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智能下肢康复训练系统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6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智能下肢康复训练系统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评定量表(BBS)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下肢平衡与运动功能进行比较;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BS评分与FMA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智能下肢康复训练系统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下肢平衡与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智能下肢康复训练系统 中风偏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老年脑卒中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的机制与细胞生长因子、神经递质、微环境、基因信号调控和康复治疗等多种因素密切有关,脑卒中患者在脑部的坏死灶和正常组织间的缺血半影区的脑细胞处于脑电活动衰竭阀以下状态,在此状态下,脑自发电位和诱发电位均消失,但脑细胞结构仍然完整、存活,只是功能障碍。这是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窗,此时进行早期、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微循环,使缺血半影区的脑细胞恢复功能。老年脑卒中应该尽早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实现现代的医疗近期目的是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远期的目的是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训练促进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则术后实施全程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患者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时间及患者满意率,并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取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康复训练干预后骨折愈合优良率高达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干预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干预满意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2.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康复训练可促进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更早康复,患者骨折愈合好,患者恢复快,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且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常规护理 康复训练 骨折愈合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康复训练器是现代康复设备的主体,目前康复训练器已经普遍被医学界重视,尤其是在一些欧美国家,它们在康复训练器领域的技术已经十分完备。然而我国在康复训练器领域的起步较晚,在一些技术层面更是没有办法和欧美的传统国家抗衡。本文主要针对的是传统的主被动康复上肢康复装置的设计,首先对主流的上肢康复装置的运动原理做了简要的分析,设计了一款可以应对在事故中利于上肢进行康复训练器。本次设计采用的是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康复训练器的设计思路,采用的是主被动的设计思路,防止活动的角度或者是力度过大,在支座上装有上肢屈伸设备,以及前后摇摆设备,来保障患者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肢体可以自由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开合机构以及滚柱丝杠等机构来对传动保驾护航。

  • 标签: 上下肢康复  结构设计  应用探索
  • 简介:摘 要:针对脑卒中患者,设计了一款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智能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系统由三菱FX5U系列PLC、变频器、人机界面、检测装置、执行机构、远程数据服务器、上位机和手机等终端通讯设备等构成。医生通过上位机将医嘱上传到远程数据服务器,患者在智能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上对照医嘱完成相关训练任务,并可选择自主训练模式。医生和患者家属可以通过上位机或手机调阅系统上传到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实时了解患者的训练状况。积累的数据可用于医学研究,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技术数据,也为今后本系统智能化升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 标签: 康复训练 智能控制 大数据 PL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偏瘫早期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康复训练与针灸治疗对于患者下肢运动的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0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偏瘫早期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每一组患者40例,参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联合康复训练与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三个月与六个月以后,治疗组的下肢Brunnstrom的分期、下肢FMA的积分、FCA综合评分明显比参照组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偏瘫早期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康复训练与针灸治疗两种方式,可以提高患者各项功能的评分,改善患者肢体运动的功能,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偏瘫早期 康复训练 针灸 下肢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下肢康复训练中予以三维步态动作评估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接诊下肢功能障碍患者80例,以计算机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研究组三维步态动作评估系统干预,每组40例,分析两组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恢复效果(97.50%)比较对照组恢复效果(82.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三维步态动作评估系统下肢康复训练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下肢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下肢功能障碍 三维步态动作评估系统 康复训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送教上门痉挛型脑瘫下肢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痉挛型脑瘫患儿资料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进行球类运动康复智能训练系统进行治疗,对下肢肌张力和肌力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肌张力和肌力总体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下肢功能,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 球类运动康复 痉挛型脑瘫 下肢功能 送教上门
  • 简介:【摘要】小儿脑瘫主要是婴儿在脑部还没有成功发育的时候,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造成的运动功能和姿势的障碍综合征,是儿童时期十分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龄段脑瘫儿童进入到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康复训练,但由于其生理障碍,尤其是下肢运动功能受限,严重影响了其参与学习生活的质量。对脑瘫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运动疗法”“推拿结合运动疗法”“虚拟现实技术”“综合干预”等能有效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促进全面康复

  • 标签: 脑瘫 病因 下肢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化康复训练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下肢静脉畸形行血管瘤切除术后患者61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强化组31例。常规组采用下肢静脉畸形术后常规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强化组则进行强化康复训练。于干预前、干预后(即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出院3个月后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学会(AOFAS)踝-足关节功能评分(即AOF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背屈度、跖屈度)测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中文版关节炎生活质量简易评分(AIMS2-SF)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踝-足运动功能、踝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同时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继发跟腱挛缩、出血、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出院1个月和3个月后,2组患者的AOFAS总分、踝关节背屈角度和踝关节跖屈角度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强化组患者的AOFAS总分、踝关节背屈角度、踝关节跖屈角度即优于组内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化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AOFAS总分、踝关节背屈角度、踝关节跖屈角度亦显著优于常规组出院3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出院1个月和3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和AIMS2-SF总分均显著优于组内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强化组干预后和出院一个月后的VAS评分亦显著优于常规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治疗期间,常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0%,强化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可促进下肢静脉畸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疼痛的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畸形 康复锻炼 下肢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运动康复训练设备对下肢步行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下肢步行障碍患者中,根据入院时间随机抽取了90例进行研究,将其均等划分为传统组和责任组两组,前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后组患者均采用下肢运动康复训练设备训练,将两组治疗结果中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责任组为93.33%明显高于传统组77.78%,差异较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FMA、FCA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责任组患者的FMA、FCA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肢运动康复训练设备对下肢步行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和步行能力,改善了患者的步行能力。

  • 标签: 下肢运动康复训练设备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体位智能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给予多体位智能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康复训练,两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各项康复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康复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应用多体位智能下肢康复机器人,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多体位智能化下肢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康复训练
  • 简介:目的介绍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下肢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胫骨假关节骨髓炎后骨不连,植骨后短缩。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等病例均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31例均达预期目的。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可以在消灭骨缺损的同时矫正肢体不等长,假关节切除后延长与加压可以同时进行。Ilizarov三维相结合可矫正足内翻下垂畸形。双下肢同步延长可治疗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

  • 标签: 畸形 假关节 ILIZAROV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结论脑瘫是指从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是目前小儿期最主要的运动功能伤残疾病,且终生存在。常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听力及视力异常等。

  • 标签: 脑瘫 儿童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脑卒中病人康复训练下肢康复机器人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0月-2022年9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脑卒中病人(n=5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25人,前者康复训练下肢康复机器人,后者行常规康复训练。对比FMA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FMA与BBS这两个指标,训练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社区脑卒中病人康复训练下肢康复机器人,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更加明显,平衡能力提升也更为迅速。

  • 标签: 下肢康复机器人 价值 脑卒中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脑卒中病人康复训练下肢康复机器人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0月-2022年9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脑卒中病人(n=5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25人,前者康复训练下肢康复机器人,后者行常规康复训练。对比FMA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FMA与BBS这两个指标,训练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社区脑卒中病人康复训练下肢康复机器人,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更加明显,平衡能力提升也更为迅速。

  • 标签: 下肢康复机器人 价值 脑卒中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