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网络扫描工具,或者称为网络扫描,是网络管理员掌握系统安全状况的必备工具,网络安全工程师可以利用扫描工具修复系统漏洞,是其他工具所不能替代的。当然,它们也是黑客进行网络攻击时常常使用的工具。为了突出问题的重点,文章简单介绍国内常用网络扫描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 标签: 网络扫描器的功能 Nmap的原理 X-scan的使用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谱纯化技术(SPS)、器官剂量调制技术(OBTCM)以及两者结合对婴幼儿头部CT扫描官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两个头部仿真体模(CIRS 1岁和5岁),分别采用参考扫描模式(Reference)、Reference + OBTCM、SPS及SPS+OBTCM 4种模式进行扫描;测量并比较不同体模不同扫描模式眼晶状体、脑部前侧及脑部后侧的辐射剂量,眼眶和脑实质区域的噪声水平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相比Reference模式,1岁与5岁体模的眼晶状体剂量在Reference + OBTCM模式分别减少约(21.89±0.01)%和(28.33±0.34)%;在SPS模式下,1岁和5岁体模的眼晶状体剂量减少分别为(71.38±1.30)%和(53.72±2.42)%;SPS+OBTCM模式分别减少约(71.12±2.54)%和(55.73±1.90)%。不同体模不同扫描模式眼眶及脑实质的噪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85.47,P<0.05);与Reference模式相比,Reference + OBTCM模式的噪声水平在不同体模不同部位中略有增加(<1.45HU),而SPS和SPS+OBTCM模式产生较小的噪声增加(<2.58 HU);不同体模不同扫描模式不同部位的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S和SPS+OBTCM模式可以显著降低婴幼儿头部CT扫描中眼晶状体及整个图像平面的辐射剂量,同时保持图像质量。

  • 标签: 能谱纯化 器官剂量 辐射剂量 眼晶状体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在直肠癌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院内病理确诊直肠癌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术前以弥散成像序列(DWI)、磁共振(MRI)增强扫描,观察直肠癌术前检查结果。结果:以病理诊断术前分期为标准,MRI增强扫描联合DWI术前诊断中,T1-T2期符合率92.86%,T3期符合率96.30%,T4期符合率为100.00%,与病理术前分期结果无差异性(P>0.05)。MRI增强扫描联合DWI诊断环周切缘特异度83.33%,灵敏度为90.00%,精准度为86.00%。结论: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经本研究证实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序列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精准度较高,同时也可对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 MRI增强扫描 DWI序列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冠脉CTA自由呼吸扫描与屏息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收集以及分析了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冠脉CTA检查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吸气之后屏气扫查,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平静呼吸。比较2组患者图像扫查质量。结果:观察组CT值、CNR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SNR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由呼吸可提高图像的强化效果及强化均一性,且可得到与屏气条件下同样质量的图像。

  • 标签: 冠脉CTA 自由呼吸扫描 屏息扫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模型扫描研究比较4种三维面部扫描仪的扫描正确度,评价其临床适用性。方法以美术头颅模型为扫描对象,在封闭、光源亮度固定的环境中,使用便携式计量级三维扫描仪(Handyscan 3D)进行扫描,将扫描数据作为参考模型;使用3种固定式三维面部扫描仪(A:3dMDface;B:Facego Pro;C:RDS Facescan)和1种便携式手持三维面部扫描仪(D:Revopoint POP 2)分别扫描头颅模型10次,获得4个扫描组模型各10个。使用Geomagic Wrap软件,按解剖和肌肉走行将参考模型面部数据划分为16个区域,保存全脸和各区域边界曲线。分别将4个扫描组模型与参考模型通过最佳匹配功能配准后,使用已建立的边界曲线将各扫描模型面部数据划分为16个区域,通过三维比较功能计算各扫描组模型与参考模型全脸及各区域偏差的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作为各三维面部扫描扫描正确度(RMS越小扫描正确度越高)。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SNK法)分析各组差异。结果对于全脸,A、B、C、D组RMS分别为(0.295±0.005)、(0.216±0.053)、(0.059±0.012)和(0.103±0.026)mm(F=123.81,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面部各区域,鼻区、唇区、左眶区、右眶区D组扫描正确度均为4组中最高[RMS分别为(0.079±0.032)、(0.061±0.019)、(0.058±0.021)、(0.081±0.032)mm],而额面区、左颊区、右颊区、左颧区、右颧区、左腮腺咬肌区、右腮腺咬肌区、左颞面区、右颞面区、颏区、左眶下区、右眶下区C组扫描正确度均为4组中最高[RMS分别为(0.039±0.011)、(0.034±0.007)、(0.033±0.007)、(0.066±0.023)、(0.038±0.022)、(0.070±0.030)、(0.067±0.024)、(0.063±0.029)、(0.045±0.023)、(0.063±0.006)、(0.039±0.010)、(0.046±0.008)mm]。结论体外模型扫描显示,4种三维面部扫描仪的扫描模型与参考模型的全脸偏差较小;相对于固定式三维面部扫描仪,便携式手持三维面部扫描仪在眶区、鼻区、唇区等特征较复杂区域的扫描正确度较高。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面部 颌面假体 三维面部扫描 正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干预模式对增强CT扫描患者扫描前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增强CT扫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的是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干预,干预后分析结果。结果:分析和研究两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30.25±0.74分和22.69±0.17分,数据分析可知,研究组优势显著。研究组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3%和70%。结论:针对增强CT扫描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方式,优势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CT扫描图像质量,因此该护理方式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增强CT扫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就宽体探测CT行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一站式”扫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心脑血管患者(60例),均接受了CTA扫描,基于扫描方法不同的前提下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予对比剂注射1次后实施冠状动脉CTA扫描之后立即展开头颈部CTA扫描,B组注射对比剂两次分别予以冠状动脉及头颈部CTA扫描。结果:经相应扫描检查后,两组的各CT值接近,差异不明显(P>0.05);相较于B组,A组的对比剂用量较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的过程中,宽体探测CT应用加之明显,图像质量较高,在减少对比剂用量方面起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宽体探测器CT 冠状动脉 头颈部 CTA
  • 简介:摘 要:出于地下采空区空洞等地质探测需求,本文研制了利用声纳扫描成像技术的管桩声纳扫描检测系统,阐释声纳连续旋转扫描管壁成像的原理,做出声纳扫描的整体设计方案,阐述主要功能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和软件实现。研制的声纳扫描检测系统能实时测量显示管桩的轮廓,准确定位并量化管桩的缺陷,具有便携、低功耗、稳定等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标签: 完整性检测 扫描成像 聚焦换能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CT扫描再诊断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通过常规CT扫描以及低剂量的CT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主管评分、图像噪声、辐射剂量(剂量长度的乘积、有效管球剂量、CT溶剂剂量指数),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CT征象差异进行分析。结果:6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共85枚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共20枚,恶性结节共65枚。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以及图像噪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低剂量CT扫描,获得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管球剂量、CT溶剂剂量指数低于常规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后的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常规CT扫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毛刺征、分叶征、空泡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胸膜凹陷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良性结节的纯膜玻璃结节、血管集束征的扫描比例,低于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通过低剂量CT扫描,能够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临床征象明显,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剂量CT扫描 孤立性肺结节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BIM在设计模型中的精确测量技术,结合BIM模型的数据类型、数据的采集方法及数据的处理,对原有地下室结构扫描技术进行介绍,并结合浙江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项目,对该技术应用到现场的实测实量工作的效果进行展示。总结出基于BIM的实测实量技术在现场快速采集数据及应用,从而降低现场安全风险和技术问题等方面的优越性。研究表明,在本工程中将原有地下室结构扫描技术,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等,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 标签: 扫描技术 BIM模型 数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工程进入信息化系统管理,实现精细化施工、信息化管理以及成本的精准有效控制。随着西部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也随之增加,尤其是隧道工程增多,隧道断面测量尤为重要,不仅要控制隧道的净空,而且还要保证二衬厚度,传统断面测量需要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收集到的数据不够全面,很难对隧道开挖、初支、二衬断面进行合理科学地分析。现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扫描隧道工作面,能够有效提高观测数据,还能够有效掌控各别点超欠挖情况,有效控制隧道超欠挖,指导下一步开挖工序,控制下一步超欠挖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三维激光隧道扫描仪得以广泛应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隧道断面扫描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隧道断面 扫描施工技术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更为灵活、高效,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较少,所获得检测结果能够实现直观保存,在工业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复杂焊缝、工业探伤、无损检测等都采用了超声相控阵扇形扫描技术,能够实时显示动态成像,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直观,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就围绕着超声相控阵的检测原理与关键检测技术展开研究,并结合超声相控阵扇形扫描范围与坡口入射角度,分析扇形扫描检测成像建模程序,以此为工业无损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相控阵 扇形扫描检测 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头颈部CTA中应用低剂量CT技术扫描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3月到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100例头颈部CTA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剂量CT检查。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CT检查。收集并分析患者的诊断准确度、辐射剂量水平、图像清晰度等数据。结果 低剂量组诊断准确度高于常规组,但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水平低于常规组,但P>0.05。低剂量组清晰度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靶扫描与三期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91例自2020年2月~2021年7月进行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者DR检查、CT靶扫描联合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结果: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CT靶扫描联合三期增强扫描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DR扫描。良恶性结节CT靶扫描与一期增强扫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二期及三期增强扫描CT值均高于良性结节(P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靶扫描 三期增强扫描 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