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不同HE染色细胞核灰染的处理方法得到的效果,为获得更好的HE染色质量重要的依据。方法选择HE染色发灰的胃粘膜、肠息肉、子宫内膜等不同类型的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重新实施切片,对于苏木素染色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在染色前修复处理组织,通过设立参照组的方式,对于不同处理方法获得的染色成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过对于苏木素染色条件进行调整,包括水浴加热、增加时间以及微波加热等,能够推动核染色,但是对于灰染的情况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掉。以高压和微波修复处理举措应用到PBS、EDTA以及柠檬酸中,能够对于HE染色细胞核灰染现象进行良好的改善,而且效果最理想的就是PBS微波处理法。结论有效处理HE染色细胞核灰染现象的举措就是PBS微波处理法,应用价值巨大。

  • 标签: HE染色细胞核灰染 处理方法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体腔积液薄层液基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最佳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有组织学对照的恶性胸水68例,每例选12张石蜡切片,作为A组,将每例胸水用薄层液基细胞术制片36张,随机平均分成B、C、D三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诊断准确率是100%,B组准确率是98%,C组准确率是92%,D组准确率是90%,A和B组的准确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A组和组的准确率要比C组和D组高(P<0.05)。结论此次研究中,B组方式比C、D组优秀,能够更好的进行体腔积液癌细胞的诊断和鉴别,在数量有限的TCT涂片中能够发挥比较好的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肺癌 体腔积液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抗原修复 退色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体腔积液薄层液基细胞涂片免疫组化染色最佳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有组织学对照的恶性胸水68例,每例选12张石蜡切片,作为A组,将每例胸水用薄层液基细胞术制片36张,随机平均分成B、C、D三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诊断准确率是100%,B组准确率是98%,C组准确率是92%,D组准确率是90%,A和B组的准确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A组和组的准确率要比C组和D组高(P<0.05)。结论此次研究中,B组方式比C、D组优秀,能够更好的进行体腔积液癌细胞的诊断和鉴别,在数量有限的TCT涂片中能够发挥比较好的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肺癌 体腔积液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抗原修复 退色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在常规病理染色中的应用及与手工染色封片的区别。方法通过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设定程序进行HE染色封片处理,并与手工染色封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手工染色封片相比,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制作的石蜡切片特点总结为细胞质、细胞核结构清晰可见并对比明显,染色均匀,色彩鲜明,无气泡、溢胶现象。且更换不同操作者上机操作,不同批次间组织切片染色质量均衡。结论应用Tissue-Tek®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能够缩短染色时间,确保染色目标及时实现,从整体上优化染色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以及要求,还能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率。

  • 标签: 病理染色 全自动染色封片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核杆菌抗酸染色、金胺O荧光染色(以下简称荧光染色)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探讨最适合结核杆菌筛查的检测模式。方法萋-尼法与金胺O荧光染色结果金胺O荧光染色联合抗酸染色可有效提高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和准确度,可作为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金胺“O”荧光染色组检出率明显高于萋-尼染色组,尤其是痰液标本菌量是1+,对那些病变轻,排菌量少的肺结核病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染色镜检时间短,工作效率高,适用于大量标本的检测。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杆菌 萋-尼染色 金胺 O 荧光染色
  • 简介:植物染作为我国古代纺织品着色的主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当前,系统梳理传统植物染色历史、材料、工艺诸环节的论著并不多。从工艺史、技术观、文化学的角度切入,对古代植物染色的原料来源、工艺技术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明晰古代植物染色的功用与价值,把握其当代意义。

  • 标签: 植物 染色 古代 技艺 民间 工艺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相对长度分析小Y染色体与少弱精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孕患者45例为研究组,再选取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精液浓度、总活力及小Y染色体微缺失(AZF)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精液浓度与总活力均显著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AZF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ZF缺失是导致男性少精、弱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予以不孕患者小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 标签: 染色体相对长度 小Y染色体 少精 弱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特殊染色法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用于宫颈病变检查。方法 选择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3 月我院妇产科门诊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 11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执行 FRD宫颈特殊染色检测和液基细胞学( TCT)检测,当两种检测中有其中一项显示呈阳性,就执行阴道镜宫颈活检,对比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 对比病理结果, FRD检测的敏感性为 73.2%,特异性为 71.8%,阳性预测率为 72.7%,阴性预测率为 27.3%,误诊率为 28.2%,漏诊率为 26.2%; TCT检测结果敏感性为 74.2%,特异性为 81.8%,阳性预测率为 77.3%,阴性预测率为 22.7%,误诊率为 18.2%,漏诊率为 25.8%;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运用 FRD检测宫颈病变,检测便捷、准确,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宫颈特殊染色法 上皮组织特殊染色液 宫颈病变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中期羊水染色体检查的临床特征及实际意义。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600例胎儿染色体病高危孕妇,对其均行羊膜腔穿刺羊水染色体检查。结果600例孕妇妊娠中期行羊水穿刺检出染色体异常几率为3.2%(19/600),其中数目异常10例(52.6%)、结构异常9例(47.4%);不同的羊水穿刺指征孕妇行临床染色体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平衡易位携带者经羊水穿刺检出染色体异常率最高(47.4%)。结论临床医生接诊存在母体血清筛查阳性、高龄以及超声检查异常等情况的孕妇后,应根据其相关资料综合判断后确定是否行妊娠中期羊水染色体检查,此举对检出胎儿异常几率、降低出生缺陷率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妊娠中期 羊水染色体 产前诊断
  • 简介:为了研究迷迭香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经0.002M的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迷迭香的根尖5-5.5h,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观察迷迭香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的分析.结果得出迷迭香核型公式为:K(2n)=22m+2M,NF=48,核型为1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3.33%,对称程度较高.

  • 标签: 迷迭香 染色体 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网状纤维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显示肿瘤细胞及间质成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期间我院收集34例肿瘤细胞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网状纤维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间质成分反应程度是随着肿瘤的发展而发展,网状纤维的形态变化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生长方式有关。瘤细胞生长增殖的速度快慢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生长增殖慢,相应的间质细胞产生多,网状纤维也多,恶性程度低。结论网状纤维是细胞外间质成分,通过网状纤维染色观察网状纤维在肿瘤组织中的形态变化是肿瘤鉴别诊断中又一重要参与依据。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网状纤维染色,对一些不同类型组织学形态相似的肿瘤进行观察。

  • 标签: 网状纤维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肿瘤细胞及间质成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螺旋体检测湿片法与革兰染色法的方法对比关系。方法以140例大学生作为检测对象,取牙垢涂片分别采用湿片法镜检和革兰染色法镜检对其牙垢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口腔螺旋体检测结果。结果利用湿片法镜检口腔螺旋体的阳性率为20%,利用革兰染色法镜检口腔螺旋体的阳性率为5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口腔螺旋体检测湿片法和革兰染色法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临床口腔螺旋体的检测普遍用革兰染色法镜检,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检出阳性率,为临床口腔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辅助诊断。

  • 标签: 口腔螺旋体 口腔 湿片法 革兰染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1例46,XY性分化异常,对46,xy性分化异常进行初步分析。方法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查体,内生殖器B超、血清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检查。结果患者智力和血压正常,生殖器外观呈幼稚女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无肥大,发育欠佳,宫体萎小;B超检查子宫及右侧卵巢均小,左侧卵巢未见;血清性激素测定雄激素低于正常女性,雌激素远远低于女性绝经期,促卵泡成熟素远高于绝经期女性的;46,xy染色体核型异常。结论46,XY性分化异常可由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和先天性睾酮合成障碍等多种不同的疾病所致。

  • 标签: 染色体 46,xy 性分化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运用及意义。方法通过对各类产前诊断指征的5003例妊娠妇女,在知情同意后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培养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5003例受检者中,羊水细胞培养成功4996例,成功率为99.86%。其中查出异常染色体核型207例,异常检出率为4.13%(207/5003),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1例,常染色体数目异常110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7例,嵌合染色体29例。结论孕中期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很关键。

  • 标签: 产前诊断 羊水细胞培养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HE染色在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于我院检验科并需要做HE染色进行相关病理诊断的800份石蜡病理切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病理切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HE染色效果及检测准确度的因素进行探讨,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800份石蜡病理切片中,来自胃肠肝胆的组织有200片,染色结果达到甲级的有197片,达标率为98.5%(197/200),来自骨组织的病理切片有200片,甲级染色的有170片,达标率为85%(170/200),来自胃肠活检的切片有200片,甲级染色的有182片,达标率为91%(182/200),来自脂肪组织的病理切片有200片,甲级染色的有180片,达标率为90%(180/200),总的染色达标率为91.12%;而在71份染色不达标的病理切片中,染色结果均匀性不达标的有20份,占比28.17%(20/71),染色结果清晰度不达标的有30例,占比42.25%(30/71),病理切片被污染的有11片,占比15.49%(11/71),切片脱落的有10片,占比14.08%(10/71)。且各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染色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染色的结果直接会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根据不同的组织切片,不同的疾病,应该采取相应的取材及染色措施,并且针对一些影响染色结果准确性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 标签: 病理技术 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7月320例病理组织石蜡切片作为分析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160)。参照组实施HE染色,实验组基于参照组操作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实施HE染色。比较两组切片的染色诊断准确率。结果参照组脂肪、胃肠及胆囊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27%、90%及89.66%,实验组脂肪、胃肠及胆囊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56%、98.75%及98.28%,组间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诊断中病理技术HE染色的应用价值较高,需要基于组织切片特点实施差异性染色技术,进而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病理诊断 病理技术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抗酸染色在结核病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结核病患者均进行抗酸染色检查,同时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结核病中抗酸染色检查对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对各个部位结核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抗酸染色检查对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30%、90.91%、96.00%,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684);抗酸染色检查对各部位结核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肺结核98.68%、淋巴结核94.12%、结核性胸膜炎96.15%、支气管结核94.44%、脊柱结核93.33%,其中,抗酸染色对肺结核(94.29%)、肺外结核(97.56%)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4,P=0.424)。结论抗酸染色技术在肺结核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很高,可在结核病各个部位有效检出,对提高结核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酸染色 结核病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集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对我院全部科室送往病理科的268例石蜡切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抽取168例染色体通过HE染色法给予染色,密切观察染色后的所有病例切片产生的变化,并对HE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研究中显示,病理技术H染色体改进后的胃镜活检达标率为98.39%、子宫内膜达标率为100.00%、脂肪组织达标率为93.75%、胃肠组织为96.43%,较病理技术H染色体改进前的应用效果显著,差异有可比性,(X²=8.569,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标本来采取不同的制片及HE染色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制片的质量问题,同时还可提升了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在临床实践中体现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病理技术HE染色 病理诊断 应用 探讨
  • 简介:课堂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强、逻辑性强、抽象性强、难度较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好的方法引导学生,使学生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为此,笔者采用了问题导学法教学,给学生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开发再生潜能,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不同类型的学习者。

  • 标签: 问题导学法 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