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纬久 韩茜茜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19
  • 出处:中华医学导报18期
  • 机构: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泰安 271219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哮喘患者炎症重塑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临床观察。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评估、肺功能检测和病理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炎症和气重塑的程度,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哮喘患者的炎症程度与重塑存在显著相关性。炎症的程度越重,重塑的程度也越明显。此外,重塑的程度与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肺功能下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哮喘患者的炎症重塑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炎症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估重塑程度的重要指标。进一步研究炎症和气重塑的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哮喘 气道炎症 气道重塑
  • 简介:目的:探讨红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症中的作用。方法:复制COPD大鼠动物模型.用红霉素治疗和预防治疗。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TNF-α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予红霉素治疗和预防治疗后,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数百分比明显减少,壁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显著下降。结论:红霉素能够部分减轻气炎症反应,其机制主要与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与活化,抑制炎症细胞分泌IL-1β、TNF-α有关。

  • 标签: 红霉素 COPD 动物模型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咳嗽炎症变化状况。方法选择亚急性咳嗽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及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IL-17、FeNO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症状积分、IL-17及Fe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IL-17及FeNO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IL-17与FeNO呈正相关关系(r=0.626,P<0.05),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关系(r=0.452,P<0.05)。结论亚急性咳嗽存在明显的炎症和气反应性升高,IL-17表达水平能体现亚急性咳嗽炎症严重程度。

  • 标签: 亚急性咳嗽 气道炎症 白细胞介素-17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出现哮喘病症的患者炎症表型分布以及临床特征。方法 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段内选取100例哮喘患者,对其进行诱导痰细胞学检验结果以及肺功能检查,从肺功能指标与炎症表型情况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对不同气炎症表型分布与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患者的表型与FeNO、FEV 1 /FEV、FEV 1 % pred 等指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据资料表明,哮喘气的表型分布主要包括寡细胞型、中性粒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嗜酸粒细胞型,其中对肺部功能影响较为严重的为中性粒细胞型。

  • 标签: 哮喘病 气道发炎 表型分布 临床表现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与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相关,中医药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具有副作用小,效果确切的优势。该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干预慢阻肺炎症机制展开综述,并探讨不足之处,为中医药治疗慢阻肺提供更多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炎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详细分析了综合肺康复疗法,并讨论此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病人气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了100例2020年-2021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病人进行本次研究,将病人分组研究,A组50例接受常规治疗方法,B组50例仅接受综合肺康复疗法。将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肺功能水平、炎症水平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水平分数之间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分数均发生较大改变,将治疗后两组分数对比,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病人使用综合肺康复疗法,病人的肺功能得到很大程度地改善,可减轻气炎症,具备临床应用以及广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综合肺康复疗法 支气管哮喘 慢性持续期 气道炎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成人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征及炎症特点。方法 选用了我院在 2018年 1月 -2018年 6月接收的 45例成人难治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组,然后又选取了我院 45例普通可控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总结他们的临床特点,评价其哮喘控制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病程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起点与终点 ACT、 FEV1的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而 TNF-α的起点和终点评分值高于对照组;而 TsIgE的起点和终点评分值低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成人难治性哮喘与可控哮喘相比,哮喘病程长、平均年龄大、体重指数高,而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 TNF-α高于, TsIgE水平低。

  • 标签: 成人难治性哮喘 临床特征 气道炎症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征及炎症特点。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6月接收的45例成人难治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组,然后又选取了我院45例普通可控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总结他们的临床特点,评价其哮喘控制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程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起点与终点ACT、FEV1的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而TNF-α的起点和终点评分值高于对照组;而TsIgE的起点和终点评分值低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难治性哮喘与可控哮喘相比,哮喘病程长、平均年龄大、体重指数高,而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TNF-α高于,TsIgE水平低。

  • 标签: 成人难治性哮喘 临床特征 气道炎症特点
  • 作者: 刘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7-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7期
  • 机构:目的:通过建立哮喘大鼠模型,从细胞水平及整体动物水平研究不同浓度脂多糖(LPS)刺激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诱导TLR4信号通路激活,对哮喘大鼠ASMCs合成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LPS对大鼠进行干预刺激,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大鼠气道平滑肌TLR4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不同浓度LPS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结果:HE染色观察:哮喘组(A组)可见支气管、肺泡及肺间质充斥大量炎症细胞,支气管壁增厚、粘膜层肿胀充血、皱折增多,平滑肌增厚,管腔狭窄。低浓度LPS组(B组)上述炎症改变无明显减轻。高浓度LPS组(C组)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D组)肺组织结构正常,无明显炎症表现。支气管壁厚度(WAt/Pi)、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WAm/Pi)、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核数量(N/Pi):哮喘组(A组)、低浓度LPS组(B组)及高浓度LPS组(C组)支气管壁厚度(WAt/Pi)、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WAm/Pi)、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核数量(N/Pi)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D组)(P<0.01);低浓度LPS组(B组)支气管壁厚度(WAt/Pi)、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WAm/Pi)、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核数量(N/Pi)显著高于哮喘组(A组)(P<0.01),高浓度LPS组(C组)支气管壁厚度(WAt/Pi)、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WAm/Pi)、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核数量(N/Pi)显著低于哮喘组(A组)(P<0.01)。各组大鼠气道阻力比较发现:哮喘组(A组)、低浓度LPS组(B组)、高浓度LPS组(C组)气道阻力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组)(P<0.01);高浓度LPS组(C组)气道阻力显著低于哮喘组(A组)(P<0.01),低浓度LPS组(B组)与哮喘组(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LPS组(C组)气道阻力明显低于低浓度LPS组(B组)(P<0.01)。RT-PCR检测各组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中TLRmRNA表达水平:哮喘组(A组)、低浓度LPS组(B组)、高浓度LPS组(C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组)(P<0.01);低浓度LPS组(B组)、高浓度LPS组(C组)气道平滑肌TLR4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组(A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不同细胞类型炎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ECOPD患者,根据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将患者分组,A组EOS%≥3%,B组EOS%<3%,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抗生素及孟鲁司特口服,10mgQN,疗程14天。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第1天及第14天进行CAT评分,记录肺功能中FEV1、FEV1%pre的变化,动脉血气分析中的PaO2、PaCO2、PaO2/FiO2,检测诱导痰中EOS%。结果A组较B组在治疗后CAT评分(18.6±3.5VS23.4±3.3)、FEV1(1.36±0.31VS1.29±0.33)、FEV1%pre(69.55±5.4VS66.92±5.1)、PaO2(80.3±7.2VS74.5±4.7)、PaCO2(39.2±4.7VS45.3±3.5)、PaO2/FiO2(375.9±31.2VS353.2±24.5),除FEV1、FEV1%pre外各项指标均显著好转,P<0.05。A组患者诱导痰细胞计数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各项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CAT评分r=0.306;FEV1r=-0.429;FEV1%prer=-0.457;PaO2r=-0.521;PaO2/FiO2r=-0.526,以上各相关系数均P<0.05;PaCO2r=0.213,P>0.05。结论孟鲁司特对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的AECOPD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血气,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型炎症;但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不增高的AECOPD患者无明显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孟鲁司特 诱导痰 嗜酸性粒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红参水提物对哮喘小鼠炎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把60只雌性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红参水提物200mg/kg剂量组、红参水提物100mg/kg剂量组、红参水提物50mg/kg剂量组、地塞米松0.5mg/kg组。在末次激发24h后所有小鼠取左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哮喘模型组肺组织炎症浸润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的总数和各种炎症细胞计数的变化以及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5含量;取右肺组织用Westernblot检测NF-κB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哮喘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较BALF中的炎症细胞计数、IL-4、IL-5水平增高,肺组织中的NF-κBp6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红参水提物组有效剂量(100-200mg/kg)和地塞米松组小鼠与哮喘组小鼠相比炎症细胞计数、IL-4、IL-5以及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红参水提物在体内可能主要通过抑制NF-κBp65等核转录因子来调节Th2反应,以此来抑制炎症反应。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红参 NF-ΚB P65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其对炎症的影响。方法:将 2017年 8月 -2018年 8月入住本院的 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40例,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 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的使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 6分钟步行距离( 6MWD)、诱导痰检测结果,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6MWD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FEV1和 FEV1占预计值 % 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 CAT 值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P< 0.01)。结论: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 COPD 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塞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其对炎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入住本院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的使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6MWD)、诱导痰检测结果,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6MWD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和FEV1占预计值%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AT值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塞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