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教育者实施德育时未能认真考虑师生对道德的不同态度,这是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教师群体在价值观形成时期身处的社会环境是伦理本位的,故而他们大多存在一些道德泛化的思维方式.而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形成时恰恰处在社会价值观转型阶段,再加上网络社会的“道德模糊化”的冲击,他们对道德的态度一般异于教师群体,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将道德当作娱乐的对象.教育者必须积极应对这种道德价值观的差异,既反思自身的道德泛化倾向,又冷静应对一些学生中出现的“去道德化”趋势.

  • 标签: 道德教育 代沟 伦理本位 去道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