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心理韧性指个体在遇到生活中逆境、威胁等重大压力时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表现对各种外界压力的“反弹能力”。心理韧性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的共同努力。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韧性
  • 简介:心理韧性素质可使青少年能够更好地克服逆境与挫折,追求积极的自我实现。心理韧性的培养与提升关键在于加强个体内在积极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外界支持系统包括创设良好家庭环境、营造积极学校文化氛围以及构建完善立体社会支持体系等也有助于心理韧性的培养。本文从以上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韧性素质,认为心理韧性素质教育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韧性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及学校适应的一般状况,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聊城大学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采用5级评分制,大学生心理韧性总平均分为3.44,学校适应的总平均分为3.36,表明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较高。(2)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r=0.49,p〈0.01)(3)回归分析表明,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有较好的预测作用(F=41.973,p〈0.001),前者可以解释后者变异量的24.0%。结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高的人其学校适应状况比较好。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韧性 学校适应 相关性
  • 简介: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面对压力/逆境环境,保护性因素起关键中介作用.心理韧性框架关注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三种水平的适应结果进行了解释.基于韧性理论,分析压力环境下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对技能大赛选手心理问题的影响,探讨心理韧性框架下选手心理韧性的作用过程及结果.从韧性培养的角度出发,从认知方式、情绪调节和模拟困境几方面对技能大赛选手的心理训练提出建议.

  • 标签: 韧性理论 技能大赛 心理问题
  • 简介:对固溶–淬火处理后的Al-3.7Cu-1.6Mg合金板材进行变形量分别为0、5%和10%的预拉伸处理,然后置于空气中进行自然时效,研究预变形对Al-3.7Cu-1.6Mg合金自然时效态的硬度、室温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研究其断裂机理。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淬火后引入预拉伸变形,可显著提高其自然时效态的硬度和屈服强度,同时抑制GPB区的形成,降低时效析出速率,并使峰时效时间延长;随预变形量从0增加至10%,Al-3.7Cu-1.6Mg合金的断裂韧性降低,这主要是预变形增加了基体内的位错密度,位错切割细小的GPB区粒子,大量滑移被抵消,造成变形过程中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形成微裂纹;由断口分析可知该合金的断裂类型为穿晶韧窝型断裂,且随预变形程度增大,韧窝直径和深度均增大。

  • 标签: AL-CU-MG合金 预变形 硬度 拉伸性能 断裂韧性
  • 简介:本文采用中国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对151名未成年在押人员进行心理测评。测评结果显示:未成年在押人员心理韧性水平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群体;家庭类型、文化程度因素对未成年在押人员心理韧性有一定影响,户口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据此,提出对该群体心理韧性中坚韧和应对压力、适应品质的训练,可结合国际心理韧性研究计划中的“我有”、“我是”和“我能”三策略开展训练工作,通过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意识来促进其心理韧性的提升。

  • 标签: 未成年在押人员 心理韧性量表 影响因素
  • 简介:以20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积极情感量表(PA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了为期9周的追踪测查,考察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特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和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心理韧性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积极情绪可以预测9周后的心理韧性;(3)心理韧性可以预测幸福感,积极情绪在该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心理韧性 积极情绪 幸福感 大学生
  • 简介:本研究采用职业倦怠量表、角色压力量表以及韧性量表,对17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以探讨幼儿园教师角色压力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韧性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幼儿园教师存在轻度职业倦怠。(2)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及角色过载与职业倦怠的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韧性与个人成就感低落存在显著负相关。(3)角色模糊对个人成就感低落、情绪衰竭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角色冲突、角色过载对去人性化具有显著预测作用。(4)韧性在角色过载与个人成就感低落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果,研究者从减少角色压力源、调节职业心理压力及提高心理韧性三方面提出了减缓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 标签: 幼儿园教师 职业倦怠 角色压力 韧性
  • 简介:以325名运动员为被试,对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性心理疲劳、运动动机和心理坚韧性的测试,以检验:(1)运动性心理疲劳和运动动机的关系;(2)心理坚韧性对运动性心理疲劳和运动动机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性心理疲劳与运动员回避倾向的运动动机具有显著性正相关,与运动员参与倾向的运动动机具有显著性负相关;(2)运动员心理坚韧性对运动性心理疲劳和运动动机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可以通过加强运动员心理坚韧性的训练来减轻心理疲劳对运动员的负面影响,提高运动员的运动动机.

  • 标签: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疲劳 运动动机 心理坚韧性
  • 简介:目的:探讨教师支持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向27所受艾滋病影响严重的学校发放调查问卷250份,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教师支持量表、学校适应量表和自评学生成绩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β=0.218,p<0.05)和学习成绩(β=0.290,p<0.01)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教师支持对心理韧性影响学习成绩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β=0.147,p<0.05),而对心理韧性影响学校适应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提高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其学校适应能力和学习成绩,教师对儿童的支持能够加强心理韧性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效果。

  • 标签: 受艾影响儿童 心理韧性 学校适应 学习成绩 教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