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进一步研究一些临床常用药物新的药理机制及用途,为临床中难治性咯血、出血的治疗寻找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方法:回顾近年来的医学文献,将具有止血作用的非止血进行归纳综述.结果:普鲁卡因、氯丙嗪注射液、双氢克尿噻、速尿、甲硝唑、硝酸甘油、阿托品、山莨菪碱、地塞米松和消心痛,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广泛应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凝血机制障碍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出血.结论:非止血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止血药物 咯血 支气管扩张症 肺循环 临床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止血治疗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应用常规止血治疗咯血无效时、而应用非止血治疗咯血的经验。结果咯血患者经过非止血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结论应用非止血治疗咯血,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肛肠科术后出血的处理预防措施及止血的使用进行分析,以减少术后出血量,避免大出血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肛肠科术后出血进行统计整理,总结常规的预防措施,术后大出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应的处理措施;对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临床常用止血进行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药代动力学、禁忌等方面的对比。结果蛇毒类血凝酶更推荐于围手术期止血

  • 标签: 肛肠术后出血 止血药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止血治疗咯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5例咯血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后,制定以止血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35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治疗显效率为60%,治疗总有效率为94.3%。结论明确咯血原因,合理应用止血,能够有效提高咯血的临床疗效,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止血药 咯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英国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网络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一综合》(PLoSONE)上发表报告说,他们针对氯甲环酸的有效性,分别在坦桑尼亚、印度和英国三国进行了跨国联合调查。结果显示,在车祸等事故中受伤而大量出血的患者,及早使用止血氨甲环酸,可有效挽救生命。

  • 标签: 氨甲环酸 挽救生命 止血药 伤者 网络学术期刊 研究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止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金属钛夹组44例,注射药物组41例,47例为联合治疗组,观察各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三组均无并发症且即时止血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止血有效率高于注射药物组与金属钛夹组且7h再出血率低于两组,P<0.05,差异有效显著性意义。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止血且再出血率低,疗效可靠。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金属钛夹 注射止血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的不同药效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96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垂体后叶素组和酚妥拉明组进行治疗,疗程7天,观察三组疗效、副作用发生率及咯血缓解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垂体后叶素组、酚妥拉明组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有效率分别为93.8%、71.9%、68.8%(P<0.05);副作用发生率为6.3%%、34.4%、18.8%(P<0.05);咯血缓解时间为(3.48±1.35)天、(5.58±1.26)天、(5.63±1.33)天(P<0.05)。结论联合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的优点。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咯血 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内镜下喷洒止血联合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活动性出血的临床药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活动性出血患者92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乙组与甲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甲组患者给予内镜下喷洒止血治疗;乙组患者给予内镜下喷洒止血联合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将两组患者治疗3天后的临床药效及用药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乙组患者临床药效高于甲组,经统计学检验显示参数之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检验显示参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再次出血发生频率相比较可见乙组低于甲组,经统计学检验显示参数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镜下喷洒止血联合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活动性出血的临床药效显著,有利于迅速止血,减少再次出血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 静脉注射奥美拉唑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活动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联合止血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观察与评估。方法选择我院的100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100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5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呼吸机结合静脉推注白眉蛇毒血凝酶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气管内滴入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24小时内止血率、肺出血时间、死亡率及使用呼吸机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24小时内止血例数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肺出血时间和使用呼吸机时间分别为(1.52±0.33)d和(3.92±1.24)d,对照组患儿的肺出血时间和使用呼吸机时间分别为(2.89±0.57)d和(6.27±1.58)d(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止血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在使用止血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气管内滴入联合静脉推注白眉蛇毒血凝酶的方法。

  • 标签: 机械通气 止血药 新生儿 肺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途径给止血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4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视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划入常规组和研究组(n=32)。常规组使用呼吸机联合静脉注射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研究组使用呼吸机联合气管内滴入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对比患者的症状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肺出血停止时间、呼吸机停止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儿,差距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率96.88%,常规组是81.25%,研究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率较高(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出现2例不良反应,常规组出现3例,差距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联合气管内滴入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途径给止血药 机械通气 新生儿 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