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导管室的介入治疗过程,动脉血压监测非常重要,可以为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介入护士在监护过程要不断地认识到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趋势,即压力波形变化比绝对值变化更重要。

  • 标签: 心血管 动脉压力 监护
  • 作者: 沈晓丽 许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年第01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 出生缺陷防控关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儿童器官功能衰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00
  • 简介:摘要原发性及继发性气道问题直接影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危重症儿童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软式支气管镜作为PICU危重症患儿气道病变诊断和介入治疗的重要方法,需要规范、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配合。本文将对PICU中行软式支气管镜操作术前、、术后的医护配合进行探讨。

  • 标签: 软式支气管镜 围手术期 儿童 护理
  • 简介:选择性冠脉造影是采用导管插入左右冠脉开口处注射造影剂,以显示冠脉走行和病变的技术.因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 标签: 冠脉造影 术中 心电图 心电监护 冠心病
  • 简介:左心辅助循环装置(LVAD)作为一种技术先进、效果显著的辅助循环装置,主要用于心脏术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急性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左心衰或不易控制的致命性心律紊乱、心脏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以及作为心脏移植过度等待供体当中。近年来,在国内左心辅助装置的应用作为一门前沿技术逐渐被开展应用。笔者于2005年3~9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期间,参与护理了5例左心辅助循环的心脏患者,并总结了监护体会,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左心辅助循环装置 监护 患者 置入术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急性心源性休克
  • 简介:背景和目的:听神经瘤的神经电生理监护是目前被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神经电生理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例大型听神经瘤的患者进行面神经、三叉神经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监护。结果:术后仅1例出现轻度面瘫,并很快恢复,余颅神经和脑干功能保存良好。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护对大型听神经瘤手术的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听神经瘤 手术治疗 神经电生理 心电监护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鼻综合整形监护麻醉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SA分级Ⅰ、Ⅱ级鼻综合整形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行监护麻醉管理,镇静深度维持改良OAA/S评分2-4分,对其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进行监测,并对其中体动反应、SPO2<90%超过30s、RR<8次/min超过60s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恶心、呕吐、麻醉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行监护麻醉管理,50例患者HR、MAP均稳定,且SPO2<90%超过30s者3例,发生率为6.0%(3/50);RR<8次/min超过60s者5例,发生率为10.0%(5/50);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者4例,发生率8.0%(4/50),中发生体动反应者7例,发生率为14.0%(7/50);术后满意度为92.0%(46/50),其中满意32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4例。结论鼻综合整形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等行监护麻醉管理具有较高效果,即能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能减少术后各种不良反应,并能促使患者达到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鼻综合整形术 监护麻醉管理 临床应用 研究
  • 简介:神经外科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微侵袭”阶段。现有的一些技术,如功能性核磁共振(functionalMRI,fMRI)、核磁共振(intraoperativeMRI,i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中导航(neurosurgerynavigationsystem)等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指导病灶范围判断.但是这些基本都是解剖定位,而非针对神经功能的功能定位。而且,由于个体差异及病灶导致的功能重塑,使解剖定位亦出现困难。神经电生理监护(intraoperativeneurophysiologicmonitoring,IONM)可以进行非常肯定的神经功能定位。本文就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术中 神经电生理监护 神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危人流应用腹部B超监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计100例高危妊娠患者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手术,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人流,观察组患者则于腹部B超的监护下实施人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间、出血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人工流产应用腹部B超监护能够对患者宫腔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探查,有助于减少手术所需时间和患者的出血量,同时也能够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高危人流术 腹部 B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本次针对经皮气管切开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进行经皮气管切开治疗的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九十八例,对其进行了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四十八例,对其实施了传统的气管切开手术方法,观察组患者四十八例,对其实施了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出血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本身操作相对较为简单,创伤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非常的低,能够让重症患者由于呼吸衰竭造成的死亡率进一步的减少,所以,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医学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 病房 呼吸衰竭 应用
  • 简介:七、监护人的指定1.监护法规。(1)监护法院必须以公开的正式通知规定监护人的职责,即无需一方当事人提出请求。尽管双方当事人或官方通过相应的通知书提供监护法规的理由已足够了。其大意是监护的职责有几项。(2)法律把监护法规视为一个独立的规定,只与指定监护人的程序有关。签署一份指定监护的正式协议指定监护人并不是完全必要的。2.监护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标签: 指定监护 无民事行为能力 监护法 遗产管理人 监护责任 损害赔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冠状动脉造影监护仪电极片、导线放置对造影图像及监护图形影响;方法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将上肢电极片贴于患者两侧肩胛骨外上缘,避开肌肉丰富处,下肢电极片贴于两侧腋后线肋弓处,将两侧导线分开分别置于患者两侧并压于两侧上肢下;结果不同投照方向有影响与无影响例数为,正头位(有影响/无影响,下同)29/261,正足位15/275,左肩位21/269,蜘蛛位18/272,右肩位38/252,肝位23/267,监护图形清晰278例(95.6%),模糊12例(4.4%),手术时间(分钟)35.30±4.30;结论该方法避免了因电极片靠近腹侧而随呼吸运动出现心电图飘移等不稳定情况以及扫描区域出现伪影,改善了造影图像的清晰度,确保了监护图形的平稳,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减少了手术人员及患者射线照射量。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监护仪电极片 导线 放置 造影图像 监护图形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方法在介入联合取栓治疗急性下肢缺血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2004年9月~2008年12月,对24例下肢急性动脉栓塞患者进行介入技术结合动脉取栓手术治疗,并在围手术期中采取整体化、无缝隙的监护护理措施。结果本组除3例患者出现手术后下肢再栓塞需再次行取栓手术外,余21例经一次性介入联合取栓治愈,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对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起着作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动脉取栓 围手术期 整体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