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灌肠法促进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排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运用灌肠法治疗,6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明显下降。结论灌肠法对高尿酸血症患者降低血尿酸有一定促进作用,是排泄血尿酸的有效外治法。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灌肠法
  • 简介:由LG生命科学精心研制的韩国第一品牌玻尿酸“YVOIRE0伊婉第二代中长效大颗粒塑形Volume型号”于今年5月成功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正式许可。LG生命科学YVOIRE伊婉Volume型号是中国第一款大颗粒玻尿酸,是第二代中长效大颗粒塑形纯玻尿酸。大颗粒YVOIRE0伊婉Volume型号适合做支撑和塑形,在面部轮廓修饰方面更加优越。与YVOIRE伊婉Classic小颗粒除皱效果有机组合,可以帮助求美者获得更完美的整形效果。

  • 标签: 大颗粒 玻尿酸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生命科学 第一品牌 面部轮廓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意义作全面细致的分析。方法选取收治在我院的240例患高血压的病患,另外选取健康查体者220例,分别取名为高血压组和健康组,对这两组的人员进行血清尿酸水平监测。结果与健康组相互比较,高血压组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偏高,两者之间的差异高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组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高血压组病患(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与高血压发病率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高血压 血清尿酸 老年病患
  • 简介:目的调查南京地区机关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方法对10981名机关工作人员的体检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及与高血糖、高血脂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检出率18.38%,其中男性的检出率为21.40%,与年龄无特异性差别,高血脂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的检出率为12.71%,并随年龄的增加呈现逐步上升趋势,高血糖、高血脂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糖、高血脂及年龄增加是导致女性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高血糖、年龄无关.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检出率 年龄 性别 血糖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尿酸性肾病的方法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尿酸性肾病患者16例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合中药和西药的优点,减少西药副作用,加强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尿酸性肾病 中药 西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位置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浆尿酸水平。方法以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2例非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前者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急性下壁、后壁和/或右室心肌梗塞。分别测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尿酸水平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41.38±92.97umol/l)明显高于急性前间壁心梗(294.07±96.60umol/l,P<0.05)、急性前壁心梗(268.44±89.75umol/l,P<0.01)及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患者(262.28±96.30umol/l,P<0.01)。结论尿酸对不同冠状动脉的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程度可能因解剖位置不同而不同,其中以下壁为著,为筛选心梗后降低尿酸水平可能的获益人群的临床试验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尿酸
  • 简介:摘要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随着中医在该病治疗中的深入研究,利湿法在该病治疗中的效果逐渐突显,获得了广大患者和医者的共同认可。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中医利湿法治疗高尿酸血症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海城市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方法使用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采用尿酸氧化酶法对3528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尿酸检查。结果血尿酸范围男性259.8-462.4?mol/L,女性176.3-377.8?mol/L,男性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血尿酸范围高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所提供的参考范围,这与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尿酸 体检人群 高尿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疗效观察。方法我们将1993年6月-2013年12月确诊为尿酸性肾病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肾健脾,解毒利浊。对照组采用别嘌醇口服100mg/d,丙磺舒200mg/d。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检查24h尿蛋白定量下降(P<0.05),血尿酸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性肾病治疗极为辣手,采用中西医结合补肾健脾,解毒利浊,比单独用别漂醇、丙磺舒疗效好,且副作用小,无明显反跳现象,具有防止肾脏硬化,肾脏萎缩,防止肾功能衰竭,保护肾功的作用。

  • 标签: 尿酸性肾病 补肾健脾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尿酸(SUA)水平及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住院的121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9例)和正常对照组(62例),再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冠心病组分为单支(30例)、双支(14例)、多支病变组(15例),比较各组SUA及baPWV,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SUA浓度随着冠脉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正常、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分别为(349.26±96.58)μmol/L、(400.37±70.96)μmol/L、(517.57±85.26)μmol/L、(602.60±77.03)μmol/L(P<0.05或<0.01);baPWV亦随着冠脉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支组、双支组和多支组baPWV显著升高[(1499.04±193.82)cm/s比(1885.32±319.73)cm/s、(2036.00±406.40)cm/s、(2171.03±348.53)cm/s],且双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baPWV是冠心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011,14.008,P=0.000)结论:血尿酸水平及脉搏波速度对预测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尿酸 脉搏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纳人我院高血压住院患者254例,测定患昔血尿酸(LAl水平许将患者分为A组(高尿酸血症组,共86例)和B组(血尿酸正常组,共168例)。以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微量向蛋白,肌酐比值(尿A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作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观察指标.结果l、患者一般情况比较:A、B两组患者在性别卡句成E有统计学差异.男性高血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比例高于女性(35.1%VS.32.8%,P=0.019);A、B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有统计学差异.A组明显高于B组(27.92±4.03.26.14±3.83.P=0.001)A、B两组之间年龄、收缩压、脉压、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2、A、B两组之间LVMI有统计学差异,且A组高于B组(106.13±22.65,99.99±24.94.P=0.048):A、B两组之间IMT无差异(P:0.867):A、B两组之间尿ACR无统计学差异(P=0.094).A、B两组之间的(:rr有统计学差异,H.A组叫显低下B组(75.21±37.40.88.11±32.92.P=O.008)。3、在LVMI的多元回归方程里,年龄(r=O.159.P=0.010)、收缩压(r=0.179.P=0.004)、尿酸(r=O.156,P=O.011)均有意义,且与LVMI呈正相关:在Cer的多元回归方程里,仅年龄(r=-0.706.P〈O.001)、尿酸(r=-O.122,P=O.006)有统计学意义,且与Cer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且在血压水平较高的老年患扦中更勾明硅;血尿酸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尤其在较年老的患者中更为明显;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ACR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未发现与血尿酸水平有明确的相关性。

  • 标签: 血尿酸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1.1至2013.12.31在我院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病例139例,年龄28-68岁,平均46.97岁。每例均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面积,均空腹采血测定尿酸。结果高尿酸血症组颈动脉病变20例,无病变29例,颈动脉病变占高尿酸血症组40.82%;尿酸正常组颈动脉病变18例,无病变72例,颈动脉病变占尿酸正常组20%,两组经Ridit分析,X2检验,P<0.01,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尿酸血症是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要控制颈动脉病变的发生,控制尿酸与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同等重要。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颈动脉病变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将12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60)和卡托普利组(n=60),分别给予氯沙坦50mg/d和卡托普利50mg/d,2周为1个疗程,观察期间2组均不能使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观察2组血压和血尿酸、尿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氯沙坦降压效果平稳,与卡托普利比较,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组用药l周后,血尿酸明显下降,同时有24h尿尿酸排出增加和24h尿蛋白排出减少,而卡托普利组变化不明显。结论氯沙坦能在降压的同时降低血尿酸,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 标签: 氯沙坦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116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象,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以及血尿酸水平。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检出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随代谢异常的集聚程度加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间关系密切,应成为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及早防治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十分必要。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代谢综合征
  • 简介:慢性尿酸性肾病(亦称痛风性肾病)是指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肾脏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引起尿酸及其结晶沉积于肾脏,造成肾损害的一类疾病。随着经济发展带来饮食结构的巨变,高脂高热量饮食的摄入增加致使高尿酸血症及其导致的多器官损害问题日益突出。肾脏是高尿酸血症最易常损害的靶器官之一,而炎症在高尿酸所致肾损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尿酸性肾病 炎症损伤 高尿酸血症 肾损伤 嘌呤代谢紊乱 高热量饮食
  • 简介:目的:分析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和尿酸检测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先进的生化分析仪将50例原发性高血压,60例冠心病和原发性高高血压并存病患和110例健康组的血清中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尿酸项目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除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之外,冠心病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的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标准。结论: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尿酸症和原发性高血压与心脏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共同令心脑血管疾病恶化。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病发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 简介: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和腹型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临床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腹型肥胖经常在同一个体上出现,两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已成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模型的研究,对于阐释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的病理及药理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就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腹型肥胖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退休人员高尿酸血症与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9721例退休人员健康体检资料中高血尿酸的检出结果分三个年龄段(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进行对比分析;高血尿酸组与正常血尿酸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伴随检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呈现增高趋势;高尿酸血症组伴随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老年男性人群的高发病,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医学干预。

  • 标签: 退休人员 高尿酸 高血脂 高血糖 高血压 医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