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山东省采集的750份土样中分离出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57株,这些菌株的晶体形态主要有菱形、圆形等。以夜蛾科害虫粘虫和甜菜夜蛾初孵幼虫为试虫,通过生测筛选出一株高毒力菌株QCL-1。菌株QCL-1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显著高于标准菌株HD-1,对粘虫的毒力与HD-1相当。

  • 标签: 苏云金芽孢杆菌 菌株分离 生物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基本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0株为研究对象,使用PCR法对MRSA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15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tst、pνl、psm—mec、sasX、qacA/B、tetM、ermA/B/C、aph(3’)-Ⅲ、aac(6’)/aph(2’’)以及mecA的阳性率分别为0、96.67%、93.33%、74.67%、38.67%、90.0%、96.67%、77.33%、96.67%以及100%。结论MRSA同时携带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与人体感染性疾病的转归、病程以及种类等有关。

  • 标签: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肺脓肿的临床特征及菌株微生物学特征,并与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 Klebsiella pneumoniae,cKP)肺脓肿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例微生物学诊断明确的肺炎克雷伯菌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菌株拉丝实验阳性患者纳入hvKP组,阴性患者纳入cKP组;收集患者的基础疾病、症状、实验室检查等临床特征。菌株微生物学特征包括:VITEK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PCR检测菌株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单因素分析hvKP组和cKP组的临床特征及菌株微生物学特征差异。结果18例肺炎克雷伯菌肺脓肿患者中hvKP组12例,以男性为主(10例),中位年龄59.0岁;hvKP组中起病时间≤2周者8例,中位发病时间为10.5 d,患有糖尿病(12例)、合并肺外脓肿(11例)明显多于cKP组(均P<0.001)。hvKP组肺外脓肿以肝脓肿为主(10例),多部位(≥3个)脓肿占4例。cKP组中留置导管及感染前侵袭性操作例数多于hvKP组(均P=0.025)。肺炎克雷伯菌肺脓肿影像学以胸膜下、脓肿大小<10 cm为主,hvKP组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多发脓肿的患者(9例)多于cKP组(P=0.009),通过影像学发现肺脓肿与肺外脓肿的中位时间间隔为1.0 d。hvKP组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低于cKP组。结论hvKP肺脓肿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部影像学表现为胸膜下多发脓肿,符合血源播散特点;多数病例同时存在肝脓肿,提示为血源播散的来源。hvKP肺脓肿主要毒力基因为aero,对于hvKP肺脓肿患者,应注意寻找隐匿病灶。

  • 标签: 克雷伯菌 肺脓肿 毒力 细菌荚膜
  • 简介:摘要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是经典肺炎克雷伯菌的一种高毒力变异体,可在免疫功能健全宿主引起严重感染,具有致病性、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目前,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给公共卫生安全和临床医疗带来重大挑战。本文就国内外有关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荚膜多糖、铁载体、脂多糖和黏附素及新近发现的Ⅵ分泌系统等毒力因子进行阐述,有助于加深对该菌致病机制的理解与认识。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因子 致病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转座子突变文库,筛选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hvKp)的新毒力基因。方法构建转座子突变文库,血清处理,通过转座子测序(transposon sequencing, Tn-seq)比较分析血清处理前后各基因突变株在文库中丰度变化,并对筛选出的基因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以处理后丰度低于初始丰度20%为界,共筛选出405个基因,其中351个基因在HS11286、NJST258_1、NTUH-K2044和RJF293等4株参考菌株中保守存在,占86.7%,10个基因为NTUH-K2044和RJF293两株高毒力株共有而低毒力株HS11286和NJST258_1缺失;荚膜多糖基因簇中基因如糖基转移酶基因wzy、聚集蛋白基因wzi、荚膜转运蛋白基因wza等突变株在血清处理后不能检出,气杆菌素、沙门氏菌素等铁载体基因簇在各文库中的丰度变化不超过1倍;KEGG注释结果显示,注释最多的基因为参与氨基酸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等。结论Tn-seq是功能基因筛选的可靠方法,本研究成功筛选出405个hvKp的候选新毒力基因,为后续深入研究hvKp的新毒力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转座子突变文库 血清杀菌实验 转座子测序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新毒力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铁载体毒力基因entB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毒力的影响。方法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到的30株CRKP菌株中筛选出CRKP-27作为实验菌株,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构建entB基因缺失株ΔentB、回补株C-ΔentB,并通过PCR验证敲除及回补是否成功。观察CRKP-27、ΔentB、C-ΔentB菌株的菌落形态并进行拉丝试验,初步了解entB对CRKP菌落形态和毒力表型的影响。绘制菌株生长曲线,测定entB对CRKP菌株生长的影响。铬天青S(CAS)检测液对菌株产铁载体能力进行定量检测。建立小鼠腹腔感染模型,观察小鼠生存率直观了解entB基因对CRKP毒力的影响。计量资料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小鼠生存分析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CR结果显示缺失株和回补株构建成功。entB基因对CRKP的菌落形态、荚膜和毒力表型无明显影响。ΔentB组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CRKP-27组(P=0.008)和C-ΔentB组(P=0.001),说明entB基因削弱了CRKP菌株的生长能力。entB组与CRKP-27组(P=0.001)和C-ΔentB组(P=0.001)相比铁载体产量明显下降,分别下降11.739 3%和11.964 2%,说明entB基因显著增加了CRKP产铁载体能力。动物实验中,与CRKP-27组(P=0.023)和C-ΔentB组(P=0.024)相比,ΔentB组小鼠生存率明显增高,说明entB基因增加了CRKP菌株毒力。结论铁载体毒力基因entB明显减弱了菌株的生长能力,但使CRKP产铁载体能力、毒力明显增强。

  • 标签: 克雷伯菌,肺炎 碳青霉烯类耐药 铁载体 毒力基因
  • 简介:近年来,随着真菌感染的患者急剧增加,真菌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医学真菌流行病学、致病机理、耐药机理以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尤为重要,而所有研究的基础都建立在对医学真菌的进行有效的保藏。医学真菌的保藏方法很多,包括传代法、蒸馏水法、冷冻干燥保藏法等,保藏方法的选择因实验室条件、菌种和研究要求不同而不同。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医学真菌菌种保藏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等做了综述。

  • 标签: 医学真菌 菌种保藏 冷冻保藏法 冷冻干燥保藏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株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及毒力特征。方法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粪便中分离到的1株CRKP命名为肺炎克雷伯菌C35,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分析确定菌株所携带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分析CRKP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关系;采用接合试验评估耐药基因的转移能力和效率;采用大蜡螟毒力实验测定菌株毒力表型。结果肺炎克雷伯菌C35对大多数受试药物耐药,尤其碳青霉烯类、舒巴坦和多黏菌素。SNP分型显示肺炎克雷伯菌C35与多株分离自本院不同病房的CRKP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该菌属于ST11型,携带包括blaKPC-2、blaCTX-M-199、mcr-1和tet(A)变异体等在内的13种耐药基因。blaKPC-2基因位于>69 800 bp的IncFⅡ型质粒上,blaCTX-M-199和mcr-1基因共同位于>64 800 bp的IncI2型质粒上,tet(A)变异体位于83 628 bp的不可分型质粒上,3种质粒均为可接合性质粒。肺炎克雷伯菌C35还携带rmpA和rmpA2毒力基因以及气杆菌素(aerobactin)相关基因iucABCD,为典型的碳青霉烯耐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该菌在大蜡螟感染模型中也显示了较强的毒力表型,感染肺炎克雷伯菌C35菌株48 h后大蜡螟幼虫存活率仅为16.7%,明显低于无毒力对照菌株的80.0%。结论本研究在1株肠道定植CR-hvKP中检测到多个可接合性耐药质粒,包括同时携带blaCTX-M-199和mcr-1基因的IncI2质粒,需引起警惕,并对此类菌株进行主动监测。

  • 标签: 克雷伯菌,肺炎 毒力 多重耐药
  • 简介:摘要肺炎克雷伯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肝脓肿患者的发病数不断增加,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引起广泛关注。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具有高黏液表型和高毒力的特征,可引起免疫力正常的患者发生重症社区获得性感染,如肝脓肿、肺炎、化脓性眼内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等。本文对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病学及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克雷伯菌,肺炎 毒力因子 耐药性
  • 简介:摘要通过1-methyl-3-nitro-1-nitroso-guanidin与coldplasma复合诱变Bacillussp.(兼性厌氧产丁醇芽孢杆菌)C2菌株,再利用分离筛选获得总溶剂产量与三株丁醇都有较为显著提高的突变菌株,突变菌株发酵10%木薯醪液之后总溶剂产量与丁醇分别达到20.79g/L、20.14g/L、20.36g/L与12.74g/L、12.44g/L、12.59g/L,与出发菌株相比较分别提高了15.4%-19.1%、21.6%-24.5%。优化编号414的突变菌株的发酵条件,在100mL的三角瓶发酵体系里面,编号为414的突变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种龄为24h,ph值控制在7左右,装液量为100mL,然后在37℃温度环境下静置发酵72h,在这个发酵条件之下,此菌株发酵7%木薯醪液产总溶剂量与丁醇分别达到了26-30g/L,17-19g/L。

  • 标签: 丙酮丁醇高产菌株 选育 优化 研究
  • 简介:猪血红蛋白是猪血中的重要成分,占到了全血蛋白质总量的2/3和血细胞蛋白质总量的90%以上。本研究通过采集屠宰场的土样,接种分离培养基,从中分离出了90多株以猪血为唯一氮源的菌株,从中挑选43株生长旺盛的43株接种酪素平板培养基,培养30h、60h,从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以及DC综合比较,选定B60作为发酵猪血的主要菌株,B60经过鉴定初步判断为米曲霉。

  • 标签: 猪血 优良菌株 筛选
  • 作者: 郑旭 邵丽萍 刘恩才 敖敏高娃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呼伦贝尔 021008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10 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呼伦贝尔 021008,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呼伦贝尔 021008 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呼伦贝尔 021008
  • 简介:摘要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我国公共卫生、畜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损失。然而,对于布病的特异性临床指征、布鲁氏菌的毒力因子以及其致病机制的了解非常有限,这导致临床上对布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布病的流行现状出发,重点阐述了布鲁氏菌的毒力因子及致病机制,综合概述了布病发病过程中布鲁氏菌在受感染机体内的活动轨迹和状态,为布病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并为疫苗的研发和临床诊疗提供全面参考。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致病机制 毒力因子 布氏小体
  • 简介:在15℃、20℃、25℃、30℃及35℃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吡虫啉、丁硫克百威和氰戊菊酯对烟蚜毒力的温度效应。结果显示,吡虫啉和丁硫克百威对烟蚜的毒力呈正温度效应,但随着温度上升,烟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变化比丁硫克百威大。吡虫啉毒力在35℃时为15℃时的7.12倍;而丁硫克百威为2.88倍。氰戊菊酯对烟蚜的毒力呈负温度效应,在35℃时的毒力约为15℃时的1/5。鉴于这些药剂的毒力受温度影响的规律,建议在气温较低时选用氰戊菊酯等负温度效应的农药,在气温较高时则选用吡虫啉等正温度效应的农药,以充分发挥农药的性能,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

  • 标签: 烟蚜 温度效应 吡虫啉 丁硫克百威 氰戊菊酯
  • 简介:在酵母中,呼吸缺陷型突变是经常遇到的。在平皿分离中,会长出约1%的小菌落,这些小菌落丧失呼吸能力。产生这种变异大部分是细胞质基因发生突变,但有时核基因也会突变成小菌落i小菌落突变后,对非发酵型物质如甘油、乙醇、醋酸等不能氧化,但二氧化碳放出高于对照株,酒精脱氢酶活力较对照亦高出1倍左右,对提高酒精产率有好处。本实验用化学诱变方法获得乳白色呼吸缺陷型小菌落,为后续受体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提供稳定遗传标记菌株

  • 标签: 呼吸缺陷型 诱变 突变 遗传标记
  • 简介:摘要:秀珍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目前已在福建、浙江及上海等地广泛栽培。目前秀珍菇主栽品种仍是多年前从台湾引进的秀珍菇系列品种,有的品种经多年组织扩繁后出现退化和老化现象。前期,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福建省农科院专家合作开展了 60Co辐射诱变选育秀珍菇新品种的研究,筛选到部分疑似突变菌株。本文利用 RAPD技术对新菌株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 RAPD引物 S36、 S66、 S78、 S1200、 S1208扩增效果好, F69、 F43、 F5669与原始菌株台秀 57和福建省认定的秀珍菇品种秀迪 1号在 DNA水平存在差异,是 3个新的菌株

  • 标签: 秀珍菇 诱变 育种 RAPD 食用菌
  • 简介:主要研究了丙酸菌高产丙酸的固定化方法。采取吸附一包埋结合法,先以麸皮进行吸附,再用海藻酸钠一聚乙烯醇进行包埋的方法来制备固定化细胞。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丙酸菌高产丙酸的固定化条件:菌液与麸皮比例为5mL:0.6g,吸附时间为15min,包埋剂选用30g/L海藻酸钠和30g/L聚乙烯醇混合物。此条件下,固定化丙酸菌Pf007,包埋效率达到96.65%,发酵丙酸产量可以达到5.05g/L,比游离丙酸杆菌Pf007的丙酸产量(2.17g/L)提高133%。

  • 标签: 丙酸菌 固定化 载体 丙酸
  • 简介:摘要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具有较高毒力及高黏液性,易造成健康宿主感染,以肝脓肿最为常见,并引发多部位侵袭性感染及血流感染。目前耐药hvKP相关菌株,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的出现,给临床诊疗带来更大的挑战。本文从hvKP的流行现状、毒力因子、耐药机制及其感染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因子 高黏液性 耐药性
  • 简介:摘要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日益活跃,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与经典的肺炎克雷伯菌不同,该细菌多造成免疫功能健全宿主的感染,以肝脓肿最为常见,常伴有多器官系统的共感染或血流感染,导致发生严重致残、致死事件。本文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起源、定义、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仅次于大肠埃希菌的第二大条件致病菌,是引起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感染不可忽视的潜在病原体。一般情况下肺炎克雷伯菌不致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时可引起感染。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高毒力因子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