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1例罕见的双侧上颌窦及肺部多重,介绍其病例特点及诊治过程。患者男性,58岁,于2010年12月因“左眼球突出、涕中带血”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先后2次以左侧及右侧上颌窦恶性肿瘤入院,在此期间又患左侧肺癌,排除肺部转移可能。给予手术、放疗、化疗及粒子植入治疗,随访至今肿瘤无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性三重患者原发(右肺)低分化鳞癌在化疗期间的健康教育。方法化疗前中后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心态良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患者依从性良好顺利完成化疗。

  • 标签: 异时性三重癌 化疗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胃肠道性多原发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8例胃肠道性多原发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胃肠道性多原发的诊断治疗进行讨论。结果胃肠道性多发癌病例占同期所有收治胃肠道的3.81%(8/210),占多发性胃肠道的26.67%(8/30),平均间隔时间为2.8年,均为肠镜随访发现,8例患者首发均行手术切除。结论胃肠道性多原发应重视术后肠镜复查。

  • 标签: 异时性多原发癌 诊断及治疗
  • 简介:<正>病例摘要:患者男,78岁,因右肾肿瘤切除术后9月余,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半月,于2009年6月29日收入我院泌尿微创科。患者9月前在外院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右肾中上极透明细胞,侵及肾被膜,输尿管切缘未见。半月前患者出现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尿呈茶水色,伴有血块生成。行CT检查,示左肾占位。B超示:

  • 标签: 肾癌 异时性 肿瘤根治术 肾肿瘤切除术 双侧 保留肾单位手术
  • 简介:乳腺粘液(mucinousbreastcarcinomaMBC)做为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于1826年被首次描述[1-2],其发病率约为乳腺恶性肿瘤的1~4%。该病理类型多发生于老年或绝经后女性,在年轻女性中发病率则更低,约为粘液总发病率的1%[3]。双侧性年轻单纯性乳腺粘液更是鲜有报道,现特将我院于2017年7月收治的1例双侧性乳腺粘液进行报道。

  • 标签: 异时性 乳腺粘液癌 病例报告
  • 简介:多重(multipleprimarycarcinomas,MPC)是指同一患者的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发生2个以上的原发多重临床并不少见,其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的构成比例文献报道不等,国外平均为10.6%,国内为0.52%~2.45%,国内报道低的主要原因为尸检率低。我院曾收治1例子宫内膜、结肠癌、甲状腺癌三重癌病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结肠癌 甲状腺癌 异时多重癌 个案报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与宫颈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来院的150例行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的患者,以宫颈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型,并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在前病变、宫颈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50例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阳性患者有65例,占43.3%;阴性有85例,占56.7%。65例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患者中,前病变有32例(鳞状上皮轻度上皮内的瘤变6例、鳞状上皮中度上皮内的瘤变4例、鳞状上皮重度上皮内的瘤变22例),占49.2%;宫颈有28例,占43.1%。HPV16亚型30例,其次为HPV52亚型6例。结论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是前病变与宫颈发生、发展的必然条件,对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与宫颈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能够更好的预防及治疗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多重感染 癌前病变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对老年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MGC)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ESD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及前病变的748例年龄≥60岁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ESD术后1年内HP感染及根除情况分为3组:HP阳性且根除转阴者入HP根除成功组、HP未根除及根除未转阴者入HP根除失败组、阴性者入HP阴性组,对3组患者ESD术后MGC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MGC 58例(7.7%),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MG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P未根除及根除失败(HR=2.231、95%CI:1.054~4.722、P=0.036)、多病灶(HR=1.857、95%CI:1.076~3.204、P=0.026)均为老年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发生MGC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吸烟为老年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MGC发生的保护性因素(HR=0.409、95%CI:0.234~0.716、P=0.002)。混杂因素调整后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未根除及根除失败组患者MGC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P根除成功组(χ2=37.877、P<0.001)。结论HP根除可有效预防老年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MGC的发生,多病灶、吸烟为MGC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螺杆菌,幽门 胃肿瘤 异时性癌
  • 简介:目的:观察氟醚(I)、地氟醚(D)或丙酚(P)对单肺通气(OLV)期间出现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和肺内分流(Qs/Qr)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需施行OLV的肺癌、食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I组、D组和P组,每组12例。静脉诱导快速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后,分别吸入1.3MAC的氟醚、地氟醚或静脉滴注丙酚6mg/(kg·h)维持麻醉。三组病人均在麻醉诱导前、双肺通气(TLV)20min、OLV20min和恢复TLV20min,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Qs/Qb值。结果:与TLV相比,OLV期间I组、D组和P组的PaO2显著下降(P<0.05);OLV期间肺内分流明显增加(P<0.01)。与P组比较,I组和D组OLV的Qs/Qb明显高于P组(P<0.05),但I组和D组同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氟醚和地氟醚均有抑制HPV的作用,临床吸入1.3MAC未发生低氧血症,可安全用于单肺通气的开胸病人;丙酚抑制HPV的作用明显小于氟醚和地氟醚,更适用于单肺通气病人。

  • 标签: 单肺通气 异氟醚 地氟醚 异丙酚 肺内分流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出现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1年12月行大肠癌根治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计算无肝转移瘤的累积生存率,并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3、5年累积无肝转移瘤生存率分别为90.7%、63.2%、63.2%。单因素分析显示,癌肿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累积无肝转移瘤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癌肿直径≥3cm、浸润深度达肌层、低分化及未分化、淋巴结转移是大肠癌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比较丙酚镇静、意识消失和意识恢复的脑电图变谱指数和边缘频率变化。方法:26例ASAⅠ~Ⅱ级全麻病人,微量泵静注丙酚(40~50mg/min),观察者不断给病人言语指令,待失去语言指令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时,定为意识消失;停止静注丙酚,恢复言语指令和睫毛反射,定为意识恢复。分别监测清醒、意识消失及意识恢复的数量化脑电图变化。术后第1天随访,了解病人在丙酚全麻恢复即刻的回忆。结果:26例病人中,有3例术后存在模糊记忆,意识恢复即刻原始脑电图呈“高频高振幅”特异波,意识消失期间的变谱指数(BIS)和边缘频率(SEF)明显低于意识恢复期。BIS63、SEF11判断意识消失特异性为100%,敏感性分别为14%和21%;BIS96和SEF27判断意识恢复特异性为100%,敏感性分别为19%和12%。结论:脑电图数量化参数BIS和SEF能用于判断意识消失和意识恢复两种状态;丙酚麻醉恢复即刻,虽已发生全麻知晓,但只有少数病人对术后存在模糊记忆。

  • 标签: 数量化脑电图 异丙酚 麻醉监测 意识状态 微量泵
  • 简介:摘要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广泛应用于早期胃癌的治疗。由于内镜切除几乎保留了完整的胃黏膜,术后性胃癌(metachronous gastric cancer,MGC)的发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MGC的临床病理特征、长期预后和危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胃肿瘤 异时性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多重感染是否能增加宫颈前期病变发生的风险。方法对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前期病变和慢性宫颈炎的641例妇女的宫颈细胞标本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R.HPV多重感染与宫颈前期病变的关系。结果与慢性炎症组比较,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组、宫颈组HR-HPV阳性率明显增高,与CINI组比较,CINⅡ—Ⅲ组、宫颈组HR—HPV阳性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慢性炎症组比较,CINⅡ~Ⅲ组的多重感染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发生危险性较高的为HPV-16、-18、-31、-33、-45.,-53、-58和一59(HPV-16:OR=0.75,95%C10.16—3.43;HPV-18:OR=2.67,95%c,0.26—26.92:HPV.31:OR=15.00,95%C10.22—85.20:HPV-33:OR=0.87,95%C10.25—1.98;HPV-53:OR=0.80,95%C10.04—14.64;HPV-58:OR=0.53,95%C10.11~2.62;HPV-59:OR=4.00,95%C10.43~37.11);CINⅡ~Ⅲ发生危险性较高的为HPV-52;CINI发生危险性较高的为HPV-66、-68、-CP8304。与单独感染比较,未发现HR-HPV多重感染增加宫颈发生的风险。结论HR-HPV多重感染无明显增加宫颈前期病变发生的风险。

  • 标签: 子宫肿瘤 多重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下咽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生部位隐蔽、不易早期发现,生物学特性恶劣,约500%患者确诊已经有淋巴转移或侵入食道上端,已在临床上成为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的重要因素。2004-2005年笔者门诊工作中所遇的3例下咽伴淋巴转移、食道上端转移误诊病例,现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下咽肿瘤 咽并感症 误诊
  • 简介: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有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的参与,HPV感染是引发宫颈疾病的病因,其中也包括宫颈.宫颈是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病变,肿瘤组织会逐渐扩散、转移至阴道、子宫下段及宫体,疾病的危险程度也随之增加,应及早治疗.由于宫颈早期及前病变的症状表现与其他宫颈病变相仿,难以鉴别区分,可采用HPV检测的方式,根据具体的感染情况,对前病变的发展程度以及宫颈的发生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6例宫颈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HPV多重感染检测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癌前病变 多重感染 宫颈癌 HPV感染 生发
  • 简介:针对某动车用轴流风机例行检查中风机起动过程出现响的问题,通过检测发现风机噪声超标,进一步拆解、检查、分析和计算表明,产生响的根本原因在于叶轮未能紧固,起动发生振动产生响。在风机设计、制造过程中应加强与叶轮的紧固有关尺寸的控制。

  • 标签: 动车 轴流风机 噪声 叶轮 轴伸
  • 简介:朱子学研究者尝试从不同视域探究朱熹“道统”的微言大义,其中陈荣捷与余英对“道统’’的诠释之尤为典型。陈荣捷以哲学形上学言说“道统”,将朱熹作为“道统”论的集大成者及后世传续“道统”的内涵终结者,从“理学家”身份阐扬朱熹“道统”的哲学价值。余英从社会政治历史的角度审视朱熹“道统”,将“道统”视为内圣外王兼收并蓄的助推器,从“士大夫”的身份呈现朱熹“道统”的政治旨趣。他们对朱熹“道统”的诠释,既追溯哲学内蕴又体现史学关怀,既呈现差异又彰显互补,是探究朱熹“道统”意义的不同尝试与努力。

  • 标签: 陈荣捷 余英时 道统 朱熹
  • 简介:摘要胃癌在全球癌症中病死率位居前列。相比于外科手术,内镜下治疗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其逐渐成为早期胃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内镜切除术后有发生性胃癌的风险,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性胃癌的危险因素和随访策略。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性胃癌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诊断 危险因素 预防 异时性胃癌 内镜下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丙酚镇静对小儿全麻诱导插管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院行手术治疗且均需全麻、插管患儿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麻醉,观察组30例,采用丙酚、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儿插管的顺畅程度。结果观察组插管顺畅66.7%、较顺畅26.7%、不顺畅6.67%,优于对照组插管顺畅40.0%、较顺畅33.3%、不顺畅26.7%(P<0.05)。结论采用丙酚、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维库溴铵全麻诱导插管的小儿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插管操作更为顺畅。

  • 标签: 全麻 小儿 插管 异丙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