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泪道栓塞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顽固性干眼症并采用泪道栓塞术进行治疗的28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FI、BUT、STI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7,14d时患者的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14d时患者的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后7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为92.9%。结沦泪道栓塞术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易行。

  • 标签: 泪道栓塞术 干眼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源性脑栓塞疾病实施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5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全部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我院的严格治疗后发现,总有效率为82.1%。结论尿激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心源性脑栓塞 尿激酶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栓塞子宫动脉(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35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注入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其中20例加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对患者肌瘤大小、临床表现及雌激素水平变化观察评估.结果35例患者术中显示子宫动脉栓塞完全,术后3个月和6个月B超或CT复查,肌瘤体积分别缩小40.5%、78.3%,其中有临床症状的30例术后3~6个月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TUAE疗效可靠、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平滑肌瘤 介入治疗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进行治疗,以确定对于重症肺血栓栓塞疾病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重症肺血栓栓塞疾病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从而提高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的生活与生存质量。方法应用抗生素对患者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进行控制,并起到预防肺血栓栓塞合并感染的作用。对患者给予补液支持,并保持大便通畅。对于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多采用重组组织性先溶酶原激溶剂溶栓,之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现象。结果36例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好转。在进行溶栓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副作用,其余患者均无任何副作用。经抗凝联合华法林治疗时,1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症状,经对其华法林减量给药时病情好转。结论利用静脉溶栓措施可以更为迅速的改善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速度优于凝血治疗,但对重症肺血栓栓塞患者的及时诊断以及正确治疗仍然是降低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存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肺血栓栓塞 临床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布洛芬栓塞肛应用在小儿降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小儿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随机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即栓塞肛与口服治疗方式,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全部患者均于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1h、2h、4h和6h测定患儿体温情况,然后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退热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退热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1h、6h退热效果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对于高热患儿,给予小儿布洛芬栓塞肛治疗,能有效快速降低患儿体温,且降温持续时间长,给药方式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发热 布洛芬栓 布洛芬混悬液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06~2008年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肌瘤42例;多发肌瘤18例,肌瘤数目2~4个,共49个。用355~500μmPVA颗粒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至肌瘤病理血管完全消失。观察栓塞前与栓塞后3~60个月子宫肌瘤大小的变化。结果栓塞术前、术后3、6、9、12、24、36、48、60个月子宫肌瘤平均体积(cm3)分别为132.9、92.4、60.8、44.3、42.4、41.6、40.8、38.6、38.5;栓塞术前、术后3、6、9个月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后9个月与12、24、36、48、60个月的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安全、高效、并发症少。

  • 标签: 子宫肌瘤 血管内栓塞 长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方法对于58例确诊为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并给予抗凝、调脂、扩张血管、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等综合治疗。结果痊愈23例,有效25例,有效率82.76%,死亡7例,死亡率12.07%。结论心源性脑栓塞病情复杂,采取抗凝、调脂、扩张血管、脱水、降低颅内压以及改善脑细胞代谢等综合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心源性脑栓塞 临床特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房颤并发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随机选取134例作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抗凝或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结果观察组67例患者总显效率为94.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1%。结论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遭受严重损伤,预后效果差,给予一系列抗凝治疗可减少患者发生脑栓塞的几率,在发病早期溶栓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更有利。

  • 标签: 房颤 脑栓塞 神经系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5月份—2016年4月份我院收支的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患者肺循环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加以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3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其中有3例患者改善不明显。治疗前患者平均肺动脉压为(35±5)mmHg,动脉血氧分别为(33±5)mmHg,溶栓治疗后分别为(21±4)mmHg、(65±5)mmHg,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急性肺栓塞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内管内介入治疗 急性肺栓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2月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3例进行治疗分析,患者均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统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肌瘤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后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减小,患者治疗显著例,有效例,无效例,治疗总有效率为。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能够显著缩小肌瘤,促进临床症状好转,值得应用。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肌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均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羊水栓塞患者,依据诱因及临床诊断,行规范化的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并发DIC12例,死亡4例;其它8例无明显并发症,20例患者新生儿均存活,均伴程度不等的窒息,后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产妇病发羊水栓塞时,需加强多学科合作,采取有效措施紧急处理,以解除肺动脉高压,积极抗过敏和休克,对凝血障碍进行纠正,并对产科出现的问题正确处理,以全面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产妇生存质量。

  • 标签: 羊水栓塞 临床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华法林与利伐沙班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 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6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对照组口服华法林钠片,观察组则口服利伐沙班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且观察组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疗效安全显著,在治疗肺血栓栓塞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布洛芬栓塞肛应用在小儿降温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小儿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即栓塞肛与口服治疗方式,全部患者均于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1h、2h、4h和6h测定患儿体温情况,然后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退热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退热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1h、6h退热效果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对于高热患儿,给予小儿布洛芬栓塞肛治疗,能有效快速降低患儿体温,且降温持续时间长,给药方式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发热 布洛芬栓 布洛芬混悬液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