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保留灌肠对前列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8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4例。实验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抗生素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炎效果好,复发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前列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肝性脑病患者在治疗上采用保留灌肠方式,研究治疗效果。旨在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提升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这三年时间内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共60人。将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即采用单纯静脉注射方式,并且这种方式不配合灌肠;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灌肠并使用白醋与乳果糖加强干预治疗的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在神智方面清醒人数更多,治疗有效率更高。结论采用白醋与乳果糖共同在保留灌肠的治疗方式上对于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能够有效让患者体内血氨浓度降低,达到治疗效果。因此这种方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保留灌肠 肝性脑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结合通液治疗输卵管不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输卵管不孕患者46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中药灌肠治疗结合通液治疗输卵管不孕,回顾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在术后半年未孕选择了体外授精胚胎移植。1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分解+输卵管复通术,术后继续灌肠预防再次粘连。而26例患者则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通液治疗输卵管不孕,效果良好。结论临床医师要熟练掌握中药保留灌肠的指征,利用中西医结合有效治疗不孕不育,可取得理想疗效,保障患者生育能力。

  • 标签: 中药灌肠 输卵管通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清洁灌肠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细菌性痢疾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给予清洁灌肠联合保留灌肠,及抗生素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二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病情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清洁灌肠联合保留灌肠、抗生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疗效好。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清洁灌肠 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率为15.0%,总有效率为45.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应用中药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较单纯抗生素治疗,临床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中药灌肠 理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味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的疗效。方法用五味消毒饮随症加减采用保留灌肠治疗急慢性肛窦炎。疗效通过对123例急慢性肛窦炎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后有效率为98.4%。

  • 标签: 中药 保留灌肠 肛窦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等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患者自觉痛苦,治疗后生存质量降低,而西药治疗放射性肠炎多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副作用较大,疗效不确切。祖国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也逐年增多,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放射性肠炎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应用于临床,使中药在放射性肠炎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预后生存质量。

  • 标签: 放射性肠炎中药灌肠综述
  • 简介:摘要本文对我院采用的保留灌肠结合联合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及其疗效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讨论了在采用此种治疗方法时的护理注意事项。

  • 标签: 保留灌肠 联合用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76例患者进行探讨,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保留灌肠中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发展迅速,实施保留灌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保留灌肠中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慢性 溃疡性结肠炎 保留灌肠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科技产品与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中。其中氧化锆陶瓷是一种口腔全瓷性的修复材料。其相对于其他的修复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抗弯曲强度以及色泽等多方面的优势。本文从介绍氧化锆以氧化锆作为牙科材料的特点性能入手,具体分析氧化锆陶瓷的临床应用,以期提高口腔修复材料养护高陶瓷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效果与水平。

  • 标签: 氧化锆 口腔修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方法以在我院行中药灌肠治疗的8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在灌肠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药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使中药能通过直肠粘膜直接吸收,以达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的疗效;加入综合护理操作,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炎中药保留灌肠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复方灌肠对肠道菌群的纠正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肠道菌群感染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的临床分析和质量,观察组患者给予积极的中药复方灌肠治疗,每日一次,分别在接受治疗4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在接受中药复方灌肠治疗后,大肠杆菌菌落计数明显减少,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计数明显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灌肠治疗肠道菌群性疾病,能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帮助调节患者体内的大肠杆菌,控制菌群失调等不良现象,稳定患者肠杆菌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复方灌肠 肠道菌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保留灌肠对小儿秋季腹泻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科治疗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诊断标准,大便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患者12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于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天后的疗效。结果通过3天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观察组治愈47例,好转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14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77.8%。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且早期用药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秋季腹泻 小儿 保留灌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与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的慢性盆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替硝唑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积液,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灌肠 西药 盆腔积液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手控空气灌肠器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疗效、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6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资料。结果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治疗46例,成功43例,失败转手术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空气灌肠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一种较好方法,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创伤小、复位快、费用低等优点。

  • 标签: 儿童 肠套叠 灌肠 X线透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结肠灌注机灌洗法与普通清洁灌肠的不同,探讨清洁灌肠的有效方法,分析结肠灌注机的优点。方法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选取102例患者并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两种清洁肠道的方法,并由内镜师对两种方法进行满意度对比。结果内镜师对普通清洁灌肠满意度为92%,而对灌注机灌洗法满意度为10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灌注机灌洗法更有效。结论结肠灌注机灌洗法清洁有效,有较少不良反应,对患者安全,可达到良好的清洁效果,可以提高治疗效率,是值得推广的新型灌肠清洁方法。

  • 标签: 清洁灌肠 灌注机 清洁灌肠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说明彩超监视下水(等渗盐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是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方法将Foley’S管与T型管相连,将Foley’S管插入患儿肛门,气囊充气。T型管一端与血压计相连,另一端用注射器按规定压力注入温度为38度±2度的等渗盐水,与此同时彩超探头在腹部跟踪小儿肠套叠肿块的影像变化。结果本组207例,彩超诊断准确率达100%;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达99.5%。本文提出了新的复位适应症,新的复位压力标准,详尽描绘了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复位的影像变化。在207例中回盲型肠套叠102例,占49.3%;回结型肠套叠92例,占44.4%;回回结型肠套叠12例,占5.8%;小肠肠套叠1例,占0.5%。结论本组207例,彩超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准确率为100%,我们认为彩超是小儿肠套叠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本法治疗小儿肠套叠不仅扩大了复位的适应症,避免了X线对患儿的影响,是一种无损伤性治疗。而且复位中影像比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更清晰,复位成功标准更明确。本法复位中可对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做出准确诊断,由于整个复位过程均在直视下进行,医师能确切掌握患儿的呼吸、腹胀变化及全身状况,对患儿更安全,复位中肠穿孔时避免了空气灌肠复位并发肠穿孔时产生的爆炸性休克,且处理简单、确实,我们认为该法明显优于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