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关于有些人说坐飞机旅行可能会把致命疾病传播到自己国家的谣言,被研究者们揭穿了。科学家们称,国际旅行的便利性并非会使疾病大肆传播。恰恰相反,可能会保护人类免受流行性疾病的侵袭。研究人员认为,致命性病菌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增强了数百万人的免疫系统。这表明疾病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变异到无法治愈,因为人们早已学会了抗争疾病的手段。据英国《新科学家》报道,牛津大学的专家们提出了“天然疫苗”的理论。当人们暴露在细菌或病毒环境下,其免疫系统总是会找到一种抵抗方法,并且今后在同样环境中,这种抵抗方法将会再次生效。这与疫苗的工作原理相同。

  • 标签: 免疫系统 国际旅行 坐飞机 《新科学家》 疾病传播 流行性疾病
  • 简介:摘要固有免疫系统是宿主免疫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抵御外来微生物入侵、启动和调节适应性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如今,Toll样受体的发现使得固有免疫在移植中的作用引起学者们重视,对固有免疫系统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免疫学家和临床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固有免疫系统对移植排斥的影响作以简述。

  • 标签: 固有免疫系统 移植排斥 Toll样受体
  • 简介:CRISPR/CAS系统,原核生物,尤其是细菌的免疫系统,在抵抗外源性遗传物质如噬菌体病毒和外源质粒的入侵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也为其提供了后天免疫的功能,类似于哺乳动物的二次免疫。当细菌被病毒或外源性质粒入侵时,它们产生"记忆",从而抵御反复入侵。本文就CRISPR/Cas免疫方面的功能与进展进行了大致的概括。

  • 标签: CRISPR/Cas 外源遗传物质 获得性免疫
  • 简介:摘要本文对免疫系统和焦虑症之间的互致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目前中医药在焦虑症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医学在焦虑症治疗上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 标签: 焦虑症 免疫系统异常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牙科中手术类型有拔牙和修复术等,拔牙是精确和细致的工作,时间长。在治疗过程中,受疼痛、恐惧、器械等影响,有一些患者可出现不良反应,此外,拔牙过程也可能会加重患者系统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且围手术期用药亦可能对系统性疾病治疗所用药物造成影响。文章针对呼吸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拔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预防和处理进行阐述,以期为口腔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对此类患者安全、顺利地实施牙拔除术提供参考。

  • 标签: 呼吸 免疫系统 疾病 拔牙 风险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全面护理干预治疗实施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中实际效果。方法按照实验相关要求,将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40例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要求分类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5.00%,全面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后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较高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面护理干预治疗实施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中,患者总体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常规护理不能及时的发现、控制患者的各项不同状况,在临床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更容易让患者接受,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全面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K细胞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CK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不给予CK细胞免疫治疗,仅给予临床最佳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D3+、CD3+CD4+、CD3+CD8+、CD3+CD4+/CD4+CD8等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治疗能明显改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疾病控制率高,不良反应小。

  • 标签: CIK细胞 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免疫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放疗对不同部位食管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食管癌放疗治疗患者,按照患者不同发病部位将其分入发病部位在上中段的对照组与发病部位在下段的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比放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放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对下段食管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要比上中段食管癌患者更大。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治疗 上中段 下段 机体免疫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肝癌的患者,采用微创介入治疗的方法对患者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接受肝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将其中肝癌直径≤5厘米的患者分为实验1组,将肝癌直径>5厘米的患者分为实验2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微创介入治疗,并对比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7d的各项指标。结果实验1组术后7d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2组,术后1d对比于治疗前明显降低,术后7d的指标相比于治疗前存在明显增高的现象(p<0.05)。结论针对患有肝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微创介入治疗的方法对患者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存在不同。

  • 标签: 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射频消融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量运动对老年人自身营养状况与机体免疫平衡的变化。方法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根据长期适量运动与长期不运动分为运动组与非运动组,每组20人,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评价两组老年人营养状况;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两组老年人膳食特征并分析;收集两组老年人全血并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Th2的细胞比值。结果两组老年人在饮食结构上无明显差异。运动组老年人营养状况优于不运动组,且适量运动老年人机体免疫维持平衡,不运动老年人免疫平衡偏移。结论适量运动能够改善老年人的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免疫能力。

  • 标签: 老年人 运动 营养评估 免疫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在肺癌术后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在肺癌术48h后接受营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8h内接受营养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与免疫动能情况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接受早期营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 标签: 肺癌术 早期营养护理干预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对慢性丙肝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丙肝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以及CD4+/CD8+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以及CD4+/CD8+的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CD8+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可以显著提高慢性丙肝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聚乙二醇干扰素 慢性丙肝 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剂对带毒阳性生殖器疱疹(herpesgenitalis,HG)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复发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带毒阳性HG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免疫调节剂间歇性治疗,口服胸腺肽肠溶胶囊+肌肉注射甘露聚糖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体免疫功能、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水平分别为(62.73±8.14)%、(37.48±8.46)%、(1.56±0.64)、(17.93±7.21)%,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CD8+水平为(24.03±7.38)%,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总复发率为24.07%,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29%(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毒阳性HG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免疫调节剂 间歇性治疗 生殖器疱疹 免疫功能 复发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对慢性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丙肝患者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皮下注射普通干扰素治疗,观察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比较两组病毒学反应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快速应答48例,缓慢应答7例,对照组分别为36、19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应答32例、部分应答17例、未应答6例,对照组分别为14、20、21例,两组完全应答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持续应答33例,对照组为2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P<0.05);与对照组治疗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用于慢性丙肝能更好地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进展期胃癌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因胃癌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全胃切除组30例,远端胃切除组2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第1、3天,全胃切除组患者CD3+、CD4+、CD4+/CD8+较远端胃切除组低(P<0.05),术后第7天至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持续恢复,且恢复情况相当(P>0.05),两组患者CD8+波动范围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较远端胃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大,可能与手术、麻醉时间长、失血多、受创伤大等因素相关,在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前提下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或有助于减小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标签: 腹腔镜 进展期胃癌 远端胃切除 全胃切除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胆结石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67%、并发症发生率2.33%、治疗后患者CD4(34.00±1.34)%、CD8(28.42±0.80)%、IgA(220.69±9.31)mg/dl、IgM(169.84±7.20)mg/dl,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胆结石,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小,疗效确切,安全性强,优势显著。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机体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腹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机体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72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64例)和对照组(364例)。对照组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CD3+(56.23±10.12)%、CD4+(40.67±7.26)%、CD8+(27.38±7.96)%,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SH(4.64±1.28)u·L-1、E2(264.94±25.91)poml·L-1、LH(1.30±0.35)u·L-1,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相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的疗效更佳,可降低对卵巢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卵巢囊肿剥除术 卵巢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作为全身性疾病的一种,风湿免疫疾病对身体内的各脏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伤害尤为严重。通过临床发现,虽然各类风湿免疫疾病都会给血液系统造成危害,但是最为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而风湿免疫疾病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也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多种多样,临床常见的是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相关医生应该充分重视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严重性,并有效掌握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减轻病痛的折磨。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血液系统 损害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丙肝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治疗。比较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外周血干扰素-γ、白介素-6以及白介素-10水平。结果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应答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以及NK水平均显著升高,CD8+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应答组患者治疗后IFN-γ水平显著升高,IL-6以及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可以有效改善慢性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 标签: 聚乙二醇干扰素 慢性丙型肝炎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早期NPPV对重症胰腺炎致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对机体免疫反应机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方法联合超早期NPPV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9.2±1.6)nmol/l、IL-6(12.1±1.1)ng/L、急性肺损伤发生率(19.5%)、使用有创通气率(7.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5±3.7)nmol/l、(19.8±2.3)ng/L、(51.2%)、(29.3%),研究组患者ICU入住时间(13.9±6.7)d显著短于对照组(19.8±8.2)d,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超早期NPPV治疗,不仅能有效防止或降低其急性肺损伤发生率,还能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反应水平,从而有助于缩短患者整体预后周期。

  • 标签: 超早期NPPV 重症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