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大寒那天,与朋友相约到鄱阳去看鸟。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清代官修的综合性农书《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曰":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俗语云:"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大寒节气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 标签: 鄱阳湖 二十四节气 冬天 农书
  • 简介: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是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的基础,当前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较多使用公式的解析解法,计算结果较为粗略。选取鄱阳九江工业用水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解析解法和数值解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鄱阳九江工业用水区纳污能力进行联合求解,利用解析解法计算水域纳污能力初值,再以此作为模型启动条件,通过数值模型对解析解法获得的初始值进行试算检验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鄱阳九江工业用水区的最优水域纳污能力COD为9776t/a,氨氮为142t/a。研究统筹考虑了河道形态、岸边流速变化、丰水期长江江水顶托和倒灌等因素,弥补了解析解法的局限性,结果更具合理性,可为鄱阳九江工业用水区水质管理和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水域纳污能力 解析解法 数值解法 鄱阳湖 工业用水区
  • 简介:于2015年11月25日,在鄱阳湿地灰化薹草(Carexcinerascens)集中生长区,采集0-10cm深度土壤和植物样品。于2015年12月15日-2016年3月21日,在河南大学环境科学实验室,进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恒干、恒湿、干湿交替、水位上升、水位下降及添加灰化薹草碎末处理下,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初始平均质量比为1403.7mg/kg,实验结束时,在未添加灰化薹草碎末的恒干、恒湿、干湿交替、水位上升和水位下降处理下,土壤全氮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413.3mg/kg、1358.0mg/kg、1325.0mg/kg、1414.7mg/kg和1446.0mg/kg;添加灰化薹草碎末的干湿交替、水位上升和水位下降处理下,土壤全氮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612.3mg/kg、1329.3mg/kg和1395.7mg/kg。与实验初始相比,添加灰化薹草的恒湿和干湿交替处理下,0-2cm深度土壤全氮含量减小了10.9%,恒湿处理下,0-2cm深度土壤铵态氮含量增幅最大。在灰化薹草分解过程中,2-5cm深度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都增大,但是,在添加灰化薹草碎末的各处理下,0-2cm深度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含量小于未添加处理,灰化薹草分解提供了丰富的碳源,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增强。

  • 标签: 土壤 含水量 灰化薹草分解 鄱阳湖湿地
  • 简介:鄱阳区域生态文明共享问题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结点,是构建新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共享发展理念和责任伦理观的指导下,不断推进鄱阳区域实现资源合理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的美好局面.然而鄱阳区域在生态文明共享上还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生态不正义问题日益凸显和落实生态扶贫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建立生态文明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组织合作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实现鄱阳区域生态资源、文化和利益共享.

  • 标签: 鄱阳湖 区域生态文明共享 生态文明
  • 简介:水文要素是控制湿地生态过程发展与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在湿地形成、发育、演替直至消亡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湿地植被群落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成分和主要初级生产者,其结构、功能和生态特征综合反映着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功能特性。本文以鄱阳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植被群落—水文要素丰度直方图和敏感性指数,分析探讨了保护区内5种典型湿地植被群落对水深和淹没频率两种水文要素的耐受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群落对水深、淹没频率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不同。其中:(1)虉草和蓼子草2种群落对水深的耐受性最强,南荻群落最弱;苔草群落对淹没频率的耐受性最强,蓼子草群落最弱。(2)相较于淹没频率,5种典型植被群落对水深的敏感性更强;(3)南荻群落对水深和淹没频率变化的敏感性最强,而蓼子草群落对水文要素变化的响应最不敏感。

  • 标签: 植被群落-水文要素丰度直方图 敏感性指数 水文要素 南矶山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
  • 简介:我想在岸上望望,望望那湖水荡漾,望望那柳枝顺风飞扬.望望那孩童在河边歌唱。我想做湖边的一棵小草扎根在泥土下,任凭那风吹啊——吹,大地是我的天堂。

  • 标签: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 简介:以多时相LandsatTM/ETM/OLI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滇池地区5个时期(1990-1995、1995-2000、2000-2005、2005-2010、2010-2017年)的城镇用地信息,运用扩展动态分析法、象限方位分析法和同心圆分析法,对滇池地区城镇用地扩展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滇池地区城镇用地整体扩展态势明显,5个时段内城镇扩展强度指数依次为0.237、0.137、0.291、0.282、0.199,扩展特征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和波段性,东北和东南方向上城镇扩展速度较快,成为城镇扩展的主体方位;(2)不同时期城镇用地圈层扩展有明显的差异性,1990-1995年,距滇池沿线0-2km和2-4km范围内为城镇用地的主扩展区;1995-2000年,各圈层城镇用地扩展相对比较均匀;2000-2005年,整体扩展加速,距滇池沿线2-4km和4-6km范围内为城镇用地的主扩展区;2005-2010年,距滇池沿线4-6km和6-8km范围内为城镇用地的主扩展区;2010-2017年,在距滇池沿线2-4km和8-10km范围内为城镇用地的主扩展区。(3)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和政策等因素影响,城镇用地扩展主要体现出开发区推进、新城区建设推进,城中村改造推进和农村就地城镇化推进4种模式。

  • 标签: 城镇用地 扩展特征 推进模式 环滇池地区
  • 简介:家鹅/在水面/安详游弋/突然间振翅/以飞翔的姿态/让我的镜头惊喜/即便飞得如此低调/照样在天空留下美丽。我用长短句吟哦过的好地方叫白鹤湖水库。自鹰潭市区往西北方向驱车十几公里,便进入了这个湖光山色、濯尘洗嚣的桃源之境。

  • 标签: 白鹤 长短句 桃源
  • 简介:那里,有水有沙滩,有柏油路有树林,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那里玩耍,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挖沙之地。所有的下沙人都知道,它就是金沙——一个在繁华喧闹的大都市中充满生机的,一个美丽新奇、令人神往的!

  • 标签: 沙湖 柏油路 大都市
  • 简介:我的家乡在郑州,它是河南省的省会,是个繁华的城市。我家住在郑东新区,它是郑州近年新开发的一个区。郑东新区非常美丽,道路宽阔,绿树成荫,高楼林立。我觉得最美丽的还是这里的一条——如意。如意的外形很独特,它的湖面不是规整的,像古代的玉如意,是长条形的,所以我用“一条”来形容它。

  • 标签: 河南省 长条形 郑州
  • 简介: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思想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建设。正因如此,无论是在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党员的思想问题,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号召全党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努力做到“革命理想高于天”。

  • 标签: 党员思想 环太湖地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思想建设 调研 实践
  • 简介:把酒此登台,凭指点鸡鸣黛色,桑泊烟波,山水清音钟白下;闻弦谁顾曲,漫思量都督宫商,昭明翰藻,渔樵一唱过堤桥。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还没出正月,已经连续下了三场雪。前边两次是小雪,勉强能没鞋底子。这场有点厚,能没鞋帮子。鞋底子和鞋帮子,是老伴对大雪小雪的评价标准。其实甭管大雪小雪,正月的雪就像离娘的孩儿,在地上停不了多久,太阳一出就化了。所以陶大年对老伴扫雪颇有微词,“你扫它干啥,多点湿气不好么?”他喜欢在雪上走,咕叽咕叽,像鞋窝里藏着一群耗子。不大个院落,让他踩得七零八落。

  • 标签: 评价标准 小雪 底子
  • 简介: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社会治理实现现代化。作为全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太湖地区应该把创新社会治理、突破原有治理模式的瓶颈、探索新型社会治理的路径、树立全国社会治理的标杆作为发展目标,为全国创建社会治理新模式,积累社会治理新经验。

  • 标签: 环太湖 创新 社会治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公园是平阳的后花园,更是我心中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湛蓝的天空不时飘着几朵白云,时而像蓬松柔软的棉花糖,时而像机灵可爱的小羊,时而像展翅高飞的大鸟……不断变幻着,令人遐想万千。早晨,曙光初露,公园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广场上,走来了许多爱晨练的老人,有的在打太极,有的在练剑,有的在跳健身操……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显得十分年轻。瞧,还有小朋友在旁边跳绳、踢键子呢。

  • 标签: 公园 真美 后花园 风景画 健身操 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