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临床统计资料显示,乙型肝炎(乙肝)在我国拥有庞大的患者群和极高的发病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中国在1992-1995年开展了一次全国性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人口比例的9.75%。在临床乙型肝炎经常合并肺结核,而抗结核病药主要的副作用就是肝脏毒性,可引发肝功能受损囝。因此,乙肝患者若合并肺结核。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会增加对肝脏损伤机率。为此,我院特开展了肺结核合并HBV感染者肝损害的临床观察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合并肺结核 HBV感染者 抗结核治疗 临床观察 肝损害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程化疗期间抗结核药物的毒副反应。方法对2010年到2013年在我院确诊并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6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短程化疗期间使用抗结核药物共有254发生毒副反应,其中胃肠道症状、肝损害1-3、发热、白细胞减少、尿酸升高等发生较多,其毒副反应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2月内。结论了解抗结核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的时间、种类和处理方式,可帮助及时、有效的判断是何种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保证抗结核治疗顺利完成;同时还可及时发现一些较为严重的毒副反应,避免加重。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短程化疗 毒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白细胞的影响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接受抗结核化疗而发生白细胞减少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白细胞降低出现的时间大多在化疗开始后2月内,19例加用升白细胞药物继续原方案至疗程结束,14例调整化疗方案后恢复正常,1例因伴血小板明显减少而停服所有抗结核药物。结论抗结核药物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化疗期间应重视血常规的检查,若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得当,大多能顺利完成抗结核疗程。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白细胞减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起始原料,经烷基化反应得到硫醚类化合物,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结核杆菌H37Rv(M.tuberculosis,ATCC27294)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得到的部分硫醚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结核活性.

  • 标签: 苯并咪唑衍生物 合成 抗结核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结核治疗对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64例,其中合并HBV携带者有179例,无HBV合并的单纯肺结核患者285例,对抗结核治疗中的肝功能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HBV携带者的患者中有48.6%出现肝损害,而对照组只有20.0%。A、B两组在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结核合并HBV携带者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更容易出现肝损害。肝功能ALT正常上限值(ULN)采用40U/L较目前临床上采用60U/L更为安全可靠。

  • 标签: 乙肝病毒携带者 抗结核治疗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慢性传染病,近几年我院的结核病患者出现明显增加趋势,由于结核药的研究进展缓慢,现仍处于”老三化”的传统治疗阶段,如何合理使用新型抗结核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耐药性.并加强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开发是控制结核病的关犍。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临床应用 新型抗结核药 前景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化学药物对肝脏损害的表现,加深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抗结核化学药物对肝脏损害的表现、诊断、治疗。结果30例抗结核化学药物致肝损害者经过综合治疗,27例治愈,3例转院。结论抗结核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明显,尤其联合用药,故预防性保肝治疗非常重要。

  • 标签: 肝脏 结核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总结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50名结核病患者,总结分析其使用抗结核药物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抗结核病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较多不良反应,位列前三的不良反应类型分别为肝功能损害38例,发生率为8.44%;胃肠道反应37例,发生率8.22%;神经系统损害23例,发生率为5.11%。结论应当及时识别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且妥善进行处理,为抗结核病的成功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不良反应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肝治疗在预防抗结核治疗中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52个肺结核病人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资料。结果120例抗结核治疗未同时加保肝药物的患者发生肝损害19例(15.83﹪)。其中10例合并HBV感染者发生肝损害6例(60.0﹪),132例在抗结核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发生肝损害4例(3.03﹪,P<0.01),其中12例合并HBV感染者发生肝损害2例(16.66﹪,P<0.01),有显著差异性,且肝损害的程度较前者轻,无一停止抗结核治疗。结论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可以明显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同时降低抗结核停药率。

  • 标签: 结核 化疗 药物性肝炎 保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性谷光甘肽治疗抗结核药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抗结核药肝损伤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性谷光甘肽治疗抗结核药肝损伤,对照组60例用复方甘草酸苷。两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缓解程度和恢复肝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性谷光甘肽治疗抗结核药肝损伤具有较高疗效,且临床应用安全。

  • 标签: 抗结核药 肝损害 复方甘草酸苷 还原性谷光甘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案预防抗结核药致肝功损害的疗效。方法将228例初治肺结核随机分成3组,抗痨药物治疗同时,A组给予复方益肝灵片,B组给予葡醛内酯片,C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观察3组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发生肝功损害10例,发生率占13.16%;B组发生肝功损害11例,发生率占14.47%.C组发生肝功损害5例,发生率占6.58%。结果甘草酸二铵预防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害,明显优于复方益肝灵和葡醛内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防 抗结核药 肝功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结核药物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结核发生周围神经炎的救治体会。方法分析2007.1-2012.12三个案例并发周围性神经炎,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用药方案。结果经过3-5个月治疗,通过减量或停药抗结核病药物,充分透析和使用神经营养的药物、改善微循环可有效救治周围神经炎。结论尿毒症终末期合并结核病患者应用抗结核病药物可增加神经毒性,建议多学科联合治疗,尽量减少患者药物毒副反应。

  • 标签: 抗结核药 慢性肾功衰 周围神经炎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肺结核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预防控制疾病传染。结论确诊的结核病病人应及时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合理的化疗,此是治愈病人、消除传染源、控制流行的最有效措施。

  • 标签: 肺结核 治疗
  • 简介:摘要脊柱结核在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居于首位,是常见的致残率较高的病变之一,通过对我院近年来十几例收治的脊柱结核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一些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经验。希望对我院脊柱结核治疗水平有所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依靠采集病史、细致的体检,通过对X线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系统地进行有效治疗,从而大大降低致残率。

  • 标签: 脊柱结核 手术治疗 空心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23例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体会。疗二周。需开胸者测定肺功能,术式采用前路或肾切口,广泛显露病椎及上下椎体,确保病灶清除。对有脊髓损害者,行椎管减压,清除受压组织、植骨及内固定。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1-1.5年,卧床2-3个月复查X线片至骨融合。结果23例胸腰椎结核手术的患者,1-6年内得到随访,按郑晨希的评分标准,16例为满意,4例为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其中1例是T9-10结核伴硬瘫,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1例T12-L1病灶清除不彻底,二年后复发,另一例L1复发性结核术后未正规抗结核治疗,三年后骨块未融合,后凸畸型加重。

  • 标签: 手术治疗 胸腰椎 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