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neu)是一种原癌基因,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HER2处于非激活状态,当受到体内外某些因素作用被激活后,可从多个途径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活动,如参与调控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生长;

  • 标签: HER2 曲妥珠单抗 靶向药物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卡培他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时肝损害的情况。方法将我院2005年8月到2010年8月住院患者54例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观察肝损害情况。结果治疗组肝损害7.14%,对照组肝损害42.31%,P<0.01,治疗组ALT复常时间为14.3±7.3,对照组ALT平均复常时间为24±13.2,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抗结核时,保肝药物的应用对防治肝损害有显著临床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HBsAg阳性 肝损害
  • 简介:近年来酒精阳性乳在不同的地区时有出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低酸度酒精阳性乳在不少奶牛场都存在。酒精阳性乳是指用70%或72%的酒精与等量新鲜牛乳混合出现絮状沉淀物的牛奶。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高酸度酒精阳性乳,另一种是低酸度阳性乳。高酸度酒精阳性乳新鲜奶在挤奶、收集、灌装及运输过程中不合卫生要求,或未及时

  • 标签: 酒精阳性乳 低酸度 饲养管理 维生素 奶牛场 葡萄糖酸钙
  • 简介:【摘要】肺癌在全球国家癌症中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为第一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的应用改变了EGFR突变阳性的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目前EGFR-TKIs药物共有三代,其疗效在许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但靶向药物耐药仍然是目前面临的棘手问题。本文回顾了目前靶向单药治疗及联合化学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药物及放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并对EGFR阳性的肺癌患者今后的治疗提出展望。

  • 标签: 肺腺癌 EGFR突变阳性 靶向药物 化学治疗 抗血管生成药物 免疫治疗 放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台州市中医院李伟林、赵仙铭观察了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抗原阳性的临床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本组用升散透达方法,药物组成:葛根10g,升麻10g,柴胡10g,秦艽10g,木防己10g。并用化湿清热方,药物组成:茵陈30g,过路黄30g,麦芽30g,丹参30g,苡仁30g,焦桅10g,茯苓10g,苦参10g,赤芍10g,麦冬10g,甘草5g。用法:两方合用,日1剂水煎服,连服1年半为1疗程,其中每月停药日数不超过5日。对照组仅用化湿清热方而未用升散透达药,煎服法及疗程同本组。临床疗效证实:加用升散透达药物,可提高治疗本病的疗效。

  • 标签: 中药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HBV抗原阳性 临床疗效 化湿清热方 升散透达药
  • 简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乙肝大国,HBsAg阳性率为9.75%(约有1.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25%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无症状HBV携带者中约90%的人其肝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但因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HBV聚合酶基因YMDD序列变异产生免疫逃避株病毒,是抗病毒药疗效差和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打破免疫耐受、防止免疫逃避株病毒的产生、进行免疫调节治疗、是治疗

  • 标签: 乙型肝炎疫苗 治疗阳性 疫苗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有效改善了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其中,针对存在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棘皮动物微管相关样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ROS1基因重排等的NSCLC患者,疗效尤为显著。对于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患者,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尤为重要。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分子靶向治疗 驱动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益生菌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5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Hp转阴时间以及用药治疗总时间。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Hp转阴时间以及用药治疗总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益生菌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既往研究表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阳性口咽癌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HPV阴性患者。但在标准治疗模式下,口咽癌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影响了治疗的可持续性。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降级治疗是HPV相关性口咽癌未来治疗的趋势,该类患者的降级治疗模式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降低化疗强度、降低放疗强度、通过联合治疗模式降低放化疗剂量等为HPV相关性口咽癌的降级治疗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口咽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降级治疗 适用人群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所致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00例缺铁性贫血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组,A组给予去除缺铁原因治疗和补铁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幽门螺旋杆菌的变化。结果A组50例,治疗有效34例,有效率68%,;B组50例,治疗有效率48例,有效率96%。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有关,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可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贫血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检测过程从监控到结果的判读和报告的发放均应严格按标准化操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持续改进,从而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 标签: 血液质量 输血安全 抗-HIV初筛
  • 简介:摘要EB病毒(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与慢性EBV感染相关的一类罕见的B细胞淋巴瘤。主要为活化B细胞亚型,具有侵袭性,对联合化疗的反应较EBV阴性患者差,预后不良。随着对EBV阳性DLBCL发病机制、生物学特征的研究不断深入,新型治疗策略不断出现,如抗病毒治疗、单克隆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以及包括细胞免疫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内的免疫疗法,这些新的治疗策略能够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疱疹病毒4型,人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抗体,单克隆 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0例HP阳性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每次口服奥美拉唑、奥硝唑和克拉霉素,1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为60例,每次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庆大霉素、丽珠得乐,15天一个疗程。疗程结束时复查胃镜及HP。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4.5%和73.5%,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2.1%和82.1%。结论治疗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能明显促进溃疡的愈合,有效缓解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消化性溃疡
  • 简介:目的分析血培养真菌阳性结果患者感染的性质,提高抗真菌治疗水平,减少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软件跟踪全院血培养结果为真菌阳性的患者,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对真菌血症患者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培养结果:2013年某医院血培养真菌阳性130次(55人),占全部血培养阳性结果的5.12%。感染菌种为:白假丝酵母菌71次,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各25次,其他共9株(无名念珠菌4次,阿萨希毛孢子菌、奥默毕赤菌各2次、季也蒙念珠菌1次)。治疗结果:55例患者中出院29例;死亡22例;自动放弃治疗及转院3例;仍在院治疗1例。结论患者罹患真菌血液系统感染死亡率较高,临床药师及时发现并跟踪真菌血液感染患者,可以发挥临床药师的药学技术特色,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协助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真菌血症 抗真菌药 抗真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周干预对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治疗增效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13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路,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镁+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药物组成的三联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牙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和随访1、6、12月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牙龈检查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1月总体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随访6、12月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上,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慢性牙周炎合并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采用三联疗法结合牙周干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牙周 慢性牙周炎 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