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网络移动通过移动路由器实现边缘移动网络节点间及其与骨干网络节点间的会话连续性。移动路由器在嵌套接入环境下的接入安全与切换延时已经成为网络移动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分析网络移动无缝切换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协同模型的网络架构、基于移动模型的预切换方法等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无缝切换技术思路,支持轻量可信切换、多穴负载均衡、嵌套路由优化,为设计具有服务质量和安全保证的端到端网络移动通信协议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网络移动 无缝切换 路由优化 负载均衡 可信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适应新的医疗护理模式,满足急诊患者需要,全面贯彻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高专科水平,从细节入手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结果患者满意度达98%,比上年增长4%。结论患者对就医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围绕人性化服务全面着手,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患者需求。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菌可吸收缝线用于预防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一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阑尾手术病人24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抗菌可吸收缝线和丝线缝合切口,观察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49例中15例出现切口感染,抗菌可吸收缝线组和丝线缝合组感染率分别为3.03%(4/132)、9.40%(11/11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三氯生涂polyglactin910缝线连续缝合阑尾切口,相比于传统丝线缝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抗菌可吸收缝线 阑尾 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生物性可吸收缝合线以优质生物蛋白为材料,结合生物工程技术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机率和疼痛感,加快切口愈合,且瘢痕相对美观不明显等,应在临床中合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性可吸收缝线 妇产科 临床治疗 切口缝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缝合,缝合技术的熟练、正确与否不仅体现了手术医生的职业水准及基本素质,而且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及患者的安危,因此,缝合技术在普通外科手术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普通外科 缝针 缝线 缝合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可调节缝线在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可调节缝线进行小梁切除术的缝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控制情况和滤过泡形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眼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要好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可调节缝线在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中应用可以良好的控制术后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减低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

  • 标签: 高眼压状态 小梁切除术 可调节缝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无固定缝线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12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闭角性青光眼患者共30例37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根据眼压及前房情况适时拆除可调缝线。结果30例37眼青光眼患者术后随访结果如下术后滤泡情况术后随访1周,I型滤泡共4眼,占10.81%,II型滤泡共31眼,占83.78%,III型滤泡共2眼,占5.41%,未见有IV型滤泡。术后前房情况术后观察1周以内出现浅前房的眼数为4眼,均为I级,未见II、III级浅前房者,经过加压包扎,阿托品散瞳后,一般2~4天均形成前房。术后眼压情况术后1周眼压稳定后,眼压7~15mmHg者有33眼,占89.19%,15~21mmHg者有4眼,占10.81%。随访1月,眼压在7~15mmHg者有28眼,占75.68%,15-21mmHg者有9眼,占24.32%,所有患者均根据自身情况按要求进行眼球按摩。结论小梁切除术中无固定缝线应用治疗青光眼,可有效的降低眼压,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有效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而提高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无固定缝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妇产科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造对照实验,收集本院100例妇产科病人,将100例妇产科病人按时间段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等量一致的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建立无缝隙护理管理运行模式,接受无缝隙护理体制下的服务与防护。等出院后,对100例采用住院病人满意度和自行设计的住院病人心理舒适感问卷调查表进行效果评定,从而确定无缝隙管理与常规管理的区别。结果出院时,两组病人心理舒适感评估,研究组安全感为94.0%、满足感为95%、尊重感96.5%,对照组安全感为75%、满足感为82%、尊重感86%。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住院病人满意度和舒适感。

  • 标签: 护理质量 护理服务 护理管理 无缝隙 舒适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带蒂肌腱成形术联合缝线锚钉综合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带蒂肌腱成形术联合锚钉技术综合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22例24膝。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无髌骨再脱位发生,恐惧试验阴性,髌骨倾斜试验对称,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Lysholm评分术前(58.5±4.3)分,术后1年(92.6±3.7)分。术后疗效按Insall标准评价:优12例(13膝),良8例(8膝),可2例(3膝)。优良率为87.5%。结论采用带蒂肌腱成形术联合缝线锚钉综合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获得了有效的动力重建,疗效肯定,适用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并发症少、不易复发等优点。

  • 标签: 青少年 髌骨脱位 复发性髌骨脱位 缝线锚钉 综合术式
  • 简介:摘要无缝隙护理是一种“一站到底”式的护理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个体化服务,使患者从住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的护理工作严密无缝,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理念.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也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能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救治成功率,我们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无缝隙护理服务进行尝试,全面贯彻人性化360°护理服务理念,从细节入手满足患者各种需求,提高病人满意度。现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 转运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