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原220KV线路有两种稳定引流线的方式,一种是双吊串,一种是单吊串。输电线路的耐张塔引流支架路,尤其是单吊串引流线路,在强风环境下摆动过大,与张拉塔距离较小,容易因塔放电造成线路跳闸和停电,给企业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本发明属于输变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使耐张塔引流线稳定的装置及方法。

  • 标签: 耐张塔 引流支架 稳定引流线 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方法对49例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MBE)。结果4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均穿刺放置成功。放置胆道内支架7~10d后,TBIL、ALT、AST均明显下降(P〈0.05),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胆道支架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疗效确切,对于解除晚期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满意效果。

  • 标签: 恶性胆道梗阻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共26例,所有患者都进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对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固定、冲洗、观察,统计引流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例患者术后出现管周大量渗液,重新置管并护理后,患者并未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在手术后胆道出血,术后2周因经济负担而自行出院,出院2周后死亡。其余患者术后10~14d之后顺利拔出引流管,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为(12.1±1.3)d,住院时间相比其他报道有所缩短。结论在进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对患者的引流管护理极为重要,这也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必要手段。

  • 标签: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胆道支架植入术 引流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引导下经胃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时,不同型号塑料支架引流效果。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内镜中心2014年3月—2020年12月所施行的EUS引导下经胃内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置入“双猪尾”10 F双塑料支架组和置入“双猪尾”7 F双塑料支架组,比较这两组塑料支架引流效果、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共纳入29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其中10 F双塑料支架组11例,7 F双塑料支架组18例,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48.2±8.0)min及(34.7±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P<0.001)。术后腹痛[18.2%(2/11)比5.6%(1/18)]、发热[9.1%(1/11)比11.1%(2/18)]及出血(均无)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个月后复查CT,10 F双塑料支架组、7 F双塑料支架组嚢腔完全消失率分别为90.9%(10/11)和88.9%(16/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对于符合EUS引导下经胃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标准的患者,7 F与10 F支架引流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7 F支架具有手术操作便利、时间较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胰腺假囊肿 腔内超声检查 引流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高位恶性胆管梗阻支架引流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PTBD的理论和实践介绍,探讨支架引流对肝门部高位恶性胆管梗阻的治疗效果。结果支架引流对肝门部高位恶性胆管梗阻的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支架引流对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68例Gustilo骨折分型,ⅢA型骨折38例,ⅢB型骨折19例,ⅢC骨折11例。全部患者给予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后外固定支架固定,采用VSD技术关闭创面后直接缝合、植皮或转移皮瓣等方法修复创面。总结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全部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经VSD治疗7~15后关闭创面。骨折愈合时间为3~14个月。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早期闭合创面,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Gustilo Ⅲ型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支架置入治疗胆道狭窄性梗阻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本组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例行单纯经皮胆道内外引流术。7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5例同时行胆道引流支架置入。术前术后给以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止血药,镇静止痛药。结果20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支架置入术者,3例发生胆道较重感染,占总例数的15%。3例中2例为单纯胆道引流,1例为胆道支架置入及引流患者。单纯支架置入患者均未发生感染。3例严重胆道感染患者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治疗,2例治愈,1例死亡于严重感染所致的多脏器衰竭。20例无1例发生大出血等其他严重并发症,2例出现血性胆汁经处理停止。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支架置入术以感染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胆道感染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介入治疗 胆道引流 胆道支架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小儿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后留置双J管内引流与肾造瘘支架管外引流的临床疗效及诊治经验.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收治77例因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而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患儿,将其分为留置双J管组(41例)和留置肾造瘘支架管组(3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和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肾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均经B超及ECT等进行随访.结果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63+1.92)d,肾造瘘支架管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89+3.41)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双J管组(14.6%)明显低于肾造瘘支架管组(36.1%).随着双J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1~2个月组为17.6%,2~3个月组为26.3%,>3个月组为100%.术后B超及ECT等随访,两组术前、术后肾功能相比(P<0.01)均有明显恢复,恢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后置双J管内引流的疗效优于支架管外引流.

  • 标签: 肾盂 输尿管 引流术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和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挑选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50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和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资料。结果50例患者的胆道内阻塞全部解决,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到68.4~112.6μmol/L,患者皮肤出现的黄染与巩膜黄染显著退却,患者食欲显著改善。结论针对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和内支架置入术患者,开展针对性强的护理,可以得到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胆管引流 内支架置入术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创伤组经内镜下逆行胰腺引流(ERPD)联合经皮置管引流(PCD)治疗的11例胰腺外伤患者。胰腺损伤分级示Ⅲ级3例,Ⅳ级8例。胰管支架留置时间为61(49,120)d。PCD治疗中置入猪尾巴管引流4例,留置时间为27(9,37)d;放置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7例,留置时间为74(38,93)d。术后血清脂肪酶、淀粉酶、白细胞计数、CRP、降钙素原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出院,随访期间无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发生。ERPD联合PCD是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胰腺外伤患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胰腺外伤 胰管支架 穿刺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经内镜放置胆管金属支架联合鼻胆管引流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恶性胆管梗阻患者5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内镜放置胆管金属支架联合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相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经内镜放置胆管金属支架联合鼻胆管引流术应用于恶性胆管梗阻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与体征,并且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对机体损伤程度轻,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等特点,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姑息手术切除 介入治疗 鼻胆管引流 恶性胆管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自膨胀金属支架(SEMS)置入与引流管置入治疗恶性胆肠吻合口狭窄(B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33例恶性BAS患者。其中19例患者接受了SEMS(支架组)治疗,其余14名患者接受了引流管置入治疗(引流管组)。技术成功定义为将支架引流管成功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临床成功定义为术后1周内血清胆红素与基线水平相比降低20%。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支架引流管的通畅时间和总体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技术成功。在支架组中,15名患者放置了1个支架,另外4名患者放置了2个支架。两组的临床成功率相似,支架组94.7%(18/19),引流管组92.9%(13/14)。两组均没有严重并发症。支架/引流管的中位通畅时间支架组(130 d)显著长于引流管组(61 d,P=0.001)。支架组(159 d)的中位生存期也明显长于引流管组(65 d,P=0.003)。结论支架置入治疗恶性BAS支架通畅时间和患者存活期显著长于引流管置入治疗恶性BAS,SEMS放置可能优于引流管置入。

  • 标签: 恶性胆肠吻合口狭窄 自膨式金属支架 引流管 通畅时间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护理对策,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对术后并发症发生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出现者3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38%。经并发症对症护理后,34例治愈,2例患者因胆道感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的影响而死亡。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胆道感染、胆汁漏、胆道出血、导管堵塞和脱位等问题,患者整体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支架置入术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途径放置胆道支架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减轻黄疸方式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05年12月—2011年12月不能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21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137例(支架组),男83例、女54例,年龄(67.64±12.68)岁;姑息性胆肠Roux-en-Y内引流术73例(引流组),男50例、女23例,年龄(64.69±12.9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支架组和引流组均可有效解除患者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在身体状况、黄疸程度及肝功能损害更严重的情况下,支架组在解除胆道梗阻、改善肝功能方面优于引流组,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两组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9.25±6.24)个月和(10.36±8.02)个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失去手术切除肿瘤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可选择PTCD途径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解除胆道梗阻、改善全身状况,其与姑息性胆肠内引流相比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小、可重复及可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等优点,可作为首选。

  • 标签: 黄疸 阻塞性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支架 胆肠内引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超声内镜及其附件的发展,内镜下支架引流已经成为胰腺包裹性坏死的首选治疗方案。本文就近几年对内镜超声引流术治疗胰腺包裹性坏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支架 胰腺包裹性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国产金属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初步经验。方法28例患者均行PTC检查,了解胆管梗阻部位、程度和范围,然后在透视下选择性穿刺理想的肝管,引入导丝设法使其越过阻塞段后,交换硬导丝置入适宜的国产金属内支架。同时经支架内引入外引管,待支架扩张良好后撤除引流管。结果28例患者共置入支架21枚,支架扩张满意。其中9例黄疸于2~4周完全消退,1例1周后死于肝肾综合症,2例术后2周自动出院失访。跟踪随访9例4例存活5~7个月,1例存活11个月,另2例分别存活20个月、25个月,支架置入术后有8例患者分别进行了1~5次的介入化疗/栓塞。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引流术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黄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合介入化疗/栓塞可有限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介入性 放射学 内支架 胆管阻塞 胆管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讨论面对肝门部高位多发多节段性的胆管梗阻问题,选择多支架引流方法以及 此方法应用到临床的意义。    方法:此次选取案例为高位胆管梗阻,共116例。梗阻部位:肝总管的上部,距离左肝管、右肝管汇合部1.5cm以内46例,肝管左边和右边部位及肝总管上部同时梗阻的案例47例,肝内右肝管,出现多发性梗阻9例,肝内左部肝管和右部肝管梗阻共记录14例。此篇文章记录在内的案例一共采用了五种不同的支架植入方法。53例是通过右腋中线,右肝管胆总管的地方植入了支架,油有29例手术是通过腋中线和剑突下,分别穿刺左肝管和右肝管,在肝门植入了呈"Y"型排列的两个支架。有13例在左肝管——右肝管间植入一个支架,接着在右肝管胆总管那个地方再植入支架,使两支架呈" v"字排列。有8例是右肝内,肝管有多发梗阻,手术中采取的是先在右肝内肝管间放置一个支架,然后在右肝管肝总管间放置第二个支架。还有8例手术是在右肝管放置支架,左肝管放置管进行外引流。最后5例手术是涉及到右肝内肝管多发梗阻的病例,手术时单纯安置多点位进行外引流。此篇文章记录了测定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进行t检验。结果:一共116例高位胆管梗阻手术,共采用了5种方法植入了支架,完全实现了胆汁内引流的问题,全部实现了外引流。101例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计算后,比较差异略微有些显著(p

  • 标签: 胆管梗阻 支架 外引流 内引流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支架引流管置入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30)在手术中放置T管进行引流,观察组患者(n=30)在手术中置入胆道支架引流管进行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并总结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7%,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胆管结石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术过程中,置入胆道支架引流管进行引流,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后续临床工作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胆道支架内引流管 腹腔镜 胆道镜 探查术
  • 简介:1概述梗阻性黄疸指由胆道内或胆道邻近部位的良、恶性病变阻碍胆汁经由胆道流入十二指肠,引发胆道内压力增高,胆汁由肝细胞和毛细胆管逆流入血窦、窦周,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黄疸。恶性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为胆管癌、胆囊癌及胰腺癌等,原发与转移性肝恶性肿瘤及转移淋巴结等也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前应明确病因,并与可能导致黄疸的癌前病变(如胆管乳头状瘤)及良性病变(如自身免疫性胆管炎)相鉴别;如难以明确病变性质,建议行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biliarydrainage,PTBD)途径进行活检、刷检,或行经皮穿刺活检证实[1-2]。

  • 标签: 黄疸 梗阻性 穿刺术 引流 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胆管远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管远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成功率、减黄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支架置入成功86例,置入失败6例,支架置入成功率93.5%(86/92),减黄满意率为86%(74/86),减黄一般率为12.8%(11/86),减黄无效率为1.2%(1/86),术后胆管炎2例、胰腺炎8例、出血5例。结论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低位恶性胆道梗阻疗效好、安全有效,是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首选。

  • 标签: 内镜 金属支架 梗阻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