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都存在于物体的接触面,如何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学生甚至一些教师也感觉有些模模糊糊,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思考.

  • 标签: 滚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接触面 物体
  • 简介:采用Nd:YAG激光器,在45CrNi钢表面制备了添加有0、0.4%、0.8%和1.2%CeO2的NiCrBSi合金熔覆层。在MM-200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分别检测了4种熔覆层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CeO2强化后熔覆层的耐磨性提高,摩擦因数略有下降。利用SEM分析磨损表面形貌可知:未加入CeO2的熔覆层对应的磨损机理是显微切削;加入1.2%CeO2熔覆层的磨损表面光滑,显微切削造成的沟槽明显减少。上述试验结果与熔覆层显微组织密切相关。

  • 标签: 激光熔覆 NICRBSI合金 CEO2 滑动摩擦磨损
  • 简介: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广东中考分别在2006年和2010年进行考查.我市考查结果所显示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49和0.57,比当年全省显示的0.54和0.6难度系数低.结合广东省中考试题,纵观全国各地对本实验的考查,其基本特点是,着眼于学生的能力.本文以培养学生能力的视角,对全国部分地区的相关考题进行综述.

  • 标签: 滑动摩擦力 实验 学生能力 难度系数 中考试题 广东省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传统转盘轴承结构在海水介质中工作存在密封和润滑困难、易发生接触应力腐蚀、不易维修更换等不足,结合海洋工程对大型旋转支承结构的需要。根据特大型镶嵌式轴承的具体结构优势,确定设计变量和约束函数,建立轴向镶嵌块和径向镶嵌块的参数优化设计模型;运用数学优化工具箱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优化结果进行相应处理,确定最终结构以及分布参数,并进行校核。

  • 标签: 自润滑滑动轴承 镶嵌块结构 优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对学生而言,滑动摩擦力难以把握,处理滑动摩擦力做功问题更是容易出错。特别是滑动摩擦力做功,涉及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需要学生同时运用力的观点和能的观点来解决问题,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本文以几个典型的滑动摩擦力做功中的能量转化模型切入点,对其进行了剖析,意在使学生碰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快速攻克难点,达到弄懂的目的。

  • 标签: 滑动摩擦力做功 机械能 模型 内能
  • 简介: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包含产生的条件)非常地抽象,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同样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教师请两位学生上讲台做如图1所示的游戏。器材介绍:a是一条弹性绳,拴在b上;b是纸箱,其中装有合适重量的书;c是长木板。游戏过程如下:女生背对着讲桌手拉弹性绳一端,站在原地静止不动;男生缓慢地拉动长木板,由于摩擦力的原因,纸箱也会向右移动,从而使得弹性绳绷。接下来就会有一段如下的精彩对话:

  • 标签: 滑动摩擦力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游戏过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简介:精确求出了平面转环的滑动摩擦力及其力矩,其结果用椭圆积分精确表示.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均匀刚性细圆环在以下三种特殊情况下所受的摩擦力及其力矩:纯平动、纯转动以及平动速度等于转动线速度.这些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了其正确性.接着将平面转环的的结果推广到平面转盘,通过拟合曲线得到了平面转盘的滑动摩擦力及其力矩较好的近似结果.利用Matlab进行的数值分析显示,平面转�

  • 标签: 力力矩 平面转 滑动摩擦力
  • 简介:摘要:中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学习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 学生对物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得到充分的认识。摩擦力这节课,我按“一构建三探究” (即以“构建摩擦力的概念→探究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为主线)组织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从两种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出发,通过合理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提升等过程,让学生理清摩擦力概念的知识,实现学生对摩擦力规律的深层理解和建构,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摩擦力,物理实验
  • 简介:在M-2000型摩擦磨损实验机上,以GH4169合金环为配副,对以粗糙层/光滑层/树脂炭(RL/SL/RC)为基体炭的C/C复合材料和拟用作航空发动机轴间密封环的高强石墨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延长,C/C复合材料的摩擦表面逐渐形成完整、致密的摩擦膜,因而摩擦因数逐渐降低,趋于平稳,在60~180N载荷下,摩擦因数仅为0.11~0.18;而石墨材料摩擦因数在试验开始后迅速上升,达到动态平衡后保持小幅度的增长趋势,在60~180N载荷下其摩擦因数为0.23~0.28。与高强石墨相比,C/C复合材料还具有更小的体积磨损,更适用于发动机轴间密封环材料。

  • 标签: C/C复合材料 高强石墨 密封环 摩擦磨损
  • 简介:摘要:动力学问题作为高中物理的常见题型,掌握其解答方法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特别是涉及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更是一大难点。在此笔者通过两道例题展示物体在粗糙斜面上滑动时如何巧妙地求解摩擦力做功。

  • 标签: 斜面 滑动摩擦力 做功
  • 简介:摘要:动力学问题作为高中物理的常见题型,掌握其解答方法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特别是涉及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更是一大难点。在此笔者通过两道例题展示物体在粗糙斜面上滑动时如何巧妙地求解摩擦力做功。

  • 标签: 斜面 滑动摩擦力 做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多次黏结对金属托槽槽沟及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04年9月至2006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福州大学测试中心进行。选择因正畸治疗拔除的上颌双尖牙40颗,MBTTM迷你直丝弓托槽10个,采用高温灼烧后电解抛光的方法处理脱落的金属托槽,对托槽进行多次黏结。扫描电镜下观察槽沟底金属表面结构的变化,并检测托槽宽度和槽沟宽度。应用三角函数的原理推算出托槽弓丝接触角θc的公式,分别计算出多次黏结前后托槽指数、入槽指数及θc的变化。结果随着黏结次数的增加,槽沟底金属表面结构愈显粗糙;托槽宽度逐渐减小,与首次黏结相比,第二次黏结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第四次黏结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黏结次数的增加,槽沟宽度、θc均依次增大,托槽入槽指数、托槽指数显著减小,与首次黏结相比,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入槽指数的减小虽然有利于缓解滑动阻力,但多次黏结会引起金属托槽槽沟表面粗糙、托槽弓丝接触角θc增大,均有可能导致槽沟滑动摩擦力增加,因此,在正畸临床矫治过程中对托槽的多次黏结应慎重。而托槽指数的变化对托槽与弓丝间滑动摩擦力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金属托槽 黏结 摩擦力
  • 简介: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关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叙述是“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其中的“在一定范围内”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 标签: 滑动摩擦力 接触面积 物理教材
  • 简介:实验探究就是通过师生及生生间的互助、互动来设计实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概念图是以图表的形式来揭示抽象的思维、逻辑和概念,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关系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是培养学生组织、归纳知识、梳理思路、诱导创新的重要策略.将概念图引入到探究实验的实践中,可以帮助师生理清实验设计的思路,把握研究进程和方向,轻松并清晰地展示研究成果,

  • 标签: 实验探究 研究进程 概念图 滑动摩擦力 表征 学生科学素质
  • 简介:题.(2013年高考江苏卷第9题)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0.重力加速度为g.

  • 标签: 高考题 振动分析 滑动摩擦 力作用 重力加速度 动摩擦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