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小鼠皮肤移植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移植模型,应用较为广泛[1,2],以往制取小鼠皮采用修剪制皮法,易剪破皮肤,且皮厚薄不一、制取时间长.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有效地制取小鼠待移植皮的方法,以期为进行与皮肤移植相关的医学实验提供帮助.

  • 标签: 小鼠 移植皮片 制备 移植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Meek植皮结合大张皮联合移植在重度烧伤病人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于2016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6例重度或特重度烧伤病人,采用Meek植皮结合整张中厚皮联合移植的方法,分析患者在创面封闭和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6例患者所植皮均成活良好,除个别Meek皮有脱落外,所植整张皮均完全成活,皮无移位,部分皮下有少量积液,予以扩孔引流后均愈合良好。结论Meek植皮结合大张皮联合移植的疗效确切,此手术易于基层医院开展,以最大限度保证封闭创面和功能重建同时进行,减少病人手术次数,利于病人术后功能的恢复,降低治疗费用。

  • 标签: Meek植皮 大张皮片 移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创面植皮术后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面植皮术后皮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凡士林治疗,观察组进行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创面植皮术后皮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建议推广。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创面植皮术后皮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改进游离皮植皮的操作、提高成活率。方法对20例创面进行游离皮植皮时,配合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果20例受皮区游离皮完全成活。讨论VSD介入植皮治疗后,操作省力、植皮成活省心并方便护理,这样的组合是个良好治疗方法。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 游离植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刃厚皮植皮治疗感染性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2014年收治的60例(实验组)皮肤缺损伴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植皮前先行清创VSD覆盖,细菌培养,使用敏感药物,待细菌培养阴性,皮肤创面大量肉芽组织生长时,行VSD联合刃厚皮植皮。选取同时期60例感染性皮肤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行传统游离植皮术,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5.0%,术后窦道形成率为10.0%,对照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6.7%,术后窦道形成率为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肤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刃厚皮片植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情况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9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且行Meek植皮治疗的患者(男95例、女20例,年龄1~74岁),对其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皮存活率≥70%的皮存活良好组(68例)和皮存活率<70%的皮存活不良组(47例)。统计2组患者入院后行第1次Meek植皮术时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手术时间,术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白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术后第1、3、5天血小板计数。对上述指标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对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手术时间行1∶1倾向评分匹配(PSM)消除基线资料差异后,对2组剩余患者再次行上述指标统计与检验。选择行1∶1 PSM后2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独立危险因素对行1∶1 PSM后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不良预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最佳阈值与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将行1∶1 PSM后的患者分为独立危险因素>最佳阈值组和独立危险因素≤最佳阈值组,采用χ2检验对比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不良发生率,计算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不良的相对危险度。结果行1∶1 PSM前,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手术时间、术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中性粒细胞、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存活不良组患者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均明显高于皮存活良好组(Z=-2.672、-2.882,P<0.01),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皮存活良好组(Z=-3.411、-3.050、-2.748、-2.686,P<0.01)。行1∶1 PSM后,每组各剩余46例患者。2组剩余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合并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手术时间、术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中性粒细胞、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存活不良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皮存活良好组(Z=-3.428、-2.940,t=-2.427、-2.316,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术前血小板计数为影响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0.994,95%置信区间=0.989~0.998,P<0.01)。术前血小板计数对92例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不良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95%置信区间=0.603~0.798,P<0.01);术前血小板计数最佳阈值为98×109/L,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3%和78.3%。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组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不良发生率为71.4%(25/35),明显高于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组的36.8%(21/57),χ2=10.376,P<0.01。与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组相比,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组患者行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不良的相对危险度为2.211(95%置信区间=1.263~3.870)。结论术前血小板计数是影响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当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98×109/L时,应谨慎进行Meek植皮手术。

  • 标签: 烧伤 血小板计数 预测 Meek植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植皮方式在关节重度烧伤中的修复效果及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重度关节烧伤患者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了A组50例和B组50例,其中A组给予切痂植皮修复,B组接受削痂植皮修复。结果A组关节活动度显著低于B组,A组患者对外关满意度显著低于B组,A组微循环变化幅度较B组剧烈,P<0.05。结论应用削痂植皮可显著提高关节重度烧伤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重度关节烧伤 植皮方式 修复效果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对于关节部位三度烧伤患者采用切痂植皮和削痂植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接收的关节部位三度烧伤的患者,从2020.03-2021.03期间入院治疗,其中削痂植皮的患者为58例,切痂植皮的患者为55例,随访后对其关节面外观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和正常关节周径相比,切痂植皮患者的关节周径显著性缩小,削痂植皮患者的关节周径基本没有变化,但两种治疗方式之间差异较大,P

  • 标签: 关节部分 Ⅲ度烧伤 削痂植皮
  • 简介:摘要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以往行开放或半开放办法,创面愈合慢、切口皮缘内陷、瘢痕索条多的缺点,我们应用减张切口早期行邮票薄层游离皮植皮术避免了上述缺点,有着创面愈合快、局部炎症轻、瘢痕索条少等优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头皮转移瓣辅以中厚皮植皮治疗颅骨缺损修补术后修补物外露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的100例颅骨缺损修补术后修补物外露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头皮转移瓣辅以中厚皮植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骨缺损患者实施头皮转移瓣辅以中厚皮植皮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失血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头皮转移瓣 中厚皮片植皮 颅骨缺损修补术后 修补物外露 疗效
  • 简介:摘要创伤引起手部皮肤缺损,未出现肌腱及骨外露,临床一般选用植皮术修复创面,术后植皮能否成活,取决于患者的自身条件以及医生的操作技术,而更为重要的是合理的护理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对21例手外伤皮肤缺损患者实施植皮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近日,美国匹兹堡大学麦克哥尔恩再生医学研究院的格尔拉彻医生发明了一种治疗烧伤的新方法:从病人身上健康的皮肤部位提取并分离出干细胞,放入一种溶液中,再装入“科幻喷枪”内进行喷射,治疗烧伤。

  • 标签: 喷枪 植皮 美发 医学研究 干细胞 匹兹堡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方法采用削痂植皮的方法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结论削痂术是在烧伤早期用辊轴取皮刀或其他取皮刀,将深度烧伤的坏死组织削除,使成为健康或近乎健康的创面,然后用皮覆盖或生物敷料、敷料包扎,达到封闭创面的目的。由于去除了坏死组织,只要运用得当,可以减少或避免创面感染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有人认为深Ⅱ度烧伤如果将坏死组织削除至濒死状态的真皮层,并立即覆盖自(异)体皮,则在渗出的血浆营养成分通过濒死真皮组织而弥散于植皮的同时,可使濒死的真皮层复苏。此外,由于保存了部分真皮组织,使植皮愈合后的瘢痕少,皮肤较柔软,功能较好。

  • 标签: 烧伤 削痂植皮
  • 作者: 兴,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7卷
  • 机构:松原吉林油田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负压吸引植皮术与加压包扎植皮术治疗烧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得A组和B组各59例,A组患者实施负压吸引植皮术,B组患者实施加压包扎植皮术,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患者植皮效果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A组高于B组;A组患者周围组织柔软度及瘢痕增生程度均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烧伤类患者实施负压吸引植皮术治疗的患者(A组)相较于加压包扎植皮术的患者(B组),其临床效果更加显著,瘢痕更少,周围组织更柔软,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负压吸引植皮术 加压包扎植皮术 烧伤整形
  • 简介:目的探讨中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分次手术植皮与一次手术植皮的临床效果及愈后结果。方法选择78例TBSA≤30%深度肢体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43例,应用分次手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即第1次削痂手术后,创面覆盖异体皮或人工水凝胶敷料,3~7d后再次行创面扩创+自体皮覆盖术;B组35例,削痂后创面立即覆盖自体皮;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在皮成活率、创面感染发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瘢痕增生发生率的差异,以及病人在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上的差异。结果分次手术组(A组)皮成活率高于一次手术组(B组)(P〈0.01),创面感染发生率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血肿发生率、瘢痕增生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1)。A组病人住院天数比B组病人平均长(5.3±1.2)d,住院费用也有少量增加。结论在中小面积深度烧伤分次手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皮成活率,减少皮下血肿发生率和瘢痕增生发生率;但是病人病程延长,费用增加。一次手术植皮可以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如果手术中病人创面间生态较少,也可以一次手术植皮

  • 标签: 分次手术 植皮 烧伤创面
  • 简介:摘要通过11例患者应用点状植皮技术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笔者认为术后通过护理人员细致和全方位护理。可加快植皮创面愈合,减少病人痛苦,减少医务人员的工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46白癜风患者自体植皮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BFY-ⅢA型白癜风治疗仪进行自体表皮移植;结果面部、颈部移植皮成活率为85%,上肢移植皮成活率为91.5%,下肢皮移植成活率为50%;结论白癜风自体植皮术简单,易行,患者痛苦小,疗效好,不失为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白癜风表皮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