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环形输尿管支架改善双J置入后相关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患者60例,配对分为双J组及环形支架组,每组30例。60例患者随访4周,于术前1d及术后4周完成输尿管相关症状问卷(USSQ)、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问卷表(OABSS)。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双J组与环形支架组术后4周USSQ中排尿症状评分分别为25.5(10-39)分与13.0(10-21)分、身体疼痛症状评分分别为15.6(8-25)分与9.5(2-17)分、身体一般状况评分分别为13.8(8-19)分与5.9(2-13)分、IPSS评分分别为(12.6±2.0)分与(8.6±1.9)分、OABSS评分分别为(6.8±1.5)分与(3.5±1.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后应用环形输尿管支架能明显改善输尿管支架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双J管 输尿管引流 环形输尿管支架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环形泪道支撑术治疗泪小断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眼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外伤性泪小断裂环形泪道支撑术修复断裂的泪小48例(48眼)的临床资料。术后3至6个月拔,之后随访3~6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期末,39眼治愈,7眼好转,2眼无效。有效率为95.83%(46/48),术后未见明显眼睑畸形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环形泪道支撑术修复泪小断裂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导泪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断裂,泪小管 支撑管,环形 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环形支撑术治疗深部泪小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深部泪小断裂58例(58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泪小逆向联合远端支撑缝线固定的改良环形硅胶支撑术。术后随访(53.36±27.43)个月。观察其效果。结果患者年龄9~76(39.52±14.86)岁,下泪小深部断裂52例,上泪小深部断裂5例,上下泪小均断裂1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以泪小逆向联合远端缝线固定的改良环形支撑术治疗深部泪小断裂安全、有效。

  • 标签: 断裂,泪小管,深部 置管术,支撑管,泪道,逆行 环形,改良 效果,临床
  • 简介:目的观察外伤性上下泪小同时断裂行环形吻合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18只眼)外伤性上下泪小同时断裂的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断端进行环形吻合术.结果18例(18只眼)成功实施环形吻合术,术后3个月拔除留置的硅胶,15例泪道冲洗通畅无泪溢,占83.33%;3例冲洗通而不畅,无明显或轻度泪溢,占16.67%.结论对外伤性上下泪小同时断裂的患者行环形吻合术,同时恢复了上下泪小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效果良好,方法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环形置管 泪小管 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环形扩皮法对PICC患者减少穿刺处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15日至12月30日在该院肿瘤中心接受B超引导下结合塞丁格技术的PICC患者共 2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环形扩皮法,对照组采用扩皮刀纵向扩皮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穿刺点出血情况、疼痛程度评分、时间、送鞘成功率和淋巴漏发生率。结果:扩皮后即刻、后24h以及后7d,观察组穿刺点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送鞘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淋巴漏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PICC的患者,采用环形扩皮法的效果好,可减少穿刺处出血,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一次送鞘成功率。

  • 标签:     PICC置管  渗血渗液  扩皮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经改良方法、固定方法后置成功率和留置胃后固定的成功率。方法对70例需要置入胃和留置胃鼻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使用压舌板辅助置入胃,用棉纱绳固定胃,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方法置入及固定胃,对比分析两组胃的成功率及留置胃后固定成功率等,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一次成功率为65.7﹪,胃固定成功率为60﹪,观察组一次成功率为94.3﹪,胃固定成功率为96﹪,统计学分析P<0.05,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压舌板辅助置入一次成功率优于传统的方法,棉纱绳固定留置胃固定的成功率优于传统的固定方法。

  • 标签: 难置胃管 压舌板 棉纱绳 置管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和中心静脉(CVC)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鉴定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处理,计算两组相关研究指标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24个随机对照试验(RCT),总样本量2900例次。PICC组在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血气胸发生率、血肿发生率等共8项指标方面优于CVC组;在脉管炎发生率、血栓发生率方面CVC组则较优。结论临床应用中PICC较CVC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PICC前系统评估对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行PICC患者,并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最基础的常规评估,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评估,并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非计划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评估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PICC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非计划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ICC患者实施系统评估可以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降低非计划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PICC置管 系统评估 置管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科对46例癌症患者使用PICC,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经精心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ICC 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中心静脉时运用腋静脉穿刺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实施中心静脉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运用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观察组50例患者则实施腋静脉穿刺,对比两组穿刺成功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0%(45/50),对照组为92.00%(46/50),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χ2=0.1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0%vs16.00%)(χ2=4.00,P<0.05)。结论腋静脉穿刺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均较高,但与传统的锁骨下静脉方式相比,腋静脉穿刺,可有效降低穿刺意外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腋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隧道式PICC方法与传统PICC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76例PICC静脉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静脉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静脉方法,研究结局包括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成功率。 结果 觀察组患者渗血程度与量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一次成功率和导管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隧道式PICC置管 静脉置管术 并发症 传统PICC置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估鼻饲患者病情,研究具有针对性个体化方法,提高鼻饲的一次成功率,避免鼻饲失败。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12月在我院神经内二科鼻饲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1月至6月在我院神经内二科鼻饲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评估患者并实施;实验组在行鼻饲前,评估患者的病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鼻饲的一次成功率,以及失败的病例数。结果实验组鼻饲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败病例为零。结论行鼻饲前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方法,可提高鼻饲的一次成功率,避免鼻饲失败病例的发生。

  • 标签: 鼻饲置管 病情评估 置管方法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鼻饲管法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饲患者38例,分别用常规法和改良法进行鼻饲,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结果改良法的一次成功率(76.3%)显著高于常规法(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饲管法在鼻饲患者中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饲管置入 改良法 鼻饲管难置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品管圈1活动在降低介入术后留置尿2的率的。方法利用品管圈工具,以“降低介入术后留置尿率”为主题,以患者介入手术的先后顺序对8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品管圈活动开始前40例,实施品管圈活动后40例,对所有的首次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查验,分析留置尿的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并且实施。结果在实施相应措施后,介入术后患者留置尿率由22.5%(9/40)下降至7.5%(3/40)。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显著降低介入术后留置尿率。

  • 标签: 品管圈 介入手术 留置导尿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 PICC 中堵的处理方法以及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 40 例 2017 年 4 月 -2018 年 4 月在我院收治的使用 PICC 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针对两组堵患者给予激活剂进行溶栓,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 + 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负面情绪变化。 结果 治疗前两组 SAS (焦虑)与 SDS (抑郁)评分值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试验组的 SAS (焦虑)与 SDS (抑郁)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 PICC 患者可给予激活剂进行溶栓,并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低落情绪,缓解患者内心压力。

  • 标签: IPCC 置管 堵管 护理
  • 简介: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重症患者,除病因治疗外,维持良好的营养支持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1858年Busch首次报道肠内营养。目前肠内营养被作为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据报道,机体禁食1周以上即可发生肠黏膜萎缩和屏障功能受损,早期肠内营养对维持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避免肠道细菌移位、减少并发症等非常重要[1]。

  • 标签: 营养支持 肠道营养 空肠造口术
  • 简介:静脉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具有许多优越性,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静脉操作技术,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近年来尤其对防治并发症的研究较多。现就静脉管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置管 护理进展 防治并发症 操作技术 危重病人 长期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