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曲霉病又名鸭霉菌性肺炎,病原一般认为是致病力强的烟曲霉,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均可感染,但以雏鸭较为常见,是鸭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鸭,常见急性、群发性暴发,出壳后2d内的雏鸭最易感,5~7日龄时发病率达到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死亡率可达50%以上。成年鸭多为散发呈慢性经过,死亡率较低。梅雨季节较多发生。1流行病学1.1传播途径主要是因被曲霉污染的饲料

  • 标签: 鸭曲霉菌病 烟曲霉菌 真菌病 霉菌性 致病力 梅雨季节
  • 简介:曲霉病(又称曲霉性肺炎)主要是由烟曲霉等真菌引起的鸭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呼吸器官组织中发生炎症,尤其是在肺和气囊出现灰黄色的结节,胸腹部气囊也可能有霉菌斑。此病主要发生于雏鸭,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成年鸭多为散发。2004年4月肥东县某鸭场饲养的肉鸭发生了一起以肺和气囊出现灰黄的结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查,初步确定为鸭曲霉病,并结合病情,给予药物治疗,基本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结果介绍如下:

  • 标签: 病情 结节 气囊 胸腹部 炎症 急性
  • 简介:曲霉病是水禽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又名霉菌性肺炎。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均可感染。在鸭鹅主要发生于幼龄鸭鹅,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很高,造成大批死亡。成年鸭鹅多为散发。本病在我国南方较多发生,北方多见于地面育雏的鸭鹅群。但近年来,由于饲料原料经常有发霉现象,水禽曲霉中毒病例不断增多,应引起养殖场户的高度警惕。1病原与流行病学最常见且致病性最强的为烟曲霉,其孢子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常污染垫料及饲料,

  • 标签: 曲霉菌病 中毒病例 烟曲霉菌 急性经过 养殖场户 致病性
  • 简介:本病是一种真菌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烟曲霉和黄曲霉。这些霉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谷物和稻草中生长繁殖。鸽子的饲料中也有这些霉菌存在,玉米、小麦、高梁等保存不当,尤其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就很容易长霉菌

  • 标签: 曲霉菌病 鸽子 黄曲霉菌 烟曲霉菌 生长繁殖 传染病
  • 简介:家禽曲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几乎所有禽类都能感染。病的特征是呼吸道(主要是肺和气管)发生炎症,所以也叫曲霉性肺炎。雏禽常呈急性群发性,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我市近日由于天气温差较大,部分养殖户的鸭场鸭舍条件差,管理不善,雏鸭相继发生本病。该病以鸭呼吸困难,伸颈,喘气,呼吸次数增加,张口呼吸直到死亡为主要特征。经笔者诊断后,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较有效的控制了本病的蔓延。现就本病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鸭曲霉菌病 诊疗报告 曲霉菌性肺炎 禽曲霉菌病 呼吸道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赤泥是从铝土矿中利用碱法提取氧化铝之后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黑曲霉是一种产酸能力很强的微生物,可以同时产生柠檬酸、草酸等有机酸。本研究利用黑曲霉产生的有机酸及络合作用对赤泥进行酸溶, 浸取赤泥中的铁对赤泥进行初次处理。化学成分分析及 ICP 分析表明黑曲霉在生长过程中代谢糖分产生草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对赤泥的浸出为综合浸出,不仅仅浸出铁、钛、钪等金属元素,而且同时浸出稀土元素及硅元素。

  • 标签: 黑曲霉菌 赤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肺部曲霉感染的治疗与护理展开剖析。方法:取66例肺部曲霉感染患者,对其展开治疗与护理,并作分析。结果:经治疗与护理,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性、护理满意度均较高。结论:肺部曲霉感染患者患有很多基础疾病,需尽早进行诊断,并积极展开治疗与护理,在本研究的治疗与护理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 标签: 肺部曲霉菌感染 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肺曲霉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7月外科治疗的13例肺曲霉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全组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对肺曲霉病的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要注意彻底清创,尽量消除残腔,术后要注意充分有效的引流,并加强抗真菌治疗。

  • 标签: 肺曲霉菌病 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 强抗真菌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市某镇一养鹅户饲养的雏鹅在10日龄时发病,表现甩头,呼吸困难,拉白色的稀粪。畜主认为是沙门氏杆菌病,用了许多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无效,死亡逐渐增加,因而前来就诊。

  • 标签: 鹅曲霉菌病 治疗 诊断 沙门氏杆菌病 10日龄 呼吸困难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各类肺曲霉病的CT影像表现特点,提高临床肺曲霉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肺曲霉病患者的CT图像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各类肺曲霉病的CT数据。结果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9例,侵袭性肺曲霉病19例,单发一个肺叶曲霉球4例;单双侧比较单侧病灶14例,双侧病灶18例。.结论不同类型的肺曲霉病CT表现特点各异,这些特征可以为各类肺曲霉病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临床漏诊及误诊率,有助于制定对症治疗方案。

  • 标签: 肺曲霉菌病 空气新月征 晕轮征 CT成像
  • 简介:临床诊断4例,临床诊断中死亡、痊愈各2例,临床确诊中死亡、好转各2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侵袭性 性肺
  • 简介:我镇肉鸭养殖户王某于2004年4月12日,进雏鸭1500只,饲养8日龄,突然发病,死亡13只。病鸭精神沉郁,呆立昏睡,有轻微的呼吸困难症状,死亡时有“角弓反张”症状,误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用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治疗后死亡185只,第二天前来我中心就诊治疗。

  • 标签: 鸭曲霉菌病 诊治 雏鸭病毒性肝炎 进雏 日龄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合并曲霉肺炎1例的治疗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曲霉肺炎1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该患者在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联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及肺结核规范抗结核治疗之后治愈。结论:合理地治疗措施能够对肺结核合并曲霉肺炎治愈。

  • 标签: 肺结核 曲霉菌肺炎 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G试验在肺部曲霉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治疗的120名肺部曲霉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检验结果均为阳性。随机将选取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60名),两组分别使用痰液培养(A组)和G试验(B组)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在控制实验变量的基础上,G试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比痰液培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高出13.33%,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研究结果发现,G试验在肺部曲霉感染检验中的准确性较高,不易出现遗漏或误诊的情况,对于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部曲霉菌感染,临床治疗,G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曲霉病(CNSAG)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于2013—2019年收治的5例CNSAG患者的头颅影像学改变,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0~59岁。5例中病变主要发生于海绵窦2例,脑实质3例。脑实质病变均表现长T1、长T2信号,海绵窦病变表现为等或短T1、等或长T2信号。所有病例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均表现为多发环形强化,可形成沿着病灶外周排列形成锯齿或花边样和聚集在一起形成“蜂巢样”强化特征。病灶外周强化程度更明显, 病情加重后强化范围增大。环形强化灶内可见高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为化脓性感染MRI特征,可见强化环边缘高DWI信号。磁敏感加权成像可见出血低信号,波谱无特征性改变,中心区灌注减低。病灶CT可正常或见等密度占位,病灶出现明显水肿或并发梗死表现为低密度影,出血表现为高密度影。结论影像学可明确CNSAG的不同部位病灶,其MRI表现为混杂信号,可呈环形强化;CT正常或见等密度占位,或呈不规则低密度影,可发现出血征象。

  • 标签: 曲霉菌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