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郫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郫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手足口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1年郫县手足口病报告220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08.90/10万,男性1362例,女性846例,重症21例,无死亡病例。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2123例),占发病总数96.15%。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1098例)、幼托儿童(1058例)和学生(41例)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7.65%。发病高峰在4-7月份,共计报告发病1392例,占发病总数63.04%。全县14个镇都有病例报告,其中发病率较高的是安靖镇、犀浦镇和团结镇。实验室检出病毒以EV71为主,占70.59%。结论郫县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是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防止暴发疫情。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了解我县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动态、发病情况、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得出结论我县近两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有重新抬头趋势,应重视其防制工作。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宜宾市2004-2011年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及其变动趋势,为科学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宜宾市2004-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宜宾市8年间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395例,死亡11例,年均发病率为1.01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28/10万。全市十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7-9月,年龄集中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结论8年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以散发为主,发病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儿童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构筑有效免疫屏障。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特征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容县2000~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9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3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10/10万;呈现春夏季高发的特点;2-15岁组为主要发病年龄对象。结论容县应全面加强流行性腮腺炎预防和控制,提高腮腺炎疫苗接种覆盖率,提高易感人群免疫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大连市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11年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大连市共报告猩红热1276例,发病率为19.07/10万。城区发病高于农村(P<0.001);最大年龄21岁,最小年龄10月龄,3~7岁发病最多,占82.37%;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01);职业以幼托儿童、学生为主;5-7月、11-12月发病较高。结论2011年大连市猩红热发病率较高,托幼儿童、学生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 标签: 猩红热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如皋市水痘流行特征和趋势,为科学防治水痘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如皋市2008-2011年水痘疫情监测资料,对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年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上报的病例数达5893例,无死亡病例,4年的发病率依次为67.33、108.85、111.46和116.81/10万,年平均发病率101.11/10万。全年均有发病,呈冬春季高发态势;发病主要集中在3岁-10岁年龄组,发病主要为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2.48%;期间暴发疫情11起,报告病例1107人,总罹患率3.15%;男性多于女性。结论水痘的发生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应有针对性加强监测防止疫情暴发。

  • 标签: 水痘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
  • 简介:为了解虹口区某社区伤害分布情况和主要伤害,我们于2011年6月对该社区常住居民伤害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定量描述该社区伤害情况,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1方法与内容1.1样本含量根据率作抽样调查时的样本大小公式:n=400×Q/P,(Q=1-P,参考国内、外社区人群伤害现况,

  • 标签: 伤害流行特征 上海市虹口区 社区 流行病学调查 常住居民 定量描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0~2011年深圳市乙型流感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流感哨点监测医院随机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或咽漱液标本,用犬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分离阳性的病毒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流感病毒株型别鉴定。结果2010~2011年共采集并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3319份,其中分离并鉴定出乙型流感病毒阳性79例,总阳性率为2.38%;以2010年第17周阳性率最高,达31.71%;病毒阳性者平均年龄为(13±14)岁,其中大于60岁组的阳性率最高,达3.30%。结论2010~2011年深圳市乙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中,Victoria亚型为主要流行株。深圳乙型流感病毒主要累及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并在流行季节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 标签: 乙型流感病毒 流行特征 监测 亚型
  • 简介:为了更好地防治乙肝,了解发病趋势,掌握流行特征,现将2001-2008年蒲城县乙肝报告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所有乙肝疫情资料来源于陕西省蒲城县2001-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报表,人口数据来源于蒲城县统计局。

  • 标签: 肝炎 乙型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临床标本培养出的692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92株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念珠菌。革兰阴性杆菌占78.33%,革兰阳性球菌占10.69%。念珠菌10.98%。除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其余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细菌的耐药性增强,多重耐药菌增多。应深入开展医院病原菌流行特征分析和耐药性监测,指导本院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医院病原菌 流行特点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199例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例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以秋冬季节、本土聚集性病例为主。6~18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77.89%,性别比男女1.521,学生占病例总数的79.40%。结论本次甲型H1N1流感流行由散发的输入性病例为主转为以本土聚集性病例为主。甲型H1N1流感防控存在两个重点,一是加强学校重点场所的防控力度,减少暴发疫情的发生;二是加强院内感染和高危人群的防控工作,防止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嵩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嵩县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嵩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68例,其中重症17例,死亡0例,年发病率33.1359/10万,死亡率0/10万;3-7(数据高的几个月,也可以是4-10)月病例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82%;<5岁儿童占98%;疫情波及范围广,重症和死亡病例多;重症病例病原检出率和EV71感染率都较高,死亡病例均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结论手足口病的防控应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培训,提高其对重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尽量做到少死人,不死人。

  • 标签: 手足口病 EV71 重症病例
  • 简介:目的分析蛟河市手足口病流行现状,探索流行规律及特征,为今后制定本市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市2008-2011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1年本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20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2.81/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0~5岁年龄组,占89.47%;发病城乡比例为1∶4.51;7-10月为高发月份;病原学监测:EV71阳性率为46.43%;CoxA16阳性率为25.0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28.57%。结论本市手足口病发病以小年龄组儿童居多,EV71感染比率较大,儿童不良卫生状况是感染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滨湖区淋病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无锡市滨湖区2007~2011年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滨湖区淋病年均发病率为23.02/10万,报告淋病疫情呈下降趋势;男女性别比为5.841,各月份间发病无明显聚集性,职业以工人、农民和民工、干部职员、家务及待业和学生为主,年龄以20~44岁人员占主要。结论无锡市滨湖区淋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尽管淋病疫情逐年呈下降态势,但是随着人们性意识的开放,婚外性行为的增加,仍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淋病疫情上升的可能。

  • 标签: 流行特征 淋病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渭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肺结核疫情提供依据。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分析2006-2011年临渭区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临渭区2006-2011年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4065例;登记的肺结核病人中男女之比为2.031;20岁以上的年龄段肺结核患病率明显增加;农民占总发病人数的56.87%;市区与各乡镇均有发病,无明显的地区差异;发病亦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结论临渭区结核病疫情依然不容忽视,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农村地区,重点对象为2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

  • 标签: 结核病 发病率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深圳市某社区居住的84例HIV感染人群的流行特征分析,了解社区HIV感染人群的流行特征和发展趋势,为社区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V2.0)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按住址查找居住在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全部84例HIV感染者的“传染病报告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三年来,HIV感染人数急速上升。84例HIV感染者中,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651;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66.6%;职业以工人为主,占48.8%。最有可能的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56%;其次为同性性传播(全部为男男同性),占23.8%。检出途径中以其他就诊者检测检出为主,占27.4%;其次为检测咨询检出,占13.1%。结论近几年艾滋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性传播是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青壮年人、初中及以下文化者、外来劳务工,是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干预和规范管理,是控制传播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艾滋病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河南省百日咳目前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免疫策略和预测疫情趋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河南省2011年的疫情进行描述分析,了解百日咳当前的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结果2011年河南省百日咳的发病率处于近年来的正常发病水平,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8月份为发病高峰,豫东和豫南地区相对高发。结论未按程序尽早完成儿童三针DPT基础免疫应是小年龄组百日咳高发的重要原因;目前百日咳的防治重点仍应以做好儿童的基础免疫,疫情监测重点在幼托机构,及时发现并管理好幼托首例病人,防止局部暴发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2008-2011年南昌县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县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457例,男性1611例,女性846例,男女比1.90∶1。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主要在每年的4-5月,0~5岁儿童是发病重点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发病为主,发病数占97%。41份病例咽试子标本中,EV71阳性22例,CoxA16阳性7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2例。结论南昌县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主要由EV71病毒和CoxA16病毒,同时还有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每年的3-7月、0~5岁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并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花园地区2008~2010年的水痘疫情,为控制水痘爆发流行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西花园地区2008~2010年的水痘个案病例及爆发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西花园地区2008~2010年共报告水痘54例,3年平均发病率64.85/10万,春、冬季高发。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081,主要集中在3~10岁的儿童,≤10岁儿童发病率为40.83/10万。结论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水痘疫情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水痘疫苗等控制措施,以减少爆发疫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水痘的发病率。

  • 标签: 水痘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目的了解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麻疹发病情况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专病管理系统资料,对2010年台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0年台州市确诊麻疹病例99例,主要发生在4~6月,年龄小于1周岁组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33.33%,20~40岁年龄组存在发病小高峰。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76.76%。流动人口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23.23%,麻疹病例院感史例数占26.26%。结论年龄小于1周岁婴儿为麻疹控制中的重点人群。应尽可能提高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加大查漏补种工作的力度,提高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覆盖率,并加强疫情监测,预防控制麻疹暴发。

  • 标签: 麻疹 发病率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