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频超声在小器官疾病检查中的检出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64例小器官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高频超声进行检查诊断,分析其检出。结果在这64例小病变患者中,乳腺疾病19例,高频超声检出19例,检出100%;男性生殖器疾病24例,高频超声检出24例,检出100%;甲状腺疾病20例,高频超声检出20例,检出95.2%,总疾病检出63例,总检出为98.4%。结论在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查诊断中,高频超声具有很高应用价值,不但可以使诊断的准确大幅提高,降低了漏诊误诊的概率,而且能够通过超神图像直观准确的呈现病变区域和病变位置等,有助于患者获得及时治疗。因此,建议高频超声技术在小器官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频超声 小器官疾病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患者小器官疾病检查过程中采用高频超声检查技术,观察该种检查方法的检查准确。 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小器官疾病检查患者为观察对象,抽选时间段为 2017 年 1 月到 2019 年 10 月,回顾分析患者检查结果, 研究 其检查准确。 结果 : 对 198 例患者小器官疾病检查过程中, 乳腺疾病患者有 81 例,检查出病例为 77 例,检查准确为 95.06% ; 眼疾病患者 22 例,检查出 21 例,检查准确为 95.45% ; 男性外生殖疾病检查患者 28 例,检查出 26 例,检查准确为 92.28% ;甲状腺检查患者 67 例,检查出 66 例,检查准确为 98.50% 。 结论 :小器官疾病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准确高,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标签: 小器官疾病 高频超声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脂检验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准确检出。方法:选择35例健康人群纳入健康检查组,该组样本均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内前来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此外,选择35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并将其纳入疾病检查组,该组样本同样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内前来我院接受相关检查和治疗。对比两组样本的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胆固醇)、TG(甘油三酯)三项指标以及疾病检查组样本的检出和准确。结果:疾病检查组35例患者中,检出患者共计34例,1例冠心病患者没有被检出,检验准确为97.14%。此外,与健康检查组的样本相比,疾病检查组样本的TC、TG指标明显更高,其HDL-C指标则低于健康检查组样本,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取血脂检验法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 标签: 血脂检验 心血管疾病 准确率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脂检验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准确检出。方法:选择35例健康人群纳入健康检查组,该组样本均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内前来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此外,选择35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并将其纳入疾病检查组,该组样本同样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内前来我院接受相关检查和治疗。对比两组样本的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胆固醇)、TG(甘油三酯)三项指标以及疾病检查组样本的检出和准确。结果:疾病检查组35例患者中,检出患者共计34例,1例冠心病患者没有被检出,检验准确为97.14%。此外,与健康检查组的样本相比,疾病检查组样本的TC、TG指标明显更高,其HDL-C指标则低于健康检查组样本,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取血脂检验法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 标签: 血脂检验 心血管疾病 准确率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中检出的影响。方法:在 2019年 1月 -12月期间到我院进行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的检查者中选取 56例,将之随机分 2组:一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 28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纳入对照组( 28例);对两组检查者的肠道清洁度、检查成功率及病变检出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肠道清洁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肠道清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检查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病变检出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中对检查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检查成功及提高检出,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 检出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等疾病检出随年龄的相应变化,以期使消化科及内镜中心医生对结肠镜下各类疾病检出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受检者中符合标准的病例(共3650例)作为研究群体,以青中老年年龄组为变量分析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等疾病检出的相应变化。结果结肠癌、直肠癌的检出老年组高于青年组、中年组(P<0.01)。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的检出中年组、老年组高于青年组(P<0.01)。溃疡性结肠炎的检出青年组高于中年组、老年组(P<0.01)。缺血性结肠炎的检出老年组高于青年组、中年组(P<0.05)。结肠黑变病的检出老年组高于青年组、中年组(P<0.01)。结论结肠癌、直肠癌、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的检出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溃疡性结肠炎青年人检出较中老年明显高,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的检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

  • 标签: 结肠镜 结直肠癌 结直肠息肉 检出率 年龄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利用结肠镜息肉检出(polyp detection rate,PDR)估算腺瘤检出(adenoma detection rate,ADR)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利用2017年全年结肠镜数据计算PDR与ADR的换算系数,利用PDR和换算系数估算结肠镜医师的ADR,并与实际ADR进行一致性验证。结果最终纳入25 112例结肠镜和20名结肠镜医师,换算系数为0.483,实际ADR和估算ADR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818(95%CI:0.596~0.924,P<0.01)。结论利用PDR估算ADR可行,但该方法仅是权宜之计,仍应重视建立规范电子数据库。

  • 标签: 结肠息肉 腺瘤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甲状腺疾病诊疗中采用血清甲状腺激素检验方法的临床价值及检出。方法:以152例(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甲状腺疾病患者开展本项研究;所有甲状腺疾病患者均经血清甲状腺激素予以检验,整理指标检验结果,确定该种检验方法的价值。结果:在甲亢疾病的诊断中,五项检验指标阳性从高到低依次为TSH>FT3>FT4>TT3>TT4;在甲减疾病的诊断中,五项检验指标阳性从高到低依次为TSH>FT4>FT3>TT4>TT3。五种检验指标在甲状腺疾病中阳性表达均有所不同,相比较P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血清甲状腺激素 检出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化检验项目用在肝硬化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对象的研究时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2年09月,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与在同时段在本院开展体检的健康者,各50例,前者定为实验组,后者定为对照组,2组参与研究者,均开展生化检验项目,就针对生化检验项目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开展生化检验后,ASTm、GLDH、AFP、ADA、NAG、PAB、LAP、AFU指标,与对照组相较实验组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中,对不同阶段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晚期患者ASTm、GLDH、AFP、ADA、NAG、PAB、LAP、AFU指标均高于中期、早期(P<0.05)。结论: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开展,可以对病情进行评估,并对病变程度进行鉴别,为诊治方案制定相应的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生化检验项目 肝硬化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对疾病检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1---2021.12月整年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进行分析(肺癌组),统计本年度其他50例良性肺部病变患者资料(良性组),对比与同期本院体检健康人50例(体检组)的CYFRA21-1、CA125、NSE、CEA 指标差异。结果:CYFRA21-1、CA125、NSE、CEA数值统计中,四个维度指标高低均为肺癌组>良性组>体检组,具有统计差异(P

  • 标签: 肿瘤标志物检验 肺癌诊断 疾病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粗略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人达40万,死亡人数达30万,但早期胃癌检出不足10%。在2009年8月举行的全国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上,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卢忠生教授指出,不论对于任何癌症,

  • 标签: 胃癌病人 癌检出率 早期 解放军总医院 消化内科 死亡人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痛电子胃镜和普通电子胃镜上消化道疾病检出。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胃镜检查的10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甲组行普通电子胃镜检查,乙组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对比最终确诊结果,观察两组检出,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乙组检出为98.00%,甲组为86.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无痛电子胃镜相比普通电子胃镜检出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疾病 无痛电子胃镜 普通电子胃镜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的效果,评价检出。方法:将我院2018年7月20日-2020年7月20日接诊的8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先后实施CT、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均确定86例患者为脑血管疾病,CT检出79例,检出为91.86%,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出85例,检出是98.84%,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检出显著高于CT检出,P<0.05;患者疾病类型主要是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脑出血。结论: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更具有诊断价值,可促进诊断准确性提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清晰、详细的数据,可优先考虑。

  • 标签: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脑血管疾病 效果 检出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粪便转铁蛋白(TFPT)和粪便隐血试验(FOBT)同时检测可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检出。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一月至2012年十二月消化科患者的粪便,其中上消化道出血疾病25例,上消化道非出血性疾病29例;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28例,下消化道非出血性疾病20例。分别记录粪便转铁蛋白与粪便隐血试验做出的结果,再计算两者的检出。结果粪便转铁蛋白敏感性高于隐血试验,若两者联合检测可使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检出分别提高24%和35.7%。结论在消化道出血的检测中,转铁蛋白试验敏感性明显高于粪便隐血试验,但是粪便转铁蛋白依旧有假阴性存在,需要两者互补检测,可提高检出效率。

  • 标签: 粪便转铁蛋白 粪便隐血试验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诊断心血管疾病中应用血脂检验的应用价值和检出。方法:选取2020年1-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设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受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脂检验,并对两组的血脂指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HDL-C和APOAI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而TG、TC、LDL-C和APOB水平均低于实验组,两组各血脂检验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对比(P<0.05)有意义。结论:采用血脂检验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其血脂检验结果与健康人员具有较大差距,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中实验推广。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血脂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尽管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地位不可替代,人们从来没有停止对心电信息的探索。现在有了多功能心电监测系统.高频心电图也是1项无创性检查的新技术,可提高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性。本文分析了150例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高频心电图诊断结果

  • 标签: 心肌缺血 高频心电图 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