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4月11日晚上六点半,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周宪教授和驻院学者刘俊教授共同主持的沙龙“民族认同:东方历史民族主义”,在南京大学逸夫馆九楼高研院报告厅举行。此次沙龙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稀方研究员作为特邀嘉宾和引言人,参与讨论的学者包括南京大学哲学系胡大平教授、戴晖教授,历史系陈仲丹教授,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赵文书教授,社会学系成伯清教授,

  • 标签: 民族主义 民族认同 历史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东方 人文社会科学
  • 简介:2018年秋天,苹果采摘期刚刚开始,大窝村彝族村民杨史都就开始忙碌起来,今年有外地客商订购了村里30多户苹果种植户的货,他是中间联络人,除了负责安排采摘、运输,他还要学习用手机把摘苹果的过程拍下来,并且要尽量拍得好看。大窝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这里海拔超过2000米,出产的苹果虽然外貌普通,但是因为日照时间长,苹果有明显的糖心,味道甘甜,十分受食客欢迎。

  • 标签: 凉山彝族自治州 现场 历史 民族 外地客商 日照时间
  • 简介:本文旨在以宏观和抽象的“中国民族走廊”理论和学说为指导,以果洛这个封闭区域作为特指的自然及其历史空间,为我们了解封闭区域内的自然历史特性,认识该区域的民族格局的形成以及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状况提供了一个多方位的视角,同时对于认识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标签: 果洛 民族走廊 民族迁徙
  • 简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民族的抗战,它既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反法西斯五大国之一,是亚洲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 标签: 历史功绩 中华民族 中国战场 日本侵略者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人民
  • 简介:民族主义思想在历史上早就存在,因为剥削阶级总是把自己对待民族民族利益和民族关系的观念解释为整个民族的观念,并以自己的剥削利益掩盖全民族的利益,奉行民族压迫、剥削政策。资产阶级作为历史上最后的剥削阶级,把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极端,民族主义成了资产阶级对待民族关系的特定概念。对民族主义作一历史的分析,认清其本质,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十分必要的。(一)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待民族民族问题的观点,以及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原则,是资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它抹煞阶级斗争,以全民族的代表自居,把本民族的利益其实就是本民族中资产阶级的利益置于其它民族的利益之上,驱

  • 标签: 民族关系 民族问题 特定概念 民族思想 祖国统一 多民族国家
  • 作者: 王丽霞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年第9期
  • 机构:何谓民族?民族,是具有客观条件,因而发生共同(对外即可称为特异)的文化,因此发生民族意识,由此意识而相团结的集团。民族融合即以相同或相似的客观条件,或向往某种客观条件,而采取不同方式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个民族的混居,以至最终融为一个民族。中华民族至少经历了四次大的民族融合。每次民族融合都汇聚了华夏族的聪明才智,更进一步说明华夏族的主体--汉民族的博大胸怀,强有力的凝聚力,造就了伟大民族—中华民族的诞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1990年7月,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贾敬颜所撰《民族历史文化萃要》一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库》丛书之一),全书274页,15万余字贾敬颜(1924.12.3-1990.1.3)生前系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作者不断探索,勤于笔耕,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每有独到心得、新颖发明,即记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 民族历史文化 不断探索 中央民族学院 科研实践 教育出版社
  • 简介:摘要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坚强脊梁”,其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再度振兴的重要保证。在今天,民族英雄的这种力量源泉已化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的巨大动力。因此,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名族英雄们。

  • 标签: 名族英雄 历史 定位
  • 简介:保安族在50年代被正式识别为一个民族,对其族源曾有多种观点。但是在建国50年后,保安族的历史和族源观被再次重构,这个过程既反映了现实民族关系对历史书写的映射,也反映了民族精英在历史重构中的能动性。对保安族的这个实例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现实社会因素能够如何影响民族历史的构建,这个案例所反映出来的族群历史建构模式对于研究我国的“民族历史建构和族群群体的认同结构也颇具启发意义。

  • 标签: 民族历史 构建 社会因素
  • 简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积极向上的凝聚力量。能够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侧重于价值判断。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与时代相结合,吸收时代精神,才能焕发生命力,才能成为现实的、真正代表民族根本利益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熔铸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之中。民族精神认同就是对民族精神的认可、承认、接受、继承、创新、发展,尤为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并使之发扬光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民族精神认同。

  • 标签: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正>早在公元八世纪中,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势力趋于极盛及其东向中亚发展,到九世纪中即有阿拉伯人伊本·可尔达白曾东来我国新疆旅游,写成《道路和邦国志》一书,记载九姓回鹘即九姓乌古斯是游牧人,初信摩尼教。十世纪中阿拉伯地理学家马素地在其《黄金牧地》中说回鹘人数多,最勇敢,信仰摩尼教,王名伊利可汗,人们尊称他为“阿厮兰汗”(意为狮子王)。十一世纪中来过中国的阿拉伯旅行家马尔瓦则在其所写的《论中国、突厥人和印度》一书中,记载从中国国境的极西喀什噶尔到甘肃甘州回鹘境内的路程,以上是从九世纪到十一世纪中我们略知的阿拉伯人关于住在新疆、甘肃境内回鹘人的纪录。

  • 标签: 伊斯兰教 乌古斯可汗传说 摩尼教 历史文献 阿拉伯人 新疆
  • 简介:<正>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洪堡特(vvilhelmVonHumboeldt)曾经说过语言的历史,是整个文化史的一部分,“语言被深深地埋在人类的精神之中,语言在人类进步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它。文化的每个状态在语言当中也很显露。”一个民族的形成,必有其成熟的语言相伴随。如果一个民族自始至今一直保存和使用着自己的民族语言,我们就可以断言,这个民族的过去

  • 标签: 民族语言 民族文化 母语 亲属称谓 藏语 同物异名
  • 简介:历史民族志是人类学与历史学互动交融的产物。它强调历史与现实的互动,注重事件或现象的历史、过程与结构,提倡跨文化的比较视野,关注事件或现象的生成动力及发展过程;以历史民族志为指导,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应将其置于中国历史的广阔背景下,从各民族的主位观念中建构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应关注文化现象的历史性,在具体历史过程中探究其结构、功能和意义。只有在不同的文化体系比较中,才能准确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才能厘清文化发展、演变的逻辑,才能深入阐释文化的种种象征意义。

  • 标签: 历史民族志 历史 过程 结构 少数民族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20
  • 简介:逐水草而居虽然是草原民族的基本游牧方式,是历史时期草原民族通行的逐水草游牧方式,游牧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

  • 标签: 历史时期 方式初探 时期草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4-24
  • 简介: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一、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

  • 标签: 中的民族 关系问题 历史教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4-19
  • 简介: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一、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

  • 标签: 中的民族 关系问题 历史教学
  • 简介:摘要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双语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搞好双语教育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双语教育的形成与发展,是受民族教育的特点制约的,双语教育的历史民族教育的历史密不可分。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
  • 简介:晚清社会的剧变与开放,导致民族主义思潮兴盛,也促使一些小说家将视野转向异域历史,创作了一系列演绎外国历史、尤其是表现西方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这些作品与日趋高涨的民族主义思潮纠葛在一起,向国人传播了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观念,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和民主政治的向往,展示了一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心路历程。他们那种借"他国历史"喻"家国现状"的文化情怀与艺术手法,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 标签: 历史小说 晚清民族主义 异域历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