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肠套叠的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果酱样血便四大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X线表现。评价它们对诊断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肠套叠的13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清洁洗肠后经肛门插管向结肠注气,结肠内出现套叠头部软组织块影诊断为肠套叠阳性。经肛门注气后,气体顺利通过结肠,进入小肠,注气全过程中结肠未见套叠头部软组织块影及梗阻现象为阴性。结果①腹痛、呕吐、腹部包块触诊不满意、无果酱样血便患者34例,仅11例阳性。②临床触诊有腹部包块而无果酱样血便58例,阳性33例。③有果酱样血便45例,肠套叠阳性41。④同时有果酱样血便及腹部包块45例,阳性45例。结论腹部包块加果酱样血便是诊断婴幼儿肠套叠的特征性表现。

  • 标签: 腹痛 呕吐 果酱样血便 腹部包块 肠套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分模式改良对急诊患者分准确及漏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急诊收治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9例,分别给予常规分护理模式干预、急诊分模式改良干预。结果:观察组分准确更高,漏更低(P<0.05);观察组确诊时间、候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分模式改良能显著提高急诊患者分准确,降低漏,对促使患者尽快得到抢救,提升抢救成功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急诊分诊 改良模式 分诊准确率 漏诊率
  • 作者: 王丽娟 周利萍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5-07
  • 机构:巴州人民医院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急诊分护理模式对急诊患者分准确及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双号分发法将到我院急诊接受诊治的10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传统分护理(5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改良急诊分护理模式(50例)。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分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漏及误诊更低;同时,准确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急诊分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分的准确,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极高。

  • 标签: 改良急诊分诊护理模式 急诊患者 分诊准确率 漏诊率 影响
  • 简介:1病例报告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neuroectodefmaltumors,PNET)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神经系统肿瘤。现将我院2006年发现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脑肿瘤 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由于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肾病(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ssociated nephropathy,APLN)缺乏特异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其临床诊断存在一定难度。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血肌酐缓慢升高伴血压升高,少量尿蛋白,溶血性贫血,失蛋白肠病,辅助检查提示低补体血症,抗核抗体(ANA)阳性,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L)、抗β2糖蛋白-1抗体、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高滴度阳性。肾穿刺活检光镜及电镜均提示缺血性肾损害,且发现相对特征性的甲状腺样肾小管萎缩,未见电子致密物沉积。故综合临床和病理,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ythematosus,SLE)、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APLN可能性大。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抗体,抗磷脂 β2糖蛋白Ⅰ 狼疮凝固抑制物 诊断 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MOM胶囊内镜对为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8例怀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胶囊内镜的病变检出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有小肠疾病的98例患者中,胶囊内镜滞留小肠1例,检查成功率98.98%。共发现小肠病变71例,未见异常27例,病变检出为72.45%。结论OMOM胶囊内镜检查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高,可以作为小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OMOM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 简介:摘要内镜技术联合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可鉴别胃癌与胃黏膜下肿瘤,但由于少部分胃癌内镜下缺乏典型表现,极易被误诊为黏膜下肿瘤。本文报道1例疑似胃间质瘤的低分化腺癌患者的诊治过程。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腺癌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急诊分模式对急诊患者分准确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间实施改良急诊分模式的120例患者为研究组,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实施常规急诊分模式的120例患者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分准确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分准确为91.7%,患者满意度为89.2%,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急诊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分准确,从而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能够得到患者的普遍认可,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急诊分诊模式 急诊 分诊准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分准确。方法病人来急诊室就诊时,分护士要先观察病情轻、重、缓、急。通过望、闻、问、切进行分,迅速决定是否需要立即抢救,由哪科医生参加抢救。结果分准确95%。结论提高急诊分准确性为需要急救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对提高急救成功率,挽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人 分诊 准确率
  • 简介:问题到底由谁来提?这是我们培养人的原则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最大的缺陷就是让学生学“答”而非学“问”,学生缺乏问题意识自是教育的悲哀,而由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才是教学的佳境。

  • 标签: 设疑 解疑 质疑 疑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分结合医师反馈法提高分准确。方法选取在内科门诊待分的27126例患者,按照单双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双月分的134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分;观察组为单月分的13684例患者,护士采用标准化分结合医师反馈法调整分;最后,比较护士对两组患者的分准确。结果观察组分准确为98.6%,对照组准确为97.4%(P<0.001)。结论分护士实行标准化分的同时,结合医师反馈法进行分,能有效提高分的正确,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门诊 正确分诊 医师反馈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分安全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分正确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4月设为研究时间段,选取该时间段内急诊收治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分组,参照组(49例,20年9月~12月)接受常规分管理,试验组(48例,21年1月~4月)。比较两组急诊分正确、治疗预后及分效率差异。结果:试验组分正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新型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科为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21例新型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等。结果21例患者中17例为单发肺结节,4例为多发肺结节,其中高度怀疑恶性15例,术后病理明确为肺新型隐球菌性肉芽肿性炎。14例患者术后行抗真菌治疗。术后随访患者无复发。结论肺新型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极易误诊为早期肺癌,需通过定期随访、实验室检查、经皮肺穿刺术或手术活检等多种手段联合才能确诊。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新型隐球菌 肺癌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直肠指(DRE)是否影响尿流的测定。方法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对共79例男性患者(分为Ⅰ组59例,Ⅱ组20例)进行研究。Ⅰ组在体格检查之前的上午10时行首次尿流测定。在首次尿流和DRE检查之后的6小时、24小时行第二次、第三次尿流测定。在未行DRE检查的Ⅱ组行同样的尿流测定。测定尿量、最大和平均尿流。明确Ⅰ组和Ⅱ组第一、二、三次尿流测定值的关系。结果在Ⅰ组和Ⅱ组之间未发现首次、6小时后、24小时后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我们未发现DRE对尿流测定有任何的影响。

  • 标签: 直肠指诊( DRE) 尿流率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 简介:摘要结肠镜检查是一项“金标准”,但仍有一定的漏。因此,减少漏可及早阻断或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对结直肠息肉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内容涉及程序性、技术性、内镜性及息肉本身因素等研究。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结直肠肿瘤 大肠息肉 漏诊率
  • 简介:近日来,一家名为《无事生非》的体育专业报纸主编神先生很是苦恼,原因是他手下主管编采的副总编鬼先生因忧郁症和狂想症并发住进了精神病院。恰逢体育报道的淡季,众写手思路狭窄、胆小怕事,写出的稿件四平八稳,《无事生非》因此销量锐减。

  • 标签: 《疑神和疑鬼》 张锦桥 小说 中国足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门诊患者进行优化门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患者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化门诊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分准确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准确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门诊患者进行优化门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分准确和治疗依从性。

  • 标签: 门诊患者 优化门诊护理 分诊准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门诊护理分流程对分准确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通过选取我院在 2019 年 1月到 2019年 12月之间收治的 10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来对这些患者进行编号处理。同时把他们平均的分成两组。一组是编号全部为奇数,为一般组。另一组编号全部为偶数,为改进组。每组有 50例患者。一般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改进组采用优化的分流程方法,以比较两成分的诊断效果,患者满意度,抑郁和焦虑评分。 结果: 改进组的分等待时间比一般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改进组的投诉低于一般组,分准确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进组的满意度得分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前,两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分后,两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分前,改进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低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门诊护理分流程对分准确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提高分的准确性,改善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使患者对分人员的工作更加满意。

  • 标签: 满意度 分诊准确率 优化门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是根据患者体征和主要症状判断患者病情的专科,并合理为患者安排就诊过程,门诊分为患者进入医院后第一环节,决定每位患者对医院和就医体验的直观印象,分护理人员是否能准确做出判断、直接影响到患者就医流程、分错误易导致费力费时,给患者带来较多不便,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就医时间,甚至导致医疗纠纷情况,在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门诊分操作相关规范,为了适应我国快速增长门诊量、我院对流程优化分对门诊分准确和满意度的影响进行相关综述,实施流程优化门诊,能显著提高医院分准确,确保患者能较快就医,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流程优化分诊 门诊分诊准确率 满意度 影响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