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孕妇心电图和胎儿心电图影响。方法就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妊娠高血压孕妇152例研究,对孕妇心电图监测,对应152例孕妇收集到胎儿心电图主要有80例,根据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进行分析,了解到该疾病对孕妇心电图及胎儿心电图影响效果。结果152例孕妇患者,顺产孕妇30例,难产120例,而孕妇患者出现死亡的人数为2例。所产胎儿数为162例,其中双胞胎10例,胎儿存活数为157例,存活率为96.9%,死亡胎儿数为5例,死亡率为3.1%。根据对孕妇心电图统计结果了解到,患者在子痫前期重度情况下及在子痫状态下,心电图中ST-T、Q-T、T波均会出现改变。而根据胎儿心电图记录了解到,孕妇患者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同时表现出子痫前期重度的孕妇,胎儿会出现异常心电图,ST段压会降低,而子痫前期重度胎儿心电图中QRS波振幅也会出现增幅的情况。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孕妇及胎儿健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孕妇心电图及胎儿心电图出现异常,所以,针对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一定要反复检查,尤其是患有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更应定期检查。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疾病 孕妇心电图 胎儿心电图 影响
  • 作者: 饶太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7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特检科,四川内江641000
  • 简介:心电图现已经成为体检和诊断一些疾病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但是心电图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心血管疾病,不正常也并非患有心血管疾病。少数情况显示,不发病时的心电图有可能显示的正常,也有不少心血管外的情况会出现心电图改变,比如: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钙、高血钙、过度换气、缺氧以及情绪多变等。

  • 标签: 心电图检查;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总结分析心电图技术(ECG)在急性肺栓塞(APE)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34例急性肺栓塞疾病病例,在临床研究中主要对患者心电图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文选取的34例APE病例的临床ECG诊断资料显示,心电图出现变化特征者为31例(91.18%),心电图正常者为3例(8.82%)。结论通过对APE患者的ECG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患者在ECG中的敏感度较高且出现早期异常变化情况,对于早期APE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检测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心电图成为临床检查中重要的手段,为各类疾病的确诊提供了有力依据。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结合心电图在各种心脏疾病检查中的应用基本情况,对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展开论述和剖析,并对心电图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思考和展望,仅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疾病早期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实验对象50例为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早期心电图诊断,观察评估其诊断结果和临床价值,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6月-2023年4月。结果:50例患者中心电图改变占94%,并有72%室上性心动过速,58%房性早搏,44%TV1-V3倒置深度>TV4。通过临床治疗后,心电图诊断表示有所缓解。结论: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早期进行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预后,建议推广。

  • 标签: 急性肺栓塞疾病 早期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评价。方法对以往接收过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共入院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86例,这86例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相关标准,针对这86例患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其中8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男性52例,女性36例,整体年龄小于40岁为20例,40-50岁之间为35例,大于50岁为31例患者。整体平均年龄在(45.8±4.3)岁,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技术治疗,通过一个疗程治疗后进行比较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性别上均有可比性。根据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观察。结果接收过8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后,根据动态心电图进行病人检测,其中检测率为87.95%(73/83),而复合性心律失常为38例、心律失常为35例。结论通过对接收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后得知,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技术对心血管疾病检查有很好疗效,同时可以降低患者费用和治疗时间。而不良反应几乎没有,所以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技术可以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效治疗,并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技术 心血管疾病 疗效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用于诊断早期急性肺栓塞疾病(AP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诊且行心电图检查的40例APE患者资料,分析早期APE患者心电图特征。结果:40例APE患者中38例存在心电图异常(95.00%),包括:25例窦性心动过速(62.50%)、13例V1-3T波倒置(32.50%)、10例SIQ III T III(25.00%)、6例顺钟向转位(15.00%)、5例电轴右偏(12.50%)、4例右束支阻滞(10.00%)、3例V1-6T波倒置(7.50%)、3例室性早搏(7.50%)。结论:对早期APE患者行心电图检查,能够及时获知心电图异常,便于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肺栓塞疾病 早期 心电图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先采取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再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监测患者24h的心率变化。通过计算机分析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阳性79例(79.00%)显著多于常规心电图检出57例(57.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动态心电图对于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及短阵室上速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优于常规心电图,患者任一时间点的冠脉缺血情况、心律失常发作时间及频率均可检测得到,且对于心电信号能够更准确地监测,值得临床广泛推行应用。

  • 标签: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 价值
  • 简介:现代化节奏的不断加快致使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中循环系统疾病发生概率明显提高,其中以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利用心电图对此类疾病进行初期检查,以早发现患者病情并为治疗和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成为我们需要讨论的方向之一。本文以呼吸系统中的肺栓患者心电图及脑血管障碍心电图患者为例展开探讨,希望能为专业人员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 标签: 心电图 肺栓塞 脑血管障碍 解读 价值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电图技术诊断方法及价值。方法:我院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若干例,基于2020.3-2021.3期间选择120例作为实验对象,均行常规及动态心电图检测,总结对比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冠心病诊断准确率40.83%、心绞痛诊断准确率33.33%、心肌梗死诊断准确率20.83%、心力衰竭诊断准确率30.83%,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26.67%、20.00%、8.33%、19.17%(P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心电图技术 诊断结果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探究心电图技术应用的方法与价值。方法:在医院中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接受诊断治疗的7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动态组,常规组患者是采用常规心电图的方式来检查,动态组患者则是采用动态心电图的方式来完成检查。根据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对比,进而判断出心电图技术的临床价值。结果:在疾病阳性检查率上,动态组患者的检出率更高,检出率为85.7%;在疾病检查结果上,动态组患者各种疾病检查的有效性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进行心血管疾病检查的时候,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更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疾病的有效检出。

  • 标签: 心电图技术 心血管疾病 诊断方法 临床价值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取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技术之后是否有诊断效果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评价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群体之中,抽取70例进行对比对照,对所有患者首先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再度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问题的检出率情况进行对比,以评价最终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等方面的综合情况。结果 在分别使用常规心电、动态心电检查后发现,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房颤、房扑、房速、室速、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更高(P<0.05),取得了更加满意的诊断效果。结论 目前对于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之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可以得到提高,而且诊断更加简便,精准性比常规的心电图检查要更高一些,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为明显,对患者疾病诊断可以带来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临床诊断 心电图技术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