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作者: 卞军 徐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西安市儿童医院普外一科 710003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西安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西安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 71000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漏斗Nuss术后并发肋间肌撕裂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4月至2019年4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普外一科接受Nuss手术的漏斗患者159例,年龄3.2~17.0岁,平均(6.8±3.4)岁;男124例,女35例。Haller指数2.7~7.5,平均4.0±1.0;其中13例发生肋间肌撕裂,男9例,女4例,年龄3.4~8.5岁,平均(4.8±1.5)岁。随访20个月。回顾性分析术后肋间肌撕裂与患儿的年龄、性别、Haller指数、漏斗分型的关系。结果小年龄(P=0.001)和不对称漏斗(P=0.034)患儿更容易发生肋间肌撕裂。结论漏斗Nuss术后并发症肋间肌撕裂的原因多考虑与年龄和漏斗分型有关,小年龄患儿容易发生肋间肌撕裂,特别是不对称的更容易发生,为了更好地避免漏斗术后并发肋间肌撕裂,建议手术年龄在6岁后。

  • 标签: 漏斗胸 并发症 肋间肌撕裂 年龄 危险因素
  • 简介:摘 要:漏斗漏斗组成为独立整体形式,三个隔板将漏斗分成两个大部分,为便于石碴向下流淌无存料死角,设有斜面的漏斗板,分碴梁、流碴板和导流板等,构成了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设计制作多个部件组装胎型,和总组装胎型,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 标签: 部件组装法,倒装法,样板划线,刚性固定,焊接变形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负压吸盘无创治疗获得性和复发性漏斗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门诊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29例获得性和复发性漏斗患儿资料。通过负压吸盘在患儿凹陷壁产生负压将胸骨抬高,每天应用时间不低于2 h。应用三维扫描仪(3D扫描仪)扫描患儿壁,再通过Geomagic软件处理图像,计算治疗前、后胸骨凹陷深度(3D-DE)及Haller指数(3D-HI),评估负压吸盘治疗获得性和复发性漏斗治疗效果。每3个月定期随诊,按负压吸盘使用时间分为3组(组1:≤6个月;组2:6~12个月;组3:>12个月)。结果29例患儿中,对称型漏斗18例,非对称型11例,应用负压吸盘3~15个月(平均7.6个月)。目前4例恢复正常,2例无改善,其他凹陷胸骨不同程度改善。患儿3D-DE从17.7 mm下降到11.6 mm,3D-HI从1.739下降到1.598。对称型漏斗与非对称型漏斗3D-DE及3D-HI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21,P=0.558;t=0.074,P=0.068)。组2较组1 3D-DE及3D-HI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1,P=0.014;t=-0.436,P=0.043),组3较组2 3D-DE及3D-HI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0,P=0.139;t=0.622,P=0.568)。患儿出现皮肤红肿(84%)、点状出血(27%)、胸部疼痛(32%)、胸闷不适(17%),目前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负压吸盘治疗获得性和复发性漏斗患儿安全、无创伤,初步效果显著;为治疗获得性和复发性漏斗患儿提供更多选择,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漏斗胸 负压吸盘 无创治疗 三维扫描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在儿童漏斗Nuss手术的应用和对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行择期漏斗Nuss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6~12岁,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E组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30 min行双侧T5水平的ESPB,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儿诱导前(T1)、手术开始后0.5 h(T2)和术后2 h(T3)时的血皮质醇水平,术后2、4、6、12、24、48 h的疼痛相关行为学评分法(Face, Legs, Activity, Cry, and Consolability, FLACC)评分,PACU复苏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中用药(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情况,术后镇痛情况[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2、T3时血皮质醇水平较T1升高(P<0.05),E组T3时血皮质醇水平低于C组(P<0.05)。E组术后2、4、6、12 h FLACC评分低于C组(P<0.05)。E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PCA泵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例数低于C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SPB用于儿童漏斗Nuss手术能有效抑制术后应激反应,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缩短PACU停留时间。

  • 标签: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漏斗胸 Nuss手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随着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在城镇深层地下水供水水源地和浅层地下水井灌区,均已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内地下水降落漏斗根据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可分为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与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根据本次调查和收集资料,工作区内现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有冠县-莘县-临清、博兴、广饶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以及德州-聊城、滨州-东营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

  • 标签: 地质环境问题 地下水超采 漏斗
  • 简介:摘要: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主要针对深部高应力条件下所出现的岩石爆破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不同单项压应力条件的砂岩漏斗爆破试验性加以分析,目的在于保证工程可以充分了解到在实际爆破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问题,明确可能形成的实际爆破效果,通过实验的方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性参考。

  • 标签: 单向压应力 砂岩爆破 砂岩漏斗 裂纹网演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外伤术后病人的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次试验中纳入的60例试验对象,是从我院进行外伤手术的患者中选取,并将其按照手术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为30例,实验组中的30例外伤患者在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参照组的30例外伤患者在术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对其进行护理。术后观察患呼吸系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外伤患者在术后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患者术后呼吸的恢复情况明显好转,实验组中的外伤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此次试验出现的数据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胸外伤 手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与标准后切口开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78例食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将其中39例实施小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余39例实施标准手术切口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为17.9%%(7/39),对照组为38.46%(15/39),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2月-2020年11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划成对照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患者划成试验组,两组护理管理方法不同最终取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抑郁情绪差异较小(P>0.05);经过护理之后,试验组患者负性情绪得到了有效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一定差异(P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科手术的护理配合结果。方法:对2018年~2019年施行科手术126例为观察组,2013-2015年手术1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配合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计划,平安出院。住院时间22~31d,平均26.5d,比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2.5d。并发症发生率为3.9%,比对照组减少6.1个百分点。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苏醒等待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按照科手术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配合,可以缩短科手术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等待时间,减少感染的机会,患者住院时间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科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胸科手术 护理 配合 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纯壁复发(ICWR)患者的照射野及剂量选择,同时分析壁再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8年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和医科院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ICWR患者201例,患者术后均未行辅助放疗。壁复发后48例(73.6%)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55例(77.1%)患者接受放疗。无进展生存(PFS)率的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法。壁再复发的计算采用竞争风险模型和Gray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F&G回归法。结果复发后中位随访时间92.8个月,5年PFS率为23.2%,5年壁再复发率为35.7%。多因素分析显示联合手术+放疗和复发间隔时间>12个月患者有较低的壁再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48个月、联合局部+全身治疗及联合手术+放疗的患者有较高PFS率。155例患者ICWR后接受壁放疗,全壁照射+局部补量比全壁照射可以改善首次壁复发后的5年PFS率(34.0%∶15.4%,P=0.004)。壁放疗剂量(≤60 Gy∶>60 Gy)对壁再复发率及PFS率无明显影响(P>0.05)。53例未手术患者壁瘤床剂量≤60 Gy和>60 Gy的5年PFS率分别为9.1%和20.5%(P=0.06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ICWR患者局部放疗建议包括全壁照射+局部补量,复发灶剂量需加至60 Gy,对未行手术切除者需>60 Gy。ICWR患者仍有较高的壁再复发风险,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乳腺肿瘤/改良根治术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胸壁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痞一病以自觉膺部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学术思想探析痞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认为土湿木郁是痞发病的重要病机,中土湿壅,脾气下陷,胃浊上逆,肝木郁结,痰气交阻于胸中,气机升降不利,发为痞;治疗应以疏木培土、化痰理气为主。临床以自拟调肝汤治疗痞寓培土于疏木之中,旨在肝脾同调,恢复气机周流,可取得较好疗效。附验案进行分析。

  • 标签: 胸痞 一气周流 黄元御 土湿木郁 调肝汤 临床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敷散佐治小儿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患儿肺炎治疗建立循证依据。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各季度100例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敷散,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6%, P

  • 标签: 敷胸散 肺炎 小儿 中药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瘫痪患者的护理以及护理效果的体会。方法 选择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由于腰椎骨折引发瘫痪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合适的护理方法,主要分为术后卧床体位护理、防止感染与临床观察护理和预防性护理与功能锻炼等,护理周期结束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对64例研究对象采用有针对性的手术及护理方法,随访2年研究显示未发现有褥疮病例,经治疗和护理后恢复独立行走能力患者为51例,感觉恢复患者为5例,出现肌肉萎缩患者为2例,均为全瘫病例。结论依照腰椎骨折引发的瘫痪患者不同的治疗时期,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效果良好,应加强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瘫痪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颈加压带对经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止血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甲状腺癌术后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8例经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4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宽胶布固定止血,试验组术后采用改良式颈加压带止血。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埃德蒙症状评估量表(ESAS)和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2组患者身体症状和舒适度。结果2组术前1 d ESAS、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试验组ESAS中幸福感得分中位数为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919,P<0.01);术后3 d,试验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文化维度、环境维度及GCQ总分分别为(10.73 ± 2.35)、(24.41 ± 4.99)、(23.09 ± 2.11)、(20.17 ± 2.32)、(78.41 ± 6.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 ± 2.23)、(22.42 ± 4.79)、(21.22 ± 2.73)、(19.20 ± 2.97)、(71.25 ± 6.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58~6.031,P<0.05或0.01);试验组术后接触性皮炎、压力性紫癜、张力性水疱发生率分别为0、3.1%(2/6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4/64)、12.5%(8/64)、7.8%(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129、3.095、5.203,P<0.05)。结论改良式颈加压带可减轻腔镜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症状,降低皮肤损伤发生风险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颈胸加压带 经胸乳入路腔镜 舒适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颈加压带对经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止血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甲状腺癌术后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8例经乳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4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宽胶布固定止血,试验组术后采用改良式颈加压带止血。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埃德蒙症状评估量表(ESAS)和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2组患者身体症状和舒适度。结果2组术前1 d ESAS、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试验组ESAS中幸福感得分中位数为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919,P<0.01);术后3 d,试验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文化维度、环境维度及GCQ总分分别为(10.73 ± 2.35)、(24.41 ± 4.99)、(23.09 ± 2.11)、(20.17 ± 2.32)、(78.41 ± 6.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 ± 2.23)、(22.42 ± 4.79)、(21.22 ± 2.73)、(19.20 ± 2.97)、(71.25 ± 6.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58~6.031,P<0.05或0.01);试验组术后接触性皮炎、压力性紫癜、张力性水疱发生率分别为0、3.1%(2/6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4/64)、12.5%(8/64)、7.8%(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129、3.095、5.203,P<0.05)。结论改良式颈加压带可减轻腔镜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症状,降低皮肤损伤发生风险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颈胸加压带 经胸乳入路腔镜 舒适度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