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积累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数据,以利于有效调控池塘藻相,2013年春季研究了3口不同富营养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氮、磷营养盐:室外池I、室外池II以及大棚池。结果表明,根据氮、磷营养盐水平,室外池I和大棚池均属超富营养水体,而室外池II属于富营养水体。室外池I的浮游植物种类最多,优势种类是绿藻门和硅藻门,蓝藻门种类和数量均很少,比较适合养殖。而室外池II只有蓝藻门,且种类非常少,仅2种,以蓝藻门隐球藻属(Aphanocapsa)占绝对优势,已经明显形成了隐球藻属水华。大棚池藻类种类比室外池II多,但是也以蓝藻门的隐球藻属为优势。室外池II和大棚池的浮游植物多样性评价等级均为I级,多样性差,而室外池I为II级,多样性一般。本研究表明,春季不同富营养程度的池塘出现不同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富营养池塘在低温的春季可以形成蓝藻门优势;建立氮磷营养水平与池塘藻相之间的可靠关系需要更多的数据资料支撑。

  • 标签: 浮游植物 春季 富营养 蓝藻门
  • 简介:通过研究分析Si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影响,探讨了砗和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本文研究发现,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的过程,营养盐硅和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变化和其集群结构改变的机制,确定了营养盐硅和水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的动力。

  • 标签: SI 水温 浮游植物生长 集群结构 机制 生态系统
  • 简介:在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7个采样点,于2004年1月10日、4月11日、7月11日、10月3日和2005年1月9日,在各采样点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在实验室鉴定浮游植物样品的种类,计算浮游植物污染生物指数。结果表明,草海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共105种(含变种),分属7门10纲17目28科53属,以绿藻种数最多,其次为硅藻和蓝藻;常见污染指示种有33种,其中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微小隐球藻(Aphanocapsadelicatissma)、点形裂面藻(Merismopediapuncta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erosa)、分歧锥囊藻(Dinobryondivergens)和小球藻(Chlorellsvulgaris)等在群落中形成优势。计算得到的浮游植物污染生物指数平均值为2.50~2.69,表明草海水质被重度污染。

  • 标签: 浮游植物 污染指示种 污生指数 草海
  • 简介:2014年4~9月调查和研究了宁夏沙湖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56种及其变种,其中绿藻门种数最多,为23种;硅藻门次之为14种;蓝藻门10种;金藻门5种;裸藻门2种;隐藻门和甲藻门各1种。浮游植物生物量在0.21~14.31mg/L之间;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范围在2.57~3.94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32~1.22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评价表明:春季沙湖水质较好,秋季次之,夏季最差。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沙湖水质为贫-富营养型。

  • 标签: 沙湖 浮游植物多样性 水质评价 宁夏
  • 简介:在海中,浮游植物就像草原上的草一样常见,它们无忧无虑地在海面上进行光合作用。不过,最近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小小的植物聚集在一起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实力:它们能够改变台风的持续时间和移动方向。

  • 标签: 浮游植物 台风 驱动 光合作用 移动方向 持续时间
  • 简介:摘要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理洱海视察。总书记对洱海的未来留下了美好期许,股殷嘱托重如千钧。大理的干部群众牢记减托,探索出了依法治湖、科学治湖、工程治湖、全民治湖和网格化管理的“四治网”治理之路,启动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三线”划定生态搬迁等系列攻坚战和持久战。经过近4年的保护治理,生态环境部公布显示2018年洱海水质为优,创纪录地有7个月达到Ⅱ类水质。本文基于2017-2020年的浮游植物调查,以揭示洱海浮游植物现状特征。

  • 标签: 浮游植物 细胞密度 优势种群
  • 简介:水库里浮游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速度及浮游植物多寡有着规律性的联系。通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以对水库浮游植物现存量做出估计,国内外已有这方面的报道。因此,1983年7月14日~10月25日在调查泗维河、澄碧河和西津等三个水库的浮游植物时,

  • 标签: 叶绿素含量 浮游植物 水库 光合作用 现存量 国内外
  • 简介:记述了1996年10月对遵义共青湖浮游植物初步调查的结果,共查明浮游植物96种,分隶6门、8纲、12目、20科、38属。浮游藻类生物量为入口处9402万个/升,优势种类为绿藻门,占总量的76.9%;湖心处10786万个/升,优势种类为绿藻门,占总量的81.4%;桥下处11169万个/升,优势种类为绿藻门,占总量的60.7%。根据污水生物指示法、藻类综合指数及生物多样性指示综合评价,共青湖的水质属富营养、重污染型。

  • 标签: 共青湖 浮游植物 富营养 重污染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时频发,致使藻类等浮游植物在短时间内疯长。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窒息死亡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文介绍了全自动水上浮游植物清理系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清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降低了人工打捞的成本,推进了智能自动化的进程,系统不仅处理效率高,性能稳定,而且控制方便,只需要将其置于污染的水面上,便可以自动清理污染物。

  • 标签: 水上浮游植物 清理系统 图像识别 自动化
  • 简介:为了判断陡河水体的营养状态,为水体修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浮游生物定量方法对陡河水库水体中浮游植物群种类、数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有7个门,45种以上,是绿藻+硅藻型的群落结构类型,并有比较稳定的隐藻、金藻和蓝藻种类,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在100万个/L以上.综合来看,陡河水库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 标签: 陡河水库 地表水源地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 简介:于2016年11月对长沙湾附近海域进行浮游植物采样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群以及生态学指数的研究;此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115种,隶属于3门47属,其中硅藻35属91种,占79.13%,甲藻11属19种,占19.13%,此外还鉴定出金藻.在调查期间,浮游植物个体数量变化范围为(893.8-6453.3)×103个/m3,平均数量为2572.9×103个/m3,长沙湾海域靠近内陆侧的浮游植物个体数量远低于离岸较远的海域;各优势种优势度相差不大,中肋骨条藻为第一优势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高,物种分布相对均匀.

  • 标签: 长沙湾 海域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 简介:2003年5、7、9、11月对黑龙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计8门127种,以绿藻、硅藻为主,分别占47%和44%,尺骨针杆藻、细星杆藻、钝脆杆藻、颗粒直链硅藻、美丽星杆藻、歧射盘星藻、毕氏林氏藻、卵形隐藻等为优势种.浮游植物数量为351.29×104ind./L,以硅藻为主,数量为244.62×104ind./L占69.63%,生物量为3.88mg/L,硅藻最高,为3.11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数量夏季最高为575.28×104ind./L,生物量以秋季最高5.655mg/L;水平分布抚远江段最高,平均为531.47×104ind./L和4.95mg/L.多样性指数变化是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均匀度指数变化是冬季>夏季>春季>秋季.

  • 标签: 秋季 群落结构特征 夏季 浮游植物 春季 冬季
  • 简介:本文报道了1991—1994年对蛤蟆通水库冬季冰下浮游植物研究结果。冰下浮游植物主要由小环藻、直链藻、隐藻等组成大水面冰下优势种群。平均生物量为2.046mg/L,鞭毛藻类生物量占35.9%。同时探讨了大水面与越冬池冰下浮游植物的特点。

  • 标签: 浮游植物 水面 越冬池 蛤蟆 冬季 生物量
  • 简介:目的对盐田港港区海域浮游植物及其相关生态环境做本底调查,并与船舶压载水中浮游植物种类与数量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浮游植物入侵风险,为船舶压载水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实验室技术对港区海水及船舶压载水进行采样分析,根据现场调查数据综合分析浮游植物外来种入侵风险。结果盐田港港区海水共检出浮游植物90种,其中硅藻占63.33%,甲藻占30.00%、金藻占5.56%、蓝藻占1.11%。监测的35份船舶压载水中均有盐田港港区海域未检测到的浮游植物种。结论船舶压载水中浮游植物与港区海水中浮游植物种群存在差异,存在外来种入侵风险,不同航线间的种群差异也较大,需加强对压载水的分类管理。

  • 标签: 盐田港 压载水 浮游植物 入侵风险
  • 简介:2016年8月,系统调查研究了独流减河浮游植物结构群落组成、密度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0个采样点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45种及变种,优势种以蓝藻门为主,包括皮状席藻、细小隐球藻、阿氏颤藻、螺旋藻、铜绿微嚢藻和优美平裂藻.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密度变化在(4.15-27.5)×10^6ind./L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在0.94-3.17,Pielou指数在0.24-0.72,Margalef指数(d)在0.69-1.72.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对独流减河浮游植物密度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锰,其相关性系数是0.74.

  • 标签: 独流减河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天津
  • 简介:采用浮游植物指示法评价了福州省山仔水库2005年不同季节水体的富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冬、春季库区水体处于中一富营养水平,夏季发生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flos-aquae)“水华”,水体处于富营养水平,秋季水体处于中营养水平.由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结合其他评价方法对整个水体的富营养状态做出综合判断.

  • 标签: 水库 浮游植物 水体 富营养 福建省
  • 简介:2006年9月-2007年6月对祁门牯牛降景区牯牛湖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经鉴定统计共有浮游植物99属种,隶属于5门61属。并对祁门牯牛降景区牯牛湖水域的现状和保护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议。

  • 标签: 牯牛降 牯牛湖 浮游植物 调查
  • 简介:2011年8月和10月分别对滦河水体浮游植物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滦河浮游植物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99种,物种多样性较高。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以蓝藻门为主,滦河水体蓝藻门细胞密度较大,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绿藻门和硅藻门。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均空间分布不均,其数值沿程变化趋势较一致,上游较中下游低,显示上游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较低,而中下游富营养化水平较高。从细胞密度和生物量评价,上游富营养化水平较低,而中下游富营养化水平较高。结合Pielou指数和Simpsen指数评价滦河水体污染状况,表明上游大部分样点为寡污型水体,下游大部分样点为中污型水体。浮游植物指示污染类型分析表明,污染指示种类污染10月较8月多。本研究对滦河水体污染状况及水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滦河 浮游植物 生物多样性 指示生物 污染类型
  • 简介:2007年8月对洪潮江水库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发现浮游植物6门64属,种类组成以中、富营养型的绿藻、蓝藻种类占优;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7026941ind./1,平均生物量为9.8235mg/1,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群。采用浮游植物生物量评价水质营养类型,洪潮江水库网箱养殖区处于富营养水平,多样性指数评估为轻至中污染。

  • 标签: 浮游植物水质营养类型 网箱养殖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