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三代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急性毒性:小鼠和大鼠口服LD50大于5000mg/kg。小鼠静注和肌注给药的LD50分别为223.88mg/kg和大于1000mg/kg。亚急性毒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环丙沙星3个剂量组(100、250和500mg/kg/天)和溶剂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口服一次,共给药2月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各组的给药初期摄水量均高于对照组,雄鼠250和500mg/kg组体重增长

  • 标签: 亚急性毒性 肌注给药 大鼠 溶剂对照组 抗菌药物 酮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蛇蝎胶囊一日内大剂量用药后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将蛇蝎胶囊药粉以蒸馏水溶解后按能够灌胃给药的最大浓度(相当于生药量0.482g/ml)、最大给药体积(40ml/kg)给小鼠灌胃用药,一日内连续用药2次,累积给药剂量折算成生药量为38.56g/kg。结果给药后观察14天,未见动物有明显的毒性反应。推测该药给小鼠口服的最大耐受量(MTD)在38.56g/kg以上。结论蛇蝎胶囊一日内2次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38.56g/kg,估计其MTD在38.56g/kg以上。该制剂推荐给临床的成人日用生药量为8.568g。以本试验的一日累积用量折算成相当于推荐临床用量的倍数,按成人70kg体重折算为316倍,按体表面积折算为35倍。用药后动物无明显毒性反应,表明该药在临床推荐剂量下服用是安全的。

  • 标签: 蛇蝎胶囊 毒性反应 最大给药量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固本祛风颗粒的急性和长期毒性。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最大耐受量(MTD)实验;长期毒性实验中大鼠给予高、中、低剂量(相当于推荐剂量的100倍、20倍、10倍量)的固本祛风颗粒,连续给药90d,进行一般行为、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系统解剖检查与可逆性观察。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小鼠急性毒性MTD>120.0g(生药)/kg;长期毒性实验中给予高、中、低剂量固本祛风颗粒的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与系统解剖检查均未见异常,可逆性观察表明固本祛风颗粒对大鼠未引起延迟毒性,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固本祛风颗粒对大小鼠实质性器官无明显毒性作用。

  • 标签: 固本祛风颗粒 毒性
  • 简介:目的研究芹菜素的安全性,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芹菜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大鼠90天喂养试验。结果芹菜素大鼠急性毒性的MTD大于8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未见芹菜素对大鼠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有生物学意义的影响。芹菜素对大鼠脏器无明显影响。结论芹菜素属实际无毒物,无遗传毒性,芹菜素的大鼠90天喂养实验的NOAEL为8g/kgBW。

  • 标签: 芹菜素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慢性毒性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灵芝提取物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方法 根据 GB 15193.3-2003、GB 15193.4-2003、GB 15193.5-2003、GB 15193.7-2003、GB 15193.13-2003,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 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90d喂养实验对灵芝提取物的安全性毒理学进行研究。结果 灵芝提取物对雌、雄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 MTD) 均大于20g/kg·bw,属无毒级; 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90d喂养试验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增加、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异常,血液学指标和生化指标值在正常范围内,大鼠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有意义的病理学改变;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大于2.5g/kg·bw。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灵芝提取物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灵芝提取物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慢性毒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葛根提取物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毒性,为葛根提取物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葛根提取物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和90d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小鼠急性经口LD50>12.0g/(kg·bw),属实际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90d经口毒性实验中,各剂量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生化、尿常规、脏器湿重及脏/体比等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未见与试验因素有关的变化,确定该葛根提取物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4.00g/(kg·bw)(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300倍)。结论 在本次条件下,葛根提取物未见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毒性

  • 标签: 葛根提取物 急毒 遗传 90g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伤科消肿颗粒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可能造成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为临床提供安全依据。方法用25g/kg的剂量灌胃小鼠进行毒性实验,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用2.5g/kg、5g/kg、10g/kg每天灌胃大鼠,连续给药180天,停药后观察药物对大鼠生长发育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病理形态影响。结果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无一死亡;小鼠1天内灌胃伤科消肿颗粒最大耐受量75g/kg;长期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伤科消肿颗粒对大鼠生长发育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病理形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伤科消肿颗粒临床拟用量是安全的。

  • 标签: 消肿颗粒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实验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当归-越橘提取物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方法 根据 GB 15193.3-2003、GB 15193.4-2003、GB 15193.5-2003、GB 15193.7-2003、GB 15193.13-2003,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90d喂养试验对当归-越橘提取物的安全性毒理学进行研究。结果 当归-越橘提取物对雌、雄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20g/kg·bw,属无毒级;Ames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90d喂养试验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增加、食物摄入量、食物利用率、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异常,血液学指标和生化指标值在正常范围内,大鼠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有意义的病理学改变;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大于10.00g/kg·bw。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当归-越橘提取物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当归 越橘 急毒 遗传 亚慢性
  • 简介:葡萄糖酸铬经口给小鼠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LD50为10000mg/kg,为实际无毒物质。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等4种),结果均阴性,表明其无遗传毒性

  • 标签: 葡萄糖酸铬 小鼠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敷胸膏对幼龄大鼠的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急性毒性实验将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敷胸膏高面积组、敷胸膏中面积组、敷胸膏低面积组、赋形剂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每天贴敷1次,每次15分钟,连续观察14天;慢性毒性实验将幼龄大鼠随机分为高面积组、赋形剂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每天贴敷1次,每次接触6小时,连续观察28天。每日给药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血清做肝功能检测并对大鼠各组织器官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各给药组大鼠均无死亡且无病理改变。肝功检及病理学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敷胸膏临床上无明显毒性,安全有效。

  • 标签: 敷胸膏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外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栀子提取物GJ-4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为其开发成为治疗老年痴呆的新药提供安全依据。方法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将30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栀子提取物2.5 g/kg组和栀子提取物5.0 g/kg组,每组10只。栀子提取物2.5 g/kg组和栀子提取物5.0 g/kg组小鼠分别灌胃2.5、5.0 g/kg栀子提取物GJ-4混悬液。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Na)。连续灌胃7 d。记录小鼠死亡率、体重和一般状况。计算小鼠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中ALT、ALP、BUN、SCr水平。长期毒性实验中,将75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栀子提取物100、250、500、1 000 mg/kg组,每组15只。栀子提取物100、250、500、1 000 mg/kg组分别灌胃100、250、500、1 000 mg/kg栀子提取物GJ-4混悬液,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0.5% CMC-Na,1次/d,连续给药30 d。记录小鼠的死亡率、体重、精神状态。计算小鼠的脏器指数,检测血清中ALT、ALP、BUN水平。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各组小鼠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良好,观察7 d内小鼠未出现死亡。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体重、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栀子提取物2.5 g/kg组小鼠血清BUN[(10.17±0.82)mmol/L比(11.25±0.47)mmol/L]水平降低(P<0.05),栀子提取物5.0 g/kg组小鼠ALP[(116.0±10.75)U/L比(148.0±25.73)U/L]水平降低(P<0.05)。长期毒性实验中,各给药小鼠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良好,均未出现死亡。与对照组比较,栀子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心脏指数、肾脏指数、脾脏指数及血清ALT、ALP、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栀子提取物250 mg/kg组肝脏指数[(4.90±0.56)比(4.38±0.49)]升高(P<0.01),胸腺指数[(0.09±0.02)比(0.14±0.04)]降低(P<0.05)。结论栀子提取物GJ-4在小鼠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实验中未表现出明显毒性,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栀子 提取物 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反应 药物评价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芪茵颗粒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方法对受试药物的半数致死量及最大耐受量进行测定。结果连续观察7d,无一只死亡,饮食饮水皮毛活动精神状态无异常,给药当天大小便有褐色稍粘现象,体重呈正常增长趋势,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结论经急性毒性研究芪茵颗粒的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 标签: 芪茵颗粒 急性毒性 药理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蟾砂胶囊单次或多次给药后,动物出现的毒性反应及其性质和程度,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灌胃给予蟾砂胶囊浸膏10.8g/kg体重(分2次),观察14d;长期毒性实验采用大鼠连续以蟾砂胶囊19.98g/kg、9.99g/kg、2.00g/kg体重,灌胃给药180d,停药30d,观察其雌雄大鼠体重、食量及粪便等一般临床体征,检测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并对主要器官和组织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结果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为45.8g生药/kg,相当临床用量的92.3倍。长期毒性试验中,中、高剂量组对血液学指标,高剂量组对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重量绝对值、脏器指数等出现一定的影响,部分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脏器肉眼观察及病理学检查可见肝脏和肾脏有病理改变。停药恢复30d后,大鼠体重、摄食量、活动、血液学、生化指标检查、脏器重量系数、病理学检查均正常。结论蟾砂胶囊在说明书推荐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 标签: 蟾砂胶囊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鼠给予白花丹生品水煎液后小鼠的中毒表现并研究出其半数致死量的大小,为探讨白花丹生品的毒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测定半数致死量法对白花丹药材的毒性剂量大小进行研究,根据改良寇氏法计算其LD50值。结果:白花丹生品的LD50值为65.31g/kg,其95%可信区间:60.53g/kg~70.79g/kg。结论:白花丹生品确有毒性,给小鼠服用白花丹生品水煎液,小鼠的中毒表现为呼吸急促,抽搐,极度兴奋。

  • 标签: 白花丹 白花丹醌 急性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乙酯型蚕蛹油制剂对哺乳动物的遗传毒性急性毒性的影响,了解乙酯型蚕蛹油制剂可能存在的远期危害和毒性作用。方法采用遗传毒性试验和大鼠急性毒性试验,采用Ames试验、观察10.00g/kg·BW、5.00g/kg·BW和2.50g/kg·BW剂量的乙酯型蚕蛹油制剂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及对大鼠产生急性毒性作用。结果三项遗传性试验结果均阴性,通过大鼠急性毒性试验也未观察到与受试物有关的毒性作用的最大剂量。结论实验未观察到乙酯型蚕蛹油制剂对哺乳动物产生遗传毒性急性毒性作用,也未发现其可能存在的远期危害,有关其在其它方面的毒理学作用将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目标。

  • 标签: 乙酯型蚕蛹油 遗传毒性 急性毒性
  • 简介:摘要铁死亡是一种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途径,主要调节机制有谷氨酸代谢、铁代谢和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等。全身麻醉药引起发育神经元神经毒性作用的具体机制仍无定论。文章综述铁死亡相关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及其与全身麻醉药神经毒性作用的关系,期望为靶向铁死亡预防全身麻醉药神经毒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思路。

  • 标签: 铁死亡 铁代谢 脂质代谢 麻醉药,全身 神经毒性
  • 简介:目的:研究有色氧化铝玻璃复合体的溶血性和短期全身毒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由试验材料所引起的新鲜抗凝兔血细胞红细胞溶解和游离血红蛋白程度。经口途径给服试验材料混悬液,连续给服7d,进行食物利用率及体重相对增长率计算及病理学变化检测。结果:有色氧化铝玻璃复合体溶血率小于5%,不会引起急性溶血。各组大鼠每周食物利用率及体重相对增长率指标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未见实验组动物各重要脏器出现病理学变化。结论:有色氧化铝玻璃复合体在急性溶血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根据毒性评定标准判定为无短期全身毒性

  • 标签: 氧化铝 牙科陶瓷 溶血性能 毒性试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