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科自1992年至1997年。对47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单U管或双U管胰床灌洗引流,效果满意,现将灌洗引流的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35例,女性12例,年龄18~69岁,平均43岁。入院24小时内全部手术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治愈37例(78.72%),死亡6例(12.7%);术后并发胰腺脓肿2例,胰漏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灌洗引流 U管 引流管 坏死性胰腺炎 灌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灌洗引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CT,B超提示有胰周及腹腔积液,其中1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腹腔灌洗引流,10例未行腹腔灌洗引流的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预后。结果2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排便时间,肠道功能恢复、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腹腔灌洗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安全有效,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综合治疗开辟了一条及时、便捷、安全的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灌洗 急性重症胰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腔灌洗引流(LPLD)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80例SAP患者,分为LPLD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LPLD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LPL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两组间年龄、APACHE-Ⅱ评分、血尿淀粉酶、CRP及住院指标采用(x珋±s)表示,比较使用t检验;并发症比较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0.05。结果LPLD组治疗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分别为(79.8±21.2)U/L、(343.0±90.2)U/L和(38.9±14.5)U/L,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LPLD组临床症状消失的天数、自主排便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3.0±1.2)d、(2.1±0.9)d和(11.3±2.4)d,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LPLD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9%和2.6%,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LPLD治疗SAP有较好的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腹腔镜检查 腹腔灌洗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套管灌洗引流对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术后患者改善预后和减少并发症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暴发性胰腺炎患者中采用了外科手术治疗120例患者,采用双套管灌洗引流的60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普通血浆管引流管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用统计学方法来评价双套管灌洗作用。结果试验组(灌洗引流组)胰周脓肿4例,消化道穿孔3例,再次手术1例,死亡18例;对照组(非灌洗引流组)胰周脓肿12例,消化道穿孔10例,再次手术8例,死亡30例。结论在暴发性胰腺炎术后护理中实施双套管灌洗引流对改善的其预后和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连贯性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早期进行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腰穿连贯性联合治疗的2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侧脑室外引流8例,双侧脑室外引流20例。注药次数3~6次,平均4.5次,腰穿5-12次,平均7次。拔管时间为术后5~10d,平均(5.9±1.4)d。术后发生脑积水3例,再出血2例。治疗有效2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4例。对24例生存者随访3-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按Barthel指数评定,能独立完成7例,轻度依赖11例,中度依赖3例,重度依赖1例,完全依赖2例。结论早期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腰穿联合治疗脑室出血,综合防治脑血管痉挛,不但可以降低死亡率.还可以提高生存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早期 脑室外引流 尿激酶灌洗 腰穿 脑室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盐水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感染创面的应用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科住院并应用VSD治疗的3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术后观察VSD治疗及护理的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未出现引流管堵塞现象,均治愈出院,伤口愈合情况良好。结论肝素盐水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引流对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且能防止引流管堵塞,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

  • 标签: 肝素盐水持续灌洗 VSD 护理 骨科感染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穿刺引流加尿激酶血肿腔灌洗治疗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22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进行穿刺引流加尿激酶血肿腔灌洗治疗。结果22例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1d。随访0.5~2年,复发1例。结论穿刺引流加尿激酶血肿腔灌洗治疗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简单有效,较传统钻孔引流术疗效更加优越。

  • 标签: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穿刺引流 尿激酶血肿腔灌洗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脑室滴注灌洗联合终池引流术对提高颅内血肿清除的意义。方法将60例颅内血肿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血肿微创脑室滴注灌洗治疗,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终池引流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34.6%;观察组总有效率82.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脑室滴注灌洗联合终池引流术可以加速脑室血肿的清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脑出血 脑室内血肿 微创穿刺 持续滴注灌洗 终池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与闭式灌洗引流治疗疗效。方法本组1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治疗;B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结果A组随访时间显著多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创面感染率和复发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效果优于闭式灌洗引流治疗。

  • 标签: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负压封闭引流 闭式灌洗引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以及腹腔灌洗引流在胆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病灶位置, 患者采取不同体位; 术前超声定位, 根据胆漏形成积液部位定位穿刺点,通常是上腹部、下腹部各一处,常规局部消毒铺孔巾,局部麻醉,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上,在腹腔形成两个有效通路,上腹部引流管用于注入生理盐水、腹腔灌洗 , 冲洗腹腔后,通过下腹部引流引流到体外。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均未发生周围脏器及组织的损伤,也没有出血、血肿等并发症,随着胆汁液的稀释及排出,胆汁性腹膜炎症状逐步改善,患者逐渐痊愈。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灌洗引流治疗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及腹腔积液,可以在不手术的情况下,有效引流腹腔胆汁,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症状,加速患者痊愈,可携带仪器为重症患者在病房进行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结直肠灌洗引流管在肠漏合并伤口感染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9年 1月,结束时间为 2019年 8月,需要选取 44例肠漏合并伤口感染患者,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符合本次研究标准。 对照组(n=22例)肠漏合并伤口感染患者运用常规灌肠方式,观察组( n=22例)肠漏合并伤口感染患者采用新型结直肠灌洗引流管,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高( P< 0.05)。 结论:对肠漏合并伤口感染患者运用 新型结直肠灌洗引路管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灌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新型结直肠灌洗引流管 肠漏 伤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窝脓肿的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5月采用小切口病灶清除加双管持续灌洗引流治疗髂窝脓肿16例。结果经小切口病灶清除加双管灌洗引流治疗后病人的症状可得到快速改善,72h后引流液变清,体温正常,6-10天拔管后术口愈合好,无窦道形成,随访1年均无脓肿复发。结论小切口病灶清除加双管持续灌洗引流治疗髂窝脓肿技术简单,效果良好,是治疗髂窝脓肿的最佳方法。

  • 标签: 髂窝脓肿 小切口 病灶清除 灌洗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以及腹腔灌洗引流在胆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病灶位置,患者采取不同体位;术前超声定位,根据胆漏形成积液部位定位穿刺点,通常是上腹部、下腹部各一处,常规局部消毒铺孔巾,局部麻醉,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上,在腹腔形成两个有效通路,上腹部引流管用于注入生理盐水、腹腔灌洗,冲洗腹腔后,通过下腹部引流引流到体外。结果11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均未发生周围脏器及组织的损伤,也没有出血、血肿等并发症,随着胆汁液的稀释及排出,胆汁性腹膜炎症状逐步改善,患者逐渐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灌洗引流治疗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及腹腔积液,可以在不手术的情况下,有效引流腹腔胆汁,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症状,加速患者痊愈,可携带仪器为重症患者在病房进行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方法。方法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病理发展过程,在重症胰腺炎发病早期,采用经腹腔镜置管,建立闭式腹腔灌洗系统,用自配的腹腔灌洗液进行腹腔灌洗。结果本组6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此法治疗重症胰腺炎,效果良好,创伤小,降低了死亡率,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的一种良好手段。

  • 标签: 腹腔镜 腹腔灌洗 重症胰腺炎 手术防粘连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额中回部位入路和脑室灌洗引流手术方法对重型脑室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型脑室出血病人共60例,其中有30例病人是实施经额中回入路和脑室灌洗引流的手术方法,将其设置为实验组,有30例病人是实施单纯的脑室外引流手术方法,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预后情况。结果全部病人的随访时间是2个月至半年,在实验组的病人中共有11例预后良好,共有12例出现中度残疾,共有3例为重度残疾,共有2例病人为植物生存,共有2例病人死亡。在对照组的病人中共有2例预后良好,共有6例出现中度残疾,共有7例为重度残疾,共有5例为植物生存,共有10例病人死亡。实验组病人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的价值(P<0.05)。结论经额中回部位入路和脑室灌洗引流手术方法对重型脑室出血病人的治疗效果优异,能明显降低病人的并发率和死亡率,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重型脑室出血 经额中回入路 预后 脑室外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期微创置管持续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选取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70例SAP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85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早期微创置管持续腹腔灌洗引流干预。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并发症,且对治疗前、治疗1周后腹腔压力(I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II(APACHEII)评分、肝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5%(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1周后IAP、APACHEII评分、AST、ALT、CRP、TNF-α、MIP-1α水平均明显下降,氧合指数、PaO2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治疗1周后IAP、APACHEII评分、AST、ALT、CRP、TNF-α、MIP-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P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分别为8.24%、11.76%、15.2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8%、29.41%、30.59%(P<0.05)。结论早期微创置管持续腹腔灌洗引流治疗SAP安全有效,能明显抑制促炎因子,对肝肺功能起保护作用。

  • 标签: 微创腹腔灌洗引流 急性胰腺炎 炎症 肝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来我院就诊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选取年份均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28例患者为1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方式,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器官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少,各项差异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效果较为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置管灌洗引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术与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术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收治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7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运用负压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术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微创置管持续腹腔灌洗引流(LPLD)治疗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患者做研究样本,随机平均分组后,31例观察组于发病1~2w时间内进行LPLD治疗,对照组则进行非LPLD治疗。就不同治疗方案下观察患者治疗主要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ICU时间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LPLD治疗可产生确切效果且该治疗方式能合理抑制并发症的产生,治疗积极效果显著。

  • 标签: 早期微创置管持续腹腔灌洗引流 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