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放射线检测电路设计作为一种实用检测技术,在科研、医学、工业、地质、国防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检测电路设计主要检测放射线强度和能量,γ辐射检测仪是一种最有效、使用最方便的专业检测仪器。而其中晶体探测器作为载体对于射线的检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些密度大、有效原子序数高,可吸收γ射线能量将之转换为可见光的“闪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等高效率“光电转换器件”耦合而成的探测器,成为使用最多的放射线射线检测电路的设计的主要手段。

  • 标签: 放射线 探测器 电路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放射线辐射对儿童身体机能的影响,为需要放射线进行儿科治疗的儿童患者和工作人员提供防护措施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儿科治疗的需要进行放射线治疗的儿童患者中选出90例进行观察,对其在医院治疗的期间健康状况和临床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有60名在手术室进行放射线治疗的儿童患者皮肤、视觉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儿科放射线患者受辐射导致健康出现问题的几率为65%。结论医务工作者在利用放射线对儿童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必须重视放射线防护。为了降低放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医务工作者要合理利用放射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

  • 标签: 放射线 儿科治疗 问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病人放射线诊断误诊原因进行研究。方法对422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骨折患者进行复查,将我院诊断结果与患者原始诊断进行对比。结果经放射线检查之后,全部422例患者中,发生误诊的患者有23例,占误诊率为5.45%,其中肋骨骨折误诊5例,误诊率为3.96%,脊骨骨折误诊4例,误诊率为8.88%,椎骨骨折误诊7例,误诊率为11.47%,头颅骨骨折误诊3例,误诊率为12.00%,四肢骨折误诊4例,误诊率为4.54%。结论医院应提高对医生的要求,医生应增强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医院应对检测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修,以避免发生误诊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2例肺部肿瘤患者的放射线诊断进行观察,分析肺部肿瘤的放射线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录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放射线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52例患者经过放射线诊断有16例患者为肺错构瘤,占总数的30.8%,有18例患者为周围型肺癌,占总数的34.6%,12例患者为中央型肺癌,占总数的23.1%,6例患者为转移型肺癌,占总数的11.5%,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测后有50例患者的病情类型得到验证,诊断有效率达96.2%。结论在肺部肿瘤的诊断过程中采用放射线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诊断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肺部肿瘤 放射线诊断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继发性肺结核放射线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对其X线胸片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结果继发性肺结核的病灶多为肺段与肺叶的实变影像,此外呈现出不同形状的模糊影像,其中某些病灶有较为清晰的边缘。结论采用X射线对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放射线 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患者放射线诊断误诊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误诊预防措施,并总结放射科临床工作经验。方法:选取 2015年 4月至 2016年 5月来我院收治出现放射误诊的 3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误诊原因进行研究。结果:经调查发现, 30例患者中,其中:临床与放射科医师的失误 22例,占了 73.3%,设备原因 5例,占了 16.7%,患者自身原因 3例,占了 10%。结论:骨折放射科出现误诊的可能性比较高,最为常见的是四肢骨折误诊,其次是骨盆、脊柱和胸部等。然而造成骨折患者放射诊断误诊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临床和放射科医生的责任,因此,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职业监管制度,同时临床医生以及放射科医生也要提高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尽量避免发生放射诊断误诊的情况。

  • 标签: 放射诊断 骨折患者 误诊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继发性肺结核的放射线诊断,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40例,回顾分析X线胸片检验的具体表现。结果根据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不同,其X线影像学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其中原发病灶主要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斑片状模糊影像,而有些病灶则会呈现出较为清晰的边缘。同时,患者的肺门及纵膈淋巴结会出现增大的现状,而当肺内病变与淋巴结之间出现条索状阴影的时候,可以诊断为结核性淋巴管炎。结论X线胸部透视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发现微小的空洞、病灶等,且其肺部正位片与侧位片能够将大多数的肺结核症状辨别出来,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症状的诊断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放射线诊断,探讨对各种转移性骨肿瘤放射线诊断的准确性分析,对转移性骨肿瘤有更深刻的认识。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并进行分析、随访和总结,得出转移性骨肿瘤的准确分析。结果经过对转移性骨肿瘤的放射线诊断我们得出转移性骨肿瘤的癌症转移大约占骨转移瘤总数的80%-90%,阳性率为73%,阴性率为27%。结论脊椎、肋骨、骨盆之转移瘤常与多发性骨髓瘤相混淆,四肢长管状骨为主要的骨转移,一般与原发性骨肿瘤的鉴别相似,在临床上鉴别并不困难,将鉴别方法面向大众推广,对将来对转移性骨肿瘤的鉴别提供很大便利。

  • 标签: 转移性骨肿瘤 放射线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手段被提出并且使用在各个领域当中,X射线探伤技术作为一项优秀的科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实际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由于X射线辐射比较强,在使用过程中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现象X射线探伤技术只能在探伤室内使用,探伤室的防护效果是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

  • 标签: 工业X射线 探伤室 辐射防护技术
  • 简介:摘要目前很多县级检定人员对医用X射线机的检定仅仅按照规程按部就班,对检定步骤的意义和目的不甚了了,本文结合医用X射线机的实际使用说明了检定规程各项检定的意义所在,并针对每项检定说明了检定时的一些小技巧和注意事项。

  • 标签: 医用X射线机 检定 技巧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医疗机构中放射性工作人员日常防护辐射的状况,找出导致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我市具有放射医学科的医疗机构中抽取6家医疗单位的160名放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记录,统计分析医疗机构中放射性工作人员日常的防护辐射的状况。结果:新建、改建、扩建的放射科布局合理,各医疗机构均制定了辐射安全规章制度,但是只有综合性三甲医院每年都及时更新;各医疗机构并没有严格落实制定的规章制度,制度内容过于繁琐,执行起来难度较大。各医疗机构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经过了卫生和环保部门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复训,取得了放射性上岗工作证,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在防护知识知晓率得分较低。各医疗机构均配备了个人防护围裙,但个别医疗机构数量不足;个别医务人员在进行放射诊疗时未佩戴防护围裙。各医疗机构均配备了完善的环境监测设备,每日记录完整。结论:各医疗单位应更加合理布局放射科,设立专门的病人和医务人员通道,独立划分高低活性区域,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规章制度,岗前培训和定期复训应注重知识的掌握,进一步重视放射性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

  • 标签: 放射性工作人员 医疗机构 辐射防护 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本文分析了评定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输出的空气比释动能的不确定度。

  • 标签: CR DR X 射线 不确定度评定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医疗卫生事业应有相应的发展。因此对健康的诊断、检查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因此对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的检定也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测量X射线辐射源焦点的检定方法。

  • 标签: X射线 焦点 检定
  • 简介:摘要随着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X射线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医院必不可少的诊疗手段。X射线是把双刃剑,给社会带来价值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挑战,对于X射线的监测实属必要。本文就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的环境辐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以供相关同仁交流参考。

  • 标签: X射线,电离辐射,环境辐射,检测
  • 简介:介绍了国内外极低辐射本底实验现状,总结了对材料放射性筛选的要求和实现手段,给出了相关实验中探测器、屏蔽体、电子学部件等材料的放射性水平。可以看出,筛选材料放射性的手段,主要有低本底γ谱仪分析、辉光放电质谱分析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对大部分材料的放射性比活度要求在mBq·kg^-1量级;对探测器材料和内部屏蔽体材料铜的放射性要求更高,放射性比活度需达到0.1-1μBq·kg^-1。

  • 标签: 极低辐射本底实验 放射性筛选 Γ谱仪 质谱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已确诊为癌症患者130例(男女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将13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临床中,采用术后单一的化疗方式对对照组进行治疗,而对于观察组,在采用化疗的基础上,结合放射治疗,进一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表明,术后两年的观察组患者,其总生存率(86.08%)、无瘤生存率(81.41%)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与无瘤生存率对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术后两年的观察组患者,其复发转移率(16.36%)、毒副反应率(60.01%)要远远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转移率、毒副反应率对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化疗技术与放射治疗,能减少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放射治疗 胃癌 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放射治疗导致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之间40例我院肺癌患者,将发生放射性肺炎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将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对肺癌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肺癌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女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周围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中心型患者,单纯放射治疗患者的发病率高于术后放射治疗者,合并慢性非阻塞疾病患者的发病率高于无肺部疾病患者,采用60Co机进行治疗的患者的发病率高于采用6mV加速器放射治疗的患者,同时放射治疗剂量越大,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几率越高。结论肺癌放射治疗患者的性别、肿瘤位置、是否进行过手术、是否患有肺部疾病、放射机类型以及放射治疗剂量,都能够对患者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产生影响。

  • 标签: 肺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的CT表现。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5例接受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将其CT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针对患者胸腔内肺部的病变进行检查。结果本组病例中33例患者处于急性发病期,其中6例在放射治疗后第37~40天发病,9例在放射治疗后第41~50天发病,18例患者在放射治疗后第51~90天发病。另外12例患者肺炎发生在慢性期。对患者因胸部肿瘤而接受放射治疗产生的放射性肺炎进行CT检查后可以看出,患者的肺炎处于急性期时,其病灶边界较为清晰或不清晰,属于实变影,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而处于慢性期时,其病灶边界清晰,可见明显的条状阴影和网格影,肺气肿症状明显,横膈上移,纵隔平移,肺部轮廓可见塌陷。结论CT检查能够有效鉴别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为相关治疗人员提供可靠依据,帮助其确定患者病情。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