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肺复苏(CPC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CPR)包括三大要素: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体外电除颤;3个阶段:BLS、ALS、PLS。而复苏的最终目的是功能的恢复,故CPR又发展成CPCR。随着CPR扩展到CPCR的高层次,对CPCR的护理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跳呼吸骤停的救治经验,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住院病例中3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心跳骤停患者中,13例患者心跳恢复,11例心跳及呼吸均恢复,8例心肺复苏成功,6例身体完全康复,3例患者处于恢复状态中,2例因为原发病死亡。结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及时正确地实施CRP、快速进行气管插管和电除颤以及患者原发病具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心肺脑 复苏 心脏跳动骤停 分析
  • 简介:摘要CPCR是常见的危急重症,是临床医学最难的课题,对CPCR药物和治疗方法及机制方面进行大量临床研究和探讨。本文复习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治疗进展 心肺脑复苏 药物治疗 文献综述
  • 简介:1定义及抢救意义心脏的有效收缩停止,引起全身组织缺血、缺氧,继之呼吸停止及意识丧失。心肺复苏(CPR)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的复苏,因此,CPR不如CPCR更为确切。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组织缺血 缺氧 病因 紧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如何做好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急救配合与心肺复苏护理的措施。方法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所开展的心肺复苏急救病例中,随机选取30例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20例,无效10例。结论护士熟练掌握CPCR操作技术,做好与医生的配合工作,采取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是提升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急救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用于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所有患者予胸外心脏按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肾上腺素静推。对照组按上述方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治疗。抢救终止后评价复苏成功情况及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结论心肺复苏中同时应用纳洛酮可明显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肺脑复苏纳洛酮
  • 简介:心肺复苏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急救技能。运用序化的英文字母理解、记忆和掌握心肺复苏的方法,旨在使学生更加容易、高效地学好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能,且能在抢救的紧急时刻保持思路清晰,减少差错。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心搏骤停 英文字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综合分析了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包括复苏的顺序、电除颤治疗,常规应用肾上腺素,胸外持续按压,不推荐常规使用阿托品、碳酸氢钠的应用及呼吸兴奋剂、纳洛酮的应用,头部亚低温治疗与冬眠疗法,有效的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抢救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心肺复苏在当今一直都是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我国在心肺复苏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心肺复苏主要涉及五个研究方向, 1生存链由四环增到五环;快速辨认心脏骤停,并及时治疗。早期 CPR,快速的除颤,进行有效的高级心血管的生命支持,骤停后的治疗。 2心脏复苏程序改为“ C-A-B”,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3电除颤的应用 4药物的应用。 5复苏。

  • 标签: 心脏骤停 药物治疗 心脏复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渗盐水对于治疗心肺复苏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和效果。方法将52例于我院经确诊,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以每组26例计算,分别记名为“对照组”和“高渗盐水组”。此两组中给对照组进行常规心肺复苏医治方法治疗,而高渗盐水组则在同对照组一样进行常规病情医治的基础上,对其用药高渗盐水。观察对照组和高渗盐水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比较。结果在经过不同用药方式的治疗后,高渗盐水组总有效率为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6%。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渗盐水组中患者的症状缓解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使用高渗盐水辅助治疗心肺复苏,与单纯使用常规心肺复苏方式治疗相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高渗盐水 心肺脑复苏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影响心肺复苏中若干因素.对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发生的原因、地点、年龄、性别及治疗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探讨.方法:90例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分为2组,其中A组为心肺复苏成功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0.3a±12.5a);B组为心肺复苏最终不能成功者70例(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68.4a±8.8a).结果:2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分别为2.4±1.6分钟和6.4±3.2分钟;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分别为4.0±1.2分钟和7.5±3.0分钟;2组比较有差异(P<0.01),与年龄及原发病等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现场进行快速及有效心肺复苏(CPCR)是抢救成功关键.同时重点处理复苏,迅速改善缺氧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心搏骤停 肾上腺素 电除颤 高压氧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心肺复苏中纳洛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一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心肺复苏治疗,观察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纳洛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心肺复苏患者临床治疗后存活率、复苏成功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比例、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比例等临床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心肺复苏患者在常规心肺复苏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纳洛酮治疗,有助于相关临床指标水平的改善,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巩固。

  • 标签: 小儿 心肺脑复苏 纳洛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科心肺复苏抢救患者81例(20例抢救成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我科81例心博骤停的患者行心肺复苏术抢救。结果20例抢救成功,成功率24.7%,所有成功抢救的患者的心肺复苏施行时间均≤8分钟,17例施行时间≤4分钟,占85%。结论及时施救是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关键。要求所有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及操作复苏术,并且宜扩大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急救知识,为患者的复苏争取宝贵时间。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抢救 心搏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抢救用于急诊内科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53例急诊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实行心肺复苏抢救,记录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显著提高,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往常也缩短了不少。结论:联合将心肺复苏应用于急诊内科,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可在急诊内科抢救方面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抢救 急诊内科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