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等. 412例手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J]. 中华烧伤杂志,74例手烧伤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本组2例腕关节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应用此方法修复

  • 标签: 手部烧伤 挛缩畸形 烧伤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的体会。方法对20例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儿童整形修复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再次发生瘢痕挛缩2例,均为皮片移植患者。手功能及外形疗效评定优1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0%。可、差共4例,其中病程在2年以上者1例,占总病例数5%。结论畸形整复对彻底切除瘢痕组织、选择合理的创面修复方法,对儿童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效果非常重要,术后积极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对手部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术后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术后患者中选择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额外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手部活动度,在提升患者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方法择取2014年6月~2017年5月100例病患资料研究、将病患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护理,从优、良、一般、差几个方面判定患者的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能更好的完成病患的手部功能恢复。

  • 标签: 手部 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 康复护理
  • 简介:本组13例眼周瘢痕切除创面全部采用皮片移植,  采取挛缩瘢痕切除、畸形整复和创面移植大张自体皮肤,颈前烧伤瘢痕挛缩畸形临床上常见

  • 标签: 例烧伤 挛缩畸形 烧伤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防治以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部烧伤患者,分析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原因以及整形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早期进行积极的创面处理,对于深Ⅱ度和深Ⅲ度创面早期手术,手部瘢痕畸形较轻,手功能恢复较好。而对于手部烧伤创面发生感染、手术时间晚,后期瘢痕畸形严重的患者,手功能丧失多。患者的手部畸形矫正效果满意,手部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结论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的预防瘢痕增生,远期手功能恢复良好。对手烧伤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整形应当及早的进行。

  • 标签: 烧伤 瘢痕挛缩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小儿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探讨,提高了术后功能恢复率。方法 对小儿手部烧伤瘢痕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及时正确指导患者手部功能锻炼。 结果 30例小儿手部伤口瘢痕挛缩畸形术后及时正确进行护理指导,可防止术后继发瘢痕挛缩,早期恢复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小儿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 护理
  • 简介:自1993年以来,我科共收治小儿手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50例(70只手)。经过疤痕切除、挛缩松解、全厚皮片移植和(或)皮瓣转移等修复术,并精心的护理,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31例,女19例,最小者2.5岁,最大10岁。伤后治疗时间:最短者伤后6个月,最长者伤后8年。掌部疤痕挛缩指屈曲畸形12只手,指、掌、腕部疤痕挛缩屈曲畸形43只手,手背疤痕挛缩指背伸畸形

  • 标签: 疤痕挛缩 手烧伤 畸形整复 屈曲畸形 血管危象 全厚皮片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形修复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大同市二医院收治的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78例,均行外科整形修复术。记录术后3个月手术治疗效果,术后6个月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7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75/78);关节活动度(ROM)、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见皮肤坏死,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2/78)。术后6个月,患者总满意度为98.72%(77/78)。结论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给予整形修复手术后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术后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整形修复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顶部扩张带蒂皮瓣整复儿童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男性患儿,年龄4~12岁,其中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程度为Ⅱ度者10例、Ⅲ度者8例,均应用额顶部扩张带蒂皮瓣整复。手术分3期进行,Ⅰ期于额顶部埋置1个额定容量为300~500 mL的圆柱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扩张时间为4~6个月,总注射生理盐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2.1~3.0倍。Ⅱ期行扩张器取出+瘢痕切除+挛缩松解+皮瓣转移,其中皮瓣面积为18 cm×9 cm~23 cm×13 cm,瘢痕切除、挛缩松懈后继发创面面积为16 cm×8 cm~21 cm×11 cm。3~4周后行Ⅲ期皮瓣断蒂及蒂部复位。记录置入扩张器额定容量,注射生理盐水量,皮瓣血管蒂类型,Ⅱ期术后皮瓣存活及瘢痕整复情况。测量术前、术后1年颈部活动度和颈颏角,随访术后颈部外观、供受区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3期手术,置入扩张器额定容量为300 mL者6例、400 mL者9例、500 mL者3例,注射生理盐水量630~1 500 mL。13例患儿皮瓣血管蒂类型为双蒂、5例患儿皮瓣血管蒂类型为单蒂。17例患儿皮瓣全部存活,颈部瘢痕切除、挛缩松解后继发创面均一次性整复;1例患儿单蒂皮瓣Ⅱ期术后远端血运欠佳,坏死长度约2.5 cm,术后10 d去除远端坏死组织,重新调整皮瓣位置后创面完全封闭。术后随访6个月~3年,18例患儿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得到矫正且未复发,皮瓣不臃肿、质地柔软,颏颈外观良好,术后1年颈部前屈活动度、后屈活动度、左侧屈活动度、右侧屈活动度和颈颏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43.10、22.64、27.96、20.59、88.42,P<0.01)。额部供瓣区切口位于发际线内,瘢痕轻微且隐蔽。扩张器置入部位未观察到颅骨凹陷等并发症,患儿家属对整复效果满意。结论采用额顶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整复儿童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能够明显改善颈部外观和功能,术后瘢痕挛缩不易复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整复方法。

  • 标签: 儿童 瘢痕 扩张术 外科皮瓣 颞浅血管
  • 简介:【摘要】 目的:回顾总结我科5年间因足部深度烧伤引发瘢痕增生导致严重足畸形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0例患者全部采用瘢痕松解或切除的手术治疗,应用“Z”字成形、瘢痕切除松解全厚皮移植或邻位皮瓣转移术,趾蹼成形术。结果:绝大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满意,少数病例因就诊时间晚或皮片成活率较低行二次手术。结论:本文对足部深度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病因、烧伤初期治疗方法选择、瘢痕挛缩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中注意事项、术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修复方式,总结修复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8月住院的15例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对象,入院之后进行修复治疗,治疗后分析结果。结果:1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瓣及植皮坏死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手部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患者需根据挛缩的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手术修复方式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手术修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形修复治疗方案。方法 从2018.4-2021.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中,随机抽样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研究对象,应用动态化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皮片或皮瓣修复术)与观察组患者(应用手部烧伤疤痕挛缩畸形修复术)各1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VSS评分与手功能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可结合患者的手部烧伤瘢痕痉挛畸形情况与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整形修复治疗方案,从而提升患者的手部功能与瘢痕状况。

  • 标签: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 整形修复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修复方式,总结修复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8月住院的15例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对象,入院之后进行修复治疗,治疗后分析结果。结果:1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瓣及植皮坏死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手部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患者需根据挛缩的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手术修复方式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手术修复
  • 简介:【摘要】 目的:回顾总结我科3年间因手部深度烧伤引发瘢痕增生导致严重手畸形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40例患者全部采用瘢痕松解或切除的手术治疗,应用“Z”字成形、瘢痕切除松解全厚皮移植或邻位皮瓣转移术,皮瓣移植术包括虎口和指蹼成形术。结果:绝大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满意,少数病例因就诊时间晚或皮片成活率较低行二次手术。结论:本文对手部深度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病因、烧伤初期治疗方法选择、瘢痕挛缩手术时间的选择、手术中注意事项、术后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 标签:  手深度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肢体多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8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针对24例患者同一肢体多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进行同期手术整复,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3~42岁;上肢15例、下肢9例;一次手术整复腋窝和肘部瘢痕挛缩3例,肘窝和腕掌侧瘢痕挛缩4例,肘窝和手部瘢痕挛缩5例,腕掌侧、手掌和手指掌侧瘢痕挛缩3例,腹股沟和膝内侧瘢痕挛缩2例,腘窝和踝后瘢痕挛缩1例,踝前和足背瘢痕挛缩6例。多关节部位瘢痕挛缩松解后,皮肤缺损面积140~580 cm2,采用自体全厚皮移植修复7例,自体中厚皮移植修复4例,自体全厚皮移植联合局部皮瓣改形修复9例,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薄皮片移植修复4例。术后采取综合康复措施,观察所有皮片成活情况;术后6个月~8年随访患肢功能,其中上肢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下肢术后检查关节活动度以及行走和下蹲功能,并记录患肢挛缩复发再次手术情况。结果22例患者植皮术后皮片全部成活;2例患者全厚皮小块坏死,其中1例患者创面经清创植皮后修复,1例患者创面经换药后愈合。各整复关节处瘢痕挛缩畸形完全或基本纠正。随访6~96个月,15例上肢瘢痕挛缩患者功能评定优12例、良3例;9例下肢瘢痕挛缩患者中除1例3岁患儿因膝内侧瘢痕挛缩复发5年后再次行手术松解植皮外,其余8例患者整复术后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效果较佳。结论同一肢体多关节部位连续性瘢痕挛缩畸形,采取同期手术松解植皮整复,可减少手术次数、获得较佳手术效果。

  • 标签: 四肢 瘢痕 外科,整形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肩胛部皮瓣转移修复腋窝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总结肩胛部皮瓣在腋窝瘢痕挛缩畸形整复中的临床应用经验,并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本组11例13侧严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患者进行瘢痕松解、转移肩胛部皮瓣修复。结果:本组11例患者13侧肩胛部皮瓣完全成活,其中一例皮瓣远端皮下脂肪液化、裂开约2cm,经换药缝合后愈合;创面均得以满意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色泽好,质地优良,不臃肿,外观满意,腋窝均未再次发生瘢痕挛缩,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肩胛部皮瓣具有面积大、血供可靠、距离腋窝较近、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及供区隐蔽、可直接缝合等优点,是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肩胛部皮瓣 腋窝瘢痕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扩张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整复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5月—2021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5~46岁,瘢痕挛缩畸形病程5个月~8年,颈部瘢痕挛缩程度为Ⅰ度者1例、Ⅱ度者9例、Ⅲ度者1例。Ⅰ期根据颈部瘢痕大小在背部置入1个额定容量为200~600 mL的长方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扩张时间为4~12个月,总注射生理盐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3.0~3.5倍。Ⅱ期切取面积为10 cm×7 cm~24 cm×13 cm的扩张胸背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瘢痕切除松解后形成的面积为9 cm×6 cm~23 cm×12 cm的创面。将胸背动静脉的主干与面动静脉进行端端吻合,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14 d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皮瓣供区愈合情况;随访时观察皮瓣外观、瘢痕增生挛缩情况,颈部功能恢复情况,皮瓣供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术后14 d,10例患者皮瓣成活;1例患者皮瓣中央皮肤出现瘀斑和表皮坏死,经2周换药治疗后愈合。术后14 d,11例患者皮瓣供区均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10例患者皮瓣质地、色泽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1例患者皮瓣轻度臃肿;11例患者皮瓣和皮瓣供区瘢痕增生挛缩不明显,颈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扩张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整复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后,颈部外观、功能恢复良好,且皮瓣供区损伤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烧伤 瘢痕 穿支皮瓣 扩张术 挛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髂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整复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8月—2021年10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7例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6~65岁,瘢痕面积20 cm×4 cm~34 cm×14 cm。Ⅰ期于腹股沟韧带上方埋置额定容量为500~600 mL长方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拆线后注射生理盐水扩张以满足修复手术需求。Ⅱ期手术切除瘢痕,矫正畸形,松解粘连及挛缩;取出扩张器后切取扩张髂腹股沟游离皮瓣,需较大皮瓣时联合切取脐旁穿支皮瓣,将皮瓣移植于瘢痕切除后继发创面。观察并记录扩张器埋置个数、注射生理盐水总量、扩张时间,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取扩张髂腹股沟皮瓣个数、面积、厚度、吻合血管蒂,采用皮瓣类型,供瓣区修复方法,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随访远期修复效果及供区情况,于末次随访时参照李克特量表5级评分调查患者对每个手术部位的疗效满意度。结果7例患者共埋置10个扩张器,其中4例患者各埋置1个,3例患者各埋置2个。注射生理盐水总量为800~1 800(1 342±385)mL,扩张时间为4~24(11±5)个月。1例患者置入扩张器后因感染致扩张器外露,其余患者未发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切取扩张髂腹股沟皮瓣个数为10个,面积为22 cm×6 cm~36 cm×16 cm[(326±132)cm2],厚度为0.6~1.1(0.77±0.16)cm。10个扩张髂腹股沟皮瓣中,5个以旋髂浅动脉为蒂,3个以口径相对较大的腹壁浅动脉为蒂,1个以旋髂浅动脉和腹壁浅动脉共干为蒂,1个皮瓣吻合旋髂浅动脉的同时桥接腹壁浅动脉做动脉内增压。4例患者联合切取单侧扩张髂腹股沟皮瓣与同侧脐旁穿支皮瓣,1例患者联合切取双侧扩张髂腹股沟皮瓣,2例患者仅切取单侧扩张髂腹股沟皮瓣。除1例患者联合切取双侧扩张髂腹股沟皮瓣后供瓣区移植自体刃厚头皮修复外,其余患者供瓣区均直接缝合。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尖端坏死,无创面残留。随访3~30(15±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且不臃肿,受区功能、外观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供区外观良好。末次随访时,患者对手术部位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4~5(4.5±0.4)分。结论扩张髂腹股沟皮瓣可获取面积大,具有血运丰富、供区损伤小、位置隐蔽、便于联合脐旁穿支皮瓣切取移植等优势,适合用于大面积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整复治疗。

  • 标签: 烧伤 瘢痕 挛缩 扩张术 外科皮瓣 游离皮瓣 髂腹股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