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艺术运动旗帜鲜明地亮出"向自然学习"的口号,并自觉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在艺术设计各个领域都有成就,从而奠定了其在设计史中的地位。文章从师法自然的理念、设计实践和它的必然性这三个方面对艺术运动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回顾。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设计大行其道的今天,艺术运动师法自然的理念和设计实践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新艺术运动 师法自然 设计理念 设计实践
  • 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内燃机、电灯、电话、火车、照相机等的发明及其应用,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物质生活的改变也带来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反思,绘画领域的“印象派”、设计上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等相继登上了历史舞台,引发了人们对艺术的兴趣,

  • 标签: 新艺术运动 中国近代 设计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物质生活 工业革命
  • 简介:摘要: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开始佩戴首饰,主要以动物羽毛与骨骼为主,一般用以遮挡人体。随着社会的发展,首饰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局限于材料,工艺设计也逾渐成熟。首饰设计别具一格,用最小的体积展现出最大的魅力。“精致而小巧”是珠宝首饰独有的特点,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恣意遨游。

  • 标签:
  • 简介:本文用一个比较主观的角度去探讨今天香港正在发展的一个左翼文化运动,特别关注通过艺术参与政治的可能和局限,也引用法国理论家朗西埃有关的讨论,带出如此一个运动可能拥有的巨大能量。

  • 标签: 香港 左翼 艺术 政治 朗西埃
  • 简介:现代招贴是消费文化的重要视觉符号,是19、20世纪之交在社会生产、消费实践促推下产生的实用艺术类别,是大众消费传播的媒介。法国“艺术运动招贴被认为是现代招贴早期发展的一个范本,产品招贴、娱乐招贴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类型。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对法国“艺术运动招贴的考察,可为人们理解设计活动与消费实践、生活方式、大众文化以及媒介表达等多方面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 标签: “新艺术”运动招贴 消费文化 视觉符号 法国
  • 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运动席卷欧美,这场设计运动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东方艺术的滋养,艺术的东渐西就在当时英国最杰出也最具争议的艺术家奥布里·比亚兹莱(1872-1898)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东方风情深刻影响了比亚兹莱,而他的作品同样对亚洲、对中国产生了持续性影响.

  • 标签: 新艺术运动 比亚兹莱 东方艺术 浮世绘
  • 简介:19世纪后半叶,欧洲各主要国家进入工商业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建筑师面临建筑技术和功能等方面的课题,风行欧洲的艺术运动在“生活即艺术”理念指导下,探寻一种能够契合与当时人们的精神取向的审美新风尚。引领艺术设计迈入了现代主义的新纪元。

  • 标签: 新艺术运动 古典主义 现代性 建筑设计
  • 简介:摘要:19世纪后期东西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与结合,当浮世绘这种绘画艺术被引入到欧洲的市场上时,它改变了传统西方古典现实主义对于当时美学标准与判断,日本浮世绘对西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的影响,许多欧洲艺术家都来模仿这种绘画形式,并在这种绘画方式的表达上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可以说,浮世绘这种绘画形式对于欧洲的艺术不仅是绘画表现方法的改变,也是绘画思想的新变化,本文从欧洲艺术家的画面表现和改变的角度分析浮世绘对西方艺术的影响,揭示了这种碰撞对东西方艺术史的深刻影响。 

  • 标签: 日本  浮世绘 欧洲  新艺术运动
  • 简介:艺术运动起源于法国,它就像是一阵飓风,几乎席卷了欧洲大陆的各个国家,并渗透到了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同时,随着它的快速蔓延,漂洋过海来到了拥有“东方巴黎”美誉的城市——上海。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资料整合的方法,就近代上海平面设计领域深入探究“艺术运动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 标签: “新艺术”运动 上海 平面设计
  • 简介:运动拍摄的出现和人们接受是因为它符合人的观察事物的习惯所形成的,即人们的视线总是追逐引起他兴趣注意点而移动。运动拍摄的运动路线的指向,正好代表人们观察事物视线的指向。如推镜头是满足人们从整体转向具有某一特点的局部的观察要求而产生的。摇镜头是为了满足人们不受画面框架的限制,而转向对更大范嗣内容的了解所采取的拍摄方法。其它运动镜头的拍摄,都是其明确的满足人们视觉要求的目的。运动拍摄打破了固定镜头表现空间的刻板性、局限性,更好地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作者的表现意图,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力。

  • 标签: 拍摄艺术 运动路线 运动镜头 拍摄方法 表现空间 固定镜头
  • 简介: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和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对应的艺术运动。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诗人、音乐家、艺术家和作家都使用象征手法来间接地表达含义。象征主义画家采用的主题很多,包括英雄,女性,动物和景色。

  • 标签: 艺术运动 象征主义 19世纪末 印象主义 现实主义 象征手法
  • 简介:本文归纳了节奏的三个基本特征,指出电影节奏具有叙述功能和造型表现功能,并分析了电影节奏美如何产生。

  • 标签: 电影节奏 功能 节奏美产生
  • 作者: 吕佳晨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6
  • 机构: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 简介:摘要:艺术运动(New Art Movement)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由于工业革命、民主思潮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设计师改变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这是一场承上启下的艺术运动。其中法国成为孕育艺术运动的摇篮,并且在环境设计领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征,创造出极具特色的实验性建筑。本文以建筑、室内、景观等为例,探究艺术运动对现代环境设计的影响。

  • 标签: 法国“新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 环境设计 艺术形式转变
  • 简介:主题:风格与形式观念的颠覆问:"碑学——魏碑艺术运动"对中国书法在线条上的开拓能力极强,这一点已毫无疑问。如前所述,讨论"碑学",首先即是着眼于它的石刻线条的表现力,当然也是关注线条"中实"的表现力,我以为从风格层面上去倡导北碑,阮元、包世臣、康有为早已在做了,但从技术层面上去发现魏碑,倡导魏碑。

  • 标签: 艺术化 魏碑 碑学 运动 陈振濂 问答
  • 简介:主题:线条与技法意识的颠覆问:请先谈谈"魏碑艺术运动"的基本理念?陈:这是一个很难一言以蔽之的命题.魏碑其实人人都知道,从包世臣、康有为以来,"专攻魏碑"是许多书法家赖以立身的一个重要依凭.但我们仔细观察后发现,其实它已经包含了一个误区:"专攻魏碑"只是取魏碑的风格章法为素材与形体,却未曾有过只属于"魏碑"的一整套独特的用笔技法系统与线条表现语汇系统.换言之,是用人人都习以为常的写字方法来"写"魏碑,而不是将魏碑作为一个艺术表现对象来对待,至于像阮元、包世臣认为的"南帖北碑",即以魏碑系统的建立来与晋帖系统的悠久传统相抗衡的认识,则更是底气不足的.许多书法家在写魏碑时,用的是自幼写字的方法,而不能、也没有能力"用魏碑的方式写魏碑".

  • 标签: 振濂 新碑学 濂问
  • 简介:过去的十年,波兰的艺术生活被这里正在进行的政治改革所影响。这场政治改革开始于1989年,其时,波兰政府官方正式承认了它在1981年镇压下去的、独立的劳动者联盟——团结工会。自1940年以来,在这样一个苏维埃阵营的国家内进行的第一次自由选举中,作为反对派参加选举的团结工会取得了成功,组成了东欧巨变后的第一届波兰政府。新政府在波兰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寻求用民主政权和市场经济。这一过渡时期带来了的自由和的责任,也引起了巨大的震荡。

  • 标签: 波兰 当代艺术 艺术生活 美学模式 艺术形式
  • 简介:艺术时期的首饰设计,是世界首饰设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主要通多对这个时期的两位法国首饰设计大师的作品的介绍,来展现出这时期首饰设计的创新性、艺术性。

  • 标签: 新艺术 创新性 艺术性
  • 简介:滑草是使用履带用具在倾斜的草地滑行的运动,1960年由德国人约瑟夫·凯瑟始创,其基本动作与滑雪活动相同,因此,最初作为滑雪季节的准备运动的一环,滑雪国家队的夏季训练中被采用。

  • 标签: 滑雪 基本动作 国家队 训练 准备运动 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