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现场煤层注水效果,针对润湿较差体,提出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以提高润湿。以贵州百色集团六龙煤矿样为例,根据表面活性剂种类选出4种有代表且廉价易得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测定纯水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溶液的表面张力及其与体的接触角,优选出磺化玻拍酸二辛酷钠盐(快速渗透剂T)作为最佳表面活性剂,最佳浓度为0.4%。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煤体润湿性
  • 简介:摘要在煤层气储层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浸泡并一定程度地侵入岩,钻井液中的各种添加剂与岩表面接触,容易使岩表面性质发生变化,影响煤层气的解析和渗流,从而影响煤层气产能。因此,开展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润湿影响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润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岩亲水性随表面活性剂浓度而变化,该研究为钻井液体系性能调配提供了技术指导,有助于保护储层并提高煤层气产能。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润湿高度 亲水性 浓度
  • 简介:通过测量3种常用助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及全氟辛磺酸四乙基胺(FT-248)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以及液滴在石蜡和玉米叶片上的动态接触角(DCA),讨论了DST对药液在靶标上的润湿和铺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药液落在靶标上的瞬时DST越小,则与靶标间的DCA越小,越容易在靶标上润湿;DST降低得越快,铺展的速度也越快。应用平衡表面张力(EST)来评价雾滴在靶标上的动态润湿行为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用DST能更确切地分析药液在靶标上的铺展过程。

  • 标签: 农药助剂 平衡表面张力(EST) 动态表面张力(DST) 动态接触角(DCA)
  • 简介:摘要:针对刀具-切屑界面处的严重摩擦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刀具微织构,结果表明与无纹理刀具相比,微织构明显增强了切削液的渗透,改善了切屑界面的润滑。在所有测试液滴中,润滑油的铺展性能最好,液滴润湿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润滑油>切削液>纳米流体>去离子水。

  • 标签: 微织构 表面润湿性 接触角
  • 简介:工作经验表明,开发期间原油和凝析气井的实际产能会明显降低。当井底压力(Pp)低于泡点压力(Pbp)时油藏的产量就会降低。凝析气井中的产能下降主要是由于近井地带中的反凝析引起的。在原始凝析油含量高,尤其是带有残余油的油气藏中,这种效应是非常显著的。该研究的实验结果证明,在孔隙表面最初为部分非水湿(疏水),或者原油和凝析油在多孔介质中渗滤期间变为疏水的油藏中,产量降低就会发生。本文概述了用于实际油气井产能恢复的方法。其基础是用各种化学品将孔隙表面从完全或部分非水湿(疏水)改变为水湿(亲水)。该过程称之为亲水化,它可以恢复初期产能,降低水驱期间可动水层水锥进和水侵的可能。介绍了亲水化的实际效果及现场应用情况。

  • 标签: 润湿性 凝析气井 井底压力 泡点压力 亲水化
  • 简介:采用座滴法研究反应烧结(Reactionbonded)SiC/Co-Si体系在真空中的润湿及界面反应,并研究Si含量和实验温度对润湿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元素Si对反应烧结(RB)SiC/Co-Si体系的润湿有显著影响,当Co-Si钎料粉体中Si含量(质量分数)为6.7%和60%时,体系的最终润湿角都低于SiC/纯Co体系。SiC/Co-Si体系的润湿过程属于反应润湿,随着温度升高,润湿角明显减小。微观结构研究和XRD相分析表明,对于SiC/Co-3Si体系(Co-3Si钎料中Si的质量分数为3%),界面区域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为CoSi和碳,同时发生元素的互扩散,形成反应中间层;对于SiC/Co-60Si体系,界面反应产物只有CoSi2,界面区域没有存留碳。界面反应改变体系的界面结构,从而改善体系的润湿

  • 标签: 润湿性 界面反应 SiC/Co-Si体系
  • 简介:针对无铅锡钎料润湿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无铅锡钎料(5n99.3Cu0.7)在同一钎焊时间不同钎焊温度下以及同一温度不同钎焊时间的润湿的研究(试验温度在推荐的最佳钎焊温度范围内),得出温度和钎焊时间对无铅锡钎料(Sn99.3Cu0.7)的润湿的影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钎焊温度升高、钎焊时间延长,可不同程度提高润湿力。

  • 标签: Sn99.3Cu0.7 无铅锡钎料 润湿性 填缝性 表面张力
  • 简介:目的:观察渗氮类金刚石膜应用于纯钛支架义齿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义齿表面润湿的影响。方法:为8例上下牙列均有缺失的患者镶配纯钛支架义齿,随机选取每例患者上下义齿支架中的一个镀制渗氮类金刚石膜,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量改性后的试件接触角并计算表面自由能。结果:纯钛活动义齿镀制渗氮类金刚石薄膜后,在临床上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对比未镀膜纯钛义齿,镀膜组义齿在改善色素沉着,颜色变暗和口感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渗氮类金刚石膜的表面自由能大于未改性组。结论:纯钛表面经渗氮类金刚石膜修饰后提高了表面润湿和戴用舒适

  • 标签: 纯钛 表面改性 类金刚石膜 润湿性 接触角 表面能
  • 简介:摘要: 小学生的思维大多都是形象思维,介于此,教师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开展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将信息形象的传递给学生,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绘本的运用,这样学生通过绘本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至于他们的思维、理解以及想象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培养。绘本润湿心灵,体验深化情感,本文围绕绘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绘本 小学语文 应用策略
  • 简介:摘要平天安八矿位于平顶山市区东,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层埋藏适中,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煤炭的筛分、浮沉试验等深加工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煤层 筛分试验 浮沉试验 可选性 平煤天安八矿
  • 简介:煤化工是以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煤质和煤价对于经济运行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通过对陕北和华亭煤运行数据的对比,提供了各种配情况下的有效气产率和运行经济型对比,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原料煤 经济性 配煤 比较分析
  • 简介:通过实验考察了B2O3、Y2O3、CeO2组分对Li2O—ZnO—SiO2(LZS)系微晶玻璃结合剂对金刚石/高纯石墨的润湿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高纯石墨不能替代金刚石用于结合剂组份润湿的考察;随着温度的升高,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角变小,由625℃时的113.78°降到770℃时的43.82°;不同结合剂组分对金刚石润湿的变化规律不同,B2O3组份能较好地提高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能力,700℃时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角由76.71°下降到30.97°,稀土氧化物的添加不能有效改善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但添加Y203的结合剂样品对金刚石的润湿稍好于添加CeO2的结合剂样品。

  • 标签: 微晶玻璃结合剂 组分 润湿角 金刚石
  • 简介:摘要: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具有良好的应用特性,可适用非常规油藏开采,但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基础研究非常薄弱,通过分子模拟技术能够提供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详细信息,以研究SC-CO2对岩石表面润湿行为的影响;通过对石英表面的密度分布、岩石表面润湿和能量等参量分析,对SC-CO2/地层水/岩石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以获得SC-CO2对地层润湿行为的影响规律,揭示SC-CO2对储层岩石表面润湿行为的影响。

  • 标签: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 分子模拟 岩石表面润湿性
  • 简介:近年来,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涂层方面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而水在其表面的润湿决定了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涂层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构建特殊的碳纳米管表面结构,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探讨水分子在其表面的润湿以及扩散行为,揭示碳纳米管与其他纳米材料的作用机理,也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涂层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计算机 模拟技术 无机纳米材料
  • 简介:原油被限制在管道中央以环形液面流动-称为核心渗流的技术已经成为可行的稠油运输替代方法。液膜的润滑作用相当于降低了粘度.因此降低了能耗。该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之一是油在管道内表面逐渐积聚,必须有清管方法。本研究目标旨在通过测定稠油/水相/金属表面体系的接触角研究原油中极性组分对原油接触到的表面润湿的影响,利用烷烃的絮凝和碱液的洗涤分别除去原油中的沥青和环烷酸,用工业镀锌钢作为金属表面模型;研究水相包括纯水;1%氧化钠和1%硅酸钠溶液。在金属表面滴一滴油,在有水相存在的条件下测定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金属表面性质对研究的润湿影响不大。但是,发现有沥青和环烷酸存在时影响很大。除去沥青和环烷酸,可以降低接触角,使润湿从油湿(接触角大于145°)转为水湿,接触角分别小于45°和80°。由1%硅酸钠和1%氮化钠水相进行的实验表明,大多数情况下接触角小于60°,我们认为这可用于防止原油在管道表面沉积。此外,本研究认为,在流动试验之前测量静态接触角可用于原油输送表面配方筛选。

  • 标签: 稠油 沥青 环烷酸 润湿性 油-水流动 核心渗流
  • 简介:通常用接触角测量两种非混相流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润湿特性。如果这两种流体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小于90°,认为这两种流体是润湿的;如果这两种流体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大于90°,认为这两种流体是非润湿的。由于接触角对储集岩的其它岩石特性(例如相对渗透率、毛细管压力和驱替后的残余油饱和度)的影响,润湿及其直接测量和接触角在影响一次采油和提高采收率过程的采收率方面起重要作用。

  • 标签: 润湿性 碳酸盐岩石 微生物 接触角测量 溶液 固体表面
  • 简介:通常用接触角测量两种非混相流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润湿特性。如果这两种流体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小于90°,认为这两种流体是润湿的;如果这两种流体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大于90°,认为这两种流体是非润湿的。由于接触角对储集岩的其它岩石特性(例如相对渗透率、毛细管压力和驱替后的残余油饱和度)的影响,润湿及其直接测量和接触角在影响一次采油和提高采收率过程的采收率方面起重要作用。

  • 标签: 润湿性 碳酸盐岩石 微生物 溶液 固体表面 残余油饱和度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烧结球团表面润湿的优化及其对团聚效率的提升。首先,本文概述了烧结球团表面润湿的理论基础,明确了表面润湿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随后,文章分析了烧结球团表面润湿与团聚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表面润湿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团聚效率。接着,本文提出了几种优化烧结球团表面润湿的策略,包括物料化学成分优化、粒度分布调整、表面粗糙度控制和表面活性剂应用,并详细讨论了这些策略的原理和实施方法。最后,本文总结了优化烧结球团表面润湿对提高团聚效率的重要,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调整优化策略的必要

  • 标签: 烧结球团 表面润湿性 团聚效率 化学成分优化 粒度分布
  • 简介:CPP薄膜作为软包装材料的复合材料,其主要作用是作为热封层,在后期的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复合和涂胶,而CPP薄膜的材料是聚烯烃,是非极性塑料,其表面不具有好的可粘性,即其表面润湿张力小,所以CPP薄膜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经过电晕处理.而CPP薄膜在时效处理和存放过程中,其润湿张力会发生变化,而润湿张力的变化将严重影响到后期加工的复合和粘合强度的变化.本文将对CPP薄膜的张力的影响因数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期对CPP薄膜的生产经营有所帮助.

  • 标签: CPP薄膜 润湿 聚烯烃 表面 粘性 张力
  • 简介:Sn-Zn无铅焊料由于熔点接近Sn-Pb,价格低廉、无毒性、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倍受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Zn的表面活性高,在钎焊过程中焊料容易氧化,导致了润湿性能下降。本文综述合金元素对Sn-Zn无铅焊料氧化性能、润湿的影响。并对Sn-Zn焊料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分析。

  • 标签: 无铅焊料 表面活性 抗氧化性 润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