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清化承气汤与西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加重期中的联合应用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于2019年2月到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清化承气汤对患者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以及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化承气汤中的中药成分能够起到很好的平喘止咳、祛瘀化痰、消炎的作用,且中医药效更温和,西药治疗则往往会导致抗药性的产生,清化承气汤与沙丁胺醇气雾剂等西药的联合应用则可以有效避免单一西药治疗抗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肺部功能,优化治疗效果。

  • 标签: 作用机制 清化承气汤 联合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清化承气汤、西药联合施治,对其肺功能和效果改善情况。方法:8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2019.10~2020.10),双盲法均分各40例。参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清化承气汤、西药联合治疗。观察分析指标改善和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前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后指标改善明显有差异(p<0.05)。观察组和参照组预后效果95.00%、77.50%,有差异(p<0.05)。结论:清化承气汤、西医联合应用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疾病治疗中,肺功能指标水平趋于正常范围,预后效果明显。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清化承气汤 西药 肺功能
  • 简介:1桃核承气汤的出处、组成、功效及主治证桃核承气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该方由桃仁桂枝大黄芒硝甘草五味药组成,功效在于破血化瘀,去瘀生新。因此,从药物组成、配伍可知,桃核承气汤主治证并非阳明病,而是太阳病的变证,即由瘀血.和邪热互结于下焦所致的蓄血证,症见发热谵语小便不利少腹急结等。

  • 标签: 桃核承气汤 药物组成 《伤寒论》 热结膀胱 大黄芒硝 去瘀生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对大承气汤的研究集中在消化系统疾病、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因此对大承气汤近几年的临床应用研究予以概述,使大承气汤在临床上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

  • 标签: 大承气汤 临床应用 消化系统疾病 术后并发症
  • 简介:在当前的视频监控领域,不论是模拟监控还是IP监控,无不谈高清化趋势。然而,不论是模拟摄像机还是IP摄像机,尽管都在朝着高清化或者标清化迈进,但总是存在那么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这时候,监视器站出来了:高清化,从我做起——彩色,液晶,大屏拼接......

  • 标签: 监视器 视频 模拟摄像机 控高 监控领域 模拟监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承气汤灌肠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4 月 1 日 -2018 年 3 月 31 日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 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 10例,对照组应用保守对症对患者实施治疗,研究组应用大承气汤灌肠对患者实施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对肠梗阻患者应用大承气汤进行治疗,方法简单易行,实用价值较高,治疗效果也比较理想,可以极大的缩短住院时间,能够有效的避免实施手术治疗,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大承气汤 灌肠 治疗 肠梗阻
  • 简介:承气汤增加胃张力作用与小承气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大承气汤增加胃底平滑肌张力作用,结论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有促进胃底平滑肌的运动作用

  • 标签: 兔胃 平滑肌运动 底平滑肌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电视高清化播出涉及的拍摄、制作、播出、传输和接受终端各个环节,介绍了电视高清化播出需要的设备和政策支撑,对促进电视高清化播出全流程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 标签: 电视  高清化  优化   高质量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承气汤防治痔漏术后便秘疗效。方法灵活化裁仲景承气汤预防或治疗痔漏术后便秘177例,并回顾性地与2012年的住院手术的151例患者在便秘发生率、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发生便秘26例,便秘发生率为14.69%;对照组发生便秘45例,便秘发生率为29.80%.两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承气汤防治痔漏术后便秘有显著疗效。

  • 标签: 承气汤 痔漏 手术 便秘
  • 简介:目的:观察人承气汤的煎药方法与临床疗效,通过实例和现代药理证明原方的配伍、剂量、煎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在临床临床运用中应严格遵循,才能获得显著疗效。

  • 标签: 大承气汤 煎药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史记》三家注中所反映的浊音清化现象集中在《索隐》和《正义》。其中,《正义》的例子有五分之四符合汉语共同语的清化规律。由此可见,虽然张守节的生卒年代和原籍不详,但出生或生活在北方方言区。

  • 标签: 中所反映 反映浊音 史记注
  • 简介:根据《集韵》切语已经清化而《类篇》切语尚未清化、《类篇》切语已经清化而《集韵》切语尚未清化两种情况,可以发现修撰者根据时音分别对两部辞书的切语进行了改造,这些改动反映了浊音清化

  • 标签: 《集韵》 《类篇》 反切比较 浊音清化
  • 简介:1443年,训民正音创制完毕后,世宗大王即命申叔舟、成三问等学者用训民正音对当时明朝官修韵书《洪武正韵》进行对音注解,于1455年完成《洪武正韵译训》。该韵书记录了正音和俗音两种音韵体系。正音体系即《洪武正韵》编纂当时所体现的“中原雅音”体系,俗音体系即《洪武正韵译训》编纂时,申叔舟等学者实地考察中国15世纪的实际发音后添加的“时音”体系。本论文将《洪武正韵译训》声母系统中出现的浊音清化现象作为考察对象,首先对《洪武正韵译训》的编纂过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韵书中声母系统的正音标记和俗音标记——进行了整理对比分析,然后结合序文和凡例内容,总结出其中体现的15世纪中国北方官话中浊音清化的演变情况。

  • 标签: 《洪武正韵译训》 正音 俗音 浊音清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小承气汤物质基准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分析质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60 min,20%~90%A;60~70 min,90%~100%A),流速1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建立了小乘气汤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31个共有峰对共有风进行药材归属,通过对比指认了18个成分,15批小乘气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2。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数据来源可靠,能够对小承气碳物质基准整体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体现,可作为该经典名方复制制剂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小承气汤 HPLC 指纹图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清化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归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6月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清化中药复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健脾清化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临床应用价值狗。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健脾清化中药复方 中医证候
  • 简介:目的了解大承气汤类方主治病症规律。方法查找《中医方剂大辞典》,得到78首类方元,根据原方出处记载,从“中医病”、“西医病”、症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大承气汤类方主治“中医病”23种、“西医病”4种、症状78种。结论大承气汤类方古代多主治外感热病,现代多用治急腹症,其症状最多见便秘(或腹泻、大便秘泄不调)、发热(及其伴随症状)、从胸至腹的胀满疼痛,舌苔黄、黑,舌质红绛,脉以实、数、沉、滑最多见。

  • 标签: 大承气汤 类方 主治
  • 简介:目的探讨调胃承气汤在肠道清洁中的效果。方法将150例需做肠道准备的病人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清洁灌肠;B组采用泡服调胃承气汤;C组采用口服甘露醇。观察X片质量,比较3种肠道清洁法的效果。结果3种方法比较,泡服调胃承气汤进行肠道准备,临床效果优于其他2种(P〈0.05)。结论泡服调胃承气汤效果最好,是最佳的肠道清洁方法。

  • 标签: 肠道清洁 调胃承气汤 清洁灌肠 甘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