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炭疽芽胞杆菌的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与鉴定。炭疽芽胞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炭疽病的病原菌,为人、畜共患性疾病,快速有效的检验和鉴定炭疽牙孢杆菌是最为重要的。采取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方法进行检查。快速的病原学诊断在控制疾病流行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炭疽牙胞杆菌 微生物学 检查方法
  • 简介:针对白补药(SalviascapiformisHance)的病害发生现状,采用林间调查法和组织分离法对病害进行调研,结合形态学鉴定的方法对致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其导致的真菌病害为白补药炭疽病。

  • 标签: 白补药 胶孢炭疽菌 炭疽病
  • 简介:(美国FDA新闻稿)2015年11月23日,美国FDA批准BioThrax(吸附炭疽疫苗)的新适应证,即预防性应用于疑似或确定已接触炭疽杆菌的18~65岁人群,可采用该疫苗联合抗生素治疗。炭疽病,尤其经吸入途经感染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常可致命。FDAKARENMIDTHUN博士称,"现在批准的炭疽疫苗BioThrax可联合抗生素治疗,可以防止接触炭疽孢子后的发病"。

  • 标签: 炭疽疫苗 联合抗生素 接触者 预防性应用 动物实验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2009年至2014年我县疾控中心共对发生在漠泥沟乡、尹集镇、井沟乡、安家坡乡、红台乡、坡头乡、先锋乡、桥寺乡、北塬乡、土桥镇等辖区内的14例散发皮肤炭疽病例家庭和圈舍进行了消毒处置和健康教育,有效的控制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径、保护了易感人群。目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方法对发生临床皮肤炭疽的家庭、畜牧圈舍、环境进行消毒处置,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处置。结论采取及时有效的消毒处置措施和健康教育就能够较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标签: 皮肤炭疽病例的 处置措施及效果
  • 简介:时隔75年,炭疽疫情"重返"位于俄罗斯北西伯利亚地区的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致使一名男童死亡,另有数十人受感染,2300多头驯鹿死亡。当地政府将这场疫情归因于异常炎热的天气,称热浪致使那里的永久冻土融化,而原先埋藏在地下、曾受感染的驯鹿尸体是这轮疫情的病源。[损失严重]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政府1日证实.一名12岁男童因炭疽死亡。

  • 标签: 西伯利亚地区 永久冻土 阿里克 边疆区 波波娃 德米特里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香蕉炭疽病的病害要点及防治展开了探讨,对香蕉炭疽病的病害要点作了详细阐述,病给出了一系列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香蕉炭疽病 要点 防治 探讨
  • 简介:陕西省关中地区是我国线辣椒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辣椒产业的持续发展,炭疽病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及品质,个别地方其经济损失达到80%左右。辣椒炭疽病发病时期集中出现在10月上旬,主要症状表现为2种类型,一种为害红熟果,果实感病干枯后果表面出现暗红色病斑;另一种为害红熟果和青果,果实感病干枯后表面出现暗褐色病斑。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有选择抗病品种、通过栽培措施综合防治、化学防控等。

  • 标签: 线辣椒 炭疽病 防治技术
  • 简介:从植物根际土壤分离筛选获得的芽孢杆菌C-D6菌株对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capsici)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观察、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以及tetB-tetL基因特异序列扩增,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实验结果表明:C-D6菌株在PDA平板上对辣椒炭疽菌、尖孢镰刀菌、苞叶芋柱帚霉和烟草疫霉等多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显微观察发现:C-D6菌株的细菌培养液对辣椒炭疽菌的附着胞形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表明该菌株对辣椒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的生物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枯草粉芽孢杆菌 辣椒炭疽菌 附着胞形成
  • 简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可引起杨树炭疽病的59株胶孢炭疽菌和4株炭疽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三唑酮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9株胶孢炭疽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三唑酮的EC_(50)值范围分别在0.0371-0.1301、0.1025-1.680、0.0691-1.917及3.053-38.59μg/mL之间,平均EC_(50)值分别为(0.0664±0.0131)、(0.3741±0.2548)、(0.6812±0.4421)和(19.82±6.200)μg/mL。胶孢炭疽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表明尚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群体;而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现双峰,表明已出现敏感性下降的群体。4株炭疽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三唑酮的最小EC_(50)值和最大EC_(50)值分别相差1.33、13.19、13.66和2.14倍,其中菌株Ca-4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EC_(50)值均大于4μg/mL。不同寄主来源的胶孢炭疽菌对同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Spearman’s秩相关分析表明,胶孢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ρ=0.6655,P〈0.0001),对戊唑醇和三唑酮的敏感性之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ρ=0.4896,P〈0.0001),其余杀菌剂之间则均无相关性(P〉0.05)。研究结果对合理使用杀菌剂防治杨树炭疽病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杨树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炭疽菌 多菌灵 C-14α-脱甲基酶抑制剂(DMIs)
  • 简介:前期试验获得1株对柑橘炭疽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放线菌ML27,为了解该菌株对其他植物病害的生防潜力,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孢子萌发试验探索其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试验表明,放线菌ML27对除红叶石楠炭疽病菌外的11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山茶花轮斑病菌的抑菌率最高,达到70%以上;显微镜观察发现,受抑制的菌丝变粗、发生断裂、顶端膨大;孢子萌发试验发现,不同浓度的ML27发酵滤液对测定的4种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均有抑制效果,其中ML27发酵滤液稀释10倍时对碧玉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100%。试验结果可为生防菌株ML27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生防放线菌 抑菌作用 发酵滤液 孢子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