因此而认定当事人无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从而会减轻对其的处罚甚至是不对其进行处罚。基于此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在行凶以后妄想通过精神障碍这种状况来逃避自己的责任,所以对于一些凶杀案等严重的犯罪行为及时开展司法精神鉴定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对涉及到相关法律问题的当事人进行综合的判断和分析,最终确定其是否存在责任能力或责任行为,这是一种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公正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此研究精神障碍患者凶杀案的司法精神鉴定的相关内容和注意的问题,期待所得结果可以为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精神障碍 凶杀案 司法鉴定 责任能力 责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梗塞所致精神障碍中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入选44例脑梗塞所致精神障碍中情感障碍患者主要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22例(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指标:认知及神经功能;心理症状自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心理症状自评分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以上心理症状自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的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脑梗塞所致精神障碍中情感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可有效改善不良情绪、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脑梗塞 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行出血热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病因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科室6例并发应激精神障碍的出血热患者的护理,总结护理过程中的关于精神症状护理的经验及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护理提供参考。结果:6例患者中有一例转送精神专科医院治疗后好转,其余5例患者经积极干预后好转出院。 结论:流行出血热病程中患者可因多种因素,并发精神障碍,在流行出血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水电解质稳定,及心理干预。发生精神障碍后,家庭与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对患者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精神障碍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