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5月12日14时28,中国汶川爆发8级地震。面对生命毁灭,人们携手同心,抗震救灾,极尽人道救援,这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礼赞!这是全球公民对人类精神的崇高阐释!

  • 标签: 抗震救灾 中华民族 人类精神 生命
  • 简介:灾难新闻既是一只魔瓶,又如一口陷阱,如果媒体盲目浮躁,极易陷入被动,讲究艺术,把握适度,才能实现最佳的新闻效应。如何在让灾难新闻不流于俗套,不血腥暴力,不给受众以“二次伤害”,而且还可以深深地打动人,是报道灾难新闻的记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 标签: 灾难新闻 人文价值 地震报道 新闻效应 媒体 受众
  • 简介: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区人民的痛苦和面临的巨大困难深深地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 标签: 汶川 地震 互联网 2008年 救灾工作
  • 简介: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的消息甫一发出,极大的冲击了传媒预定的议程设置,把地震灾区的相关报道推向了舆论的前台。在这一事态过程中,媒介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呈现出了一系列特点。

  • 标签: 地震灾区 设置特点 突发事件 议程设置 新闻传播 消息
  • 简介: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夫地震,大半个中国都有不同程度的震感,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十分严重。在这次重人公共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社会公众和大众媒介部经受了一次严峻的危机考验,而政府快速反应、及时公开信息的表现令人瞩目。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各地权威部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各种渠道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震情、灾情,及时、

  • 标签: 政府信息公开 地震 公共突发事件 社会公众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 简介:本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在“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极力塑造荚雄形象和营造家的氛围。

  • 标签: 汶川大地震 英雄原型 家的原型
  • 简介:我国此次汶川地震的媒体报道获得了多方关注和好评。多家经济类报纸也对汶川地震进行了及时报道。随着地震救援工作的深入和震后重建工作的展开,震区的房屋贷款问题、保险赔付问题、灾后重建问题等经济问题成为地震报道的重要部分。这次报道和常规经济报道的一个主要区别或显性因素是情感和道德因素的作用。所购房屋已在地震中毁掉,

  • 标签: 地震报道 经济报道 经济新闻报道 经济类报纸 媒体报道 重建工作
  • 简介: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中央电视台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全面展现,深度开掘,立体呈现抗震救灾景象,在宏大叙事中彰显人文关怀,着力反映坚强不屈、大爱无疆的抗;乏救灾精神,提升了中央电视台的影响力和冬信力,为推动我国新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 标签: 地震灾害 宏大叙事 人文关怀
  • 简介:“公民新闻”使人们注意到大众媒体的职业记者并不一定是它所报道领域的权威的专家,很可能对于某一领域而言,受众或受众集体的智慧更应该受到关注。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受众可以一改往日在新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来。他们不再被大众传媒所设置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对于重要的新闻信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 标签: 公民新闻 发展 态势
  • 简介: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7分钟后,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25分钟后,新华网再发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注:后地震级别两次修正至8.0级)。由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的平静生活一下子被媒体打破,世界的目光顷刻聚焦中国。

  • 标签: 地震报道 中国媒体 新闻创新 北京地区 新华网 快讯
  • 简介:“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在迎战这场严重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充分展示了自己同心共济、共闯难关的坚韧民族性格。在报道此次惊心动魄的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身份,首先是抗击这次严重自然灾害的参与者,然后才是作为自己职业基色的新闻传播者。

  • 标签: 地震灾害 抗震救灾 编辑工作 会谈 自然灾害 新中国成立
  • 简介:“5·12”汶川大地震牵动13亿中国人民的心,也引发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与同情。在这以分秒计算的不寻常日子里,是谁把偏远灾区的即时信息不间断地传递到外部世界,有力推动和协调了救灾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谁搭建起受灾民众与全国人民血泪相溶、心灵相通的桥梁,从而唤起全民族心手相连,共克时艰的昂扬斗志?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开放方针鼓舞下奋勇工作的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

  • 标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紧急救援 宣传优势 直播 灾难 新闻工作者
  • 简介:新闻是历史的初稿、时代的镜子。从昔日维新派的“去塞求通”到今日新闻之“弘扬主旋律”。传媒从来都在历史进程中被寄予厚望。媒体如何不负众27被誉为“媒介军师”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寄语2008年“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创新是传媒永远的主旋律。那么,在当今新闻信息“爆炸”、新闻载体极大丰富和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前,中国媒体如何创新才能抢占“新闻”制高点,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呈现给世界受众一个客观真实的事实原貌,推进社会健康提速。科学发展?

  • 标签: 新闻创新 中国媒体 地震报道 学术论文 中国传媒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中国媒体新闻创新的重大突破——“5·12”汶川大地震报道的思考》获中国新闻奖论文一等奖后,论文所提出中国媒体应当突破的四个创新点引起全国反响,众多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受中国记协特邀,论文作者杜耀峰在中国记协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暨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奖作者高端论坛”上,就当下中国媒体新闻创新发表主题演讲,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特刊发演讲内容及部分专家学者的点评,并重登最先发表于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的获奖论文。

  • 标签: 中国新闻奖 中国媒体 论文作者 新闻创新 地震报道 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