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延安电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电影机构,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尽管条件极为艰苦,设备简陋,材料短缺,但其成员仍成功拍摄了大量电影资料和照片。通过对延安电影的活动经历以及我馆入藏的这批照片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包括吴印成、徐肖冰等在内的延安电影摄影师,不仅作为一个创作集体在抗战摄影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们每个人所拍摄的经典作品也都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意义。值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重温这些经典之作,更有助于后人体会当年中华民族为谋求独立与解放而奋斗的艰苦历程,以及革命领袖们在特殊年代里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 标签: 延安电影团 抗战摄影 吴印咸 徐肖冰
  • 简介:<正>电影是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的艺术,也是能以非凡的力量在精神上影响广大群众的艺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曾精辟的论述:“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列宁第一次阐明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必须把电影这个最有力的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新兴艺术武器掌握在自己手中,充分地加以运用,使它有效地为革命运动服务。我们党早在三十年代,就从苏联革命电影的伟大影响中,认识到掌握电影武器的重要性。党在实际斗争中极为关注利用电影积极地配合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但是,当时我国的革命形势与苏联显然不同。我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在全国取得胜利,国家还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电影企业都属于资本家所有,制片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严格控制。那时,我们党处于地下,还影响不了资本家的制片事业。一九三一年,党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国民党统治区有了蓬勃的发展。这时,党

  • 标签: 电影事业 电影制片厂 延安 国民党 影片 毛泽东同志
  • 简介:1942年5月4日至8月5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开明士绅组织了一次颇具规模与声势的赴延安参观活动。这次参观活动影响深远,有力地促进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是抗日根据地史上的一件大事。此事的来龙去脉,颇值一叙。一开明士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 标签: 晋西北 参观团 开明士绅 共产党 抗日根据地建设 延安
  • 简介:<正>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电影和图片摄影的专业机构——电影正式组成,这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的、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电影制片机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17年后,开始掌握电影的武器,从此结束了没有自己电影事业的历史。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电影制片 延安时期 纪录片 革命根据地 观察组
  • 简介:初秋的陕北延安.风光壮丽.山川秀美。8月30日傍晚,夕阳映照下的枣园顿时热闹起来.四村八邻的乡亲们拿着小凳兴冲冲地来到广场.鲜红的气球条幅把广场装扮得热烈、喜庆.群众自发组织的腰鼓队打起了欢快的腰鼓.数字电影放映员们正紧张娴熟地做着放映前的准备。超大平正的银幕、多声道立体声音响、dMs数字电影播放器.这些先进设备首次在我省农村电影放映中登场亮相.好奇的孩子们围着这些从未见过的放映设备不停地端详着.晚8时整.陕西省农杠‘数字电影首映式开幕了!陕西省副省长李堂堂、省文化厅、广电局、体育局及延安市委、市政府领导走向主席台时.2000多农民观众报以热烈掌声.

  • 标签: 数字电影 陕西 新农村 农村电影放映 放映设备 政府领导
  • 简介:70年前延安时期的电教实践及其在艰苦条件下开展的决策创新、途径创新、学习创新、服务创新、路线创新的精神,对于当今教育技术探索理论与技术有机融合、电教合作多元路径、教育资源不同层次的创新应用以及在服务中谋求发展等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新时期的教育技术工作者需敢于突破固有观念,开展创新决策;创造性地开发电影设备与资源效能;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应用新技术。

  • 标签: 延安时期 电影 教育 传承 创新
  • 简介:2010年6月11日,新西兰奥克兰电影代表来我校访问。新西兰奥克兰电影协会会长、制片人PeteRive先生,新西兰联合技术大学电影学院院长、教授、制片人AthinaTsoulis女士等希望与我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就电影拍摄制作等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

  • 标签: 新西兰 代表团 电影 校访 友好合作关系 2010年
  • 简介:1937年5月,国民党派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行营考察(简称中央考察)到延安访问。这是国民党方面派到延安访问的第一个官方考察,其中有着怎样的缘由呢?

  • 标签: 国民政府 考察团 党中央 延安 1937年 军事委员会
  • 简介:1936年冬,约12月中旬,学校放寒假。我在保定市城门口偶然看到陆军二十九军军事训练的招生布告,布告的内容我还比较满意。有军事课,还有普通文化课程,包括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外国语(英语、日语任选一种),学制两年半,并承诺毕业后以准尉军官任命,每个月还有三元钱的津贴费。我想这倒不错,可以进一步提高学历,除学习文化知识,还可以学习军事,我就未与任何人商量报了名。但那时我心里也没底,招生要初中学历,我就报了个相当初中学历。要十八岁以上,我只有十六岁,就虚报十八岁。过了几天就去考试,考文化课,又经过体检,合格了,个子也够高。到31日发榜,我去看榜,竟然榜上有名,被录取了。听招生的人讲,此次招生共一千五百人,主要在平、津、保地区。

  • 标签: 军事训练 延安 文化课程 文化知识 招生 保定市
  • 简介:到达“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贺敬之《回延安》)去年10月份的最后一天,我到达了延安。这次延安之行是应《延安文学》的朋友邀请,参加一个文学活动而成行的。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迟,好像是有意迟些的,好像就是要等我这样一个特别畏寒的人去赴陕北的秋冬之约。

  • 标签: 最后一天 贺敬之 我不知道 告诉我 华夏子孙 千里之外
  • 简介:<正>这是二十一年以前的事了。1939年5月我才从苏联回到祖国不久。延安已经是春末夏初,气候温暖的日子。14日夜,组织部大礼堂内正开晚安,由鲁迅艺术学院演出《冀东起义》三幕话剧。我们坐在长条凳上准备看戏的时候,进来了罗曼·卡尔曼。卡尔曼是苏联著名的电影摄影师,我与他彼此知名已很久了,只是没有机会见面。他今天刚由重庆来到这里,是乘坐小汽车,带了翻译,远道跋涉而来的。我们相见后都很高兴,象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亲切地问候,他带有些出乎意料的口吻说:“埃弥萧,愿来你在这里!……本想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一定要认识认识你,谁知道今天在这里见面了!”我们拥抱了。他激动地说:“来中国八个月了,到延安才感到

  • 标签: 卡尔曼 延安 摄影师 春末夏初 苏联人 毛主席
  • 简介:2003年11月18日—27日,受株式会社电通TEC的邀请,由中影电通太科广告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电影广告赴日考察一行12人,在中影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影发行放映分公司总经理耿西林女士带队下前往日本访问。这也是我国第一次以电影广告考察的名义组团出国考察。目的在于了解日本的电影和相关广告的市场状况,促进两国电影、广告界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 标签: 中国电影广告赴日考察团 电影市场 电影信息 广告公司
  • 简介:<正>(一)前言西北文艺工作从成立到现在的“陕西省歌舞剧院”已经历了五十个春秋。这五十年是我们党和国家翻天覆地变化的五十年。西工这支文艺队伍一成立就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积极投入了建设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投入了抗日战争、自卫战争和解放大西北的斗争。在烽火弥漫的硝烟中,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全国解放后,又紧张地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近十年来又投入了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在这些斗争中,她始终坚持毛主席、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文艺方针,为人民服

  • 标签: 工团 延安 文艺工作 陕公 五十年 剧团
  • 简介:近日,安塞县委办、政府办联合发出《关于在县乡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通知要求全县各单位在机构改革中必须认真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交换工作,对到期档案要按规定向县档案馆移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带走、转移、留存和销毁档案。根据这一规定,县档案局已派人提前介人相关单位指导档案工作。

  • 标签: 延安市 安塞县 政府机构改革 档案工作 甘泉县档案馆
  • 简介:1999年3月3日,我在太行老区深入生活,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了一条使我十分悲痛的消息:“著名电影导演凌子风,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3月2日在北京逝世”。我看了这条消息后夜不能寐,浮想联翩:我和凌导演是1939年秋在晋察冀认识的,那时我在晋察冀边区政治工作队,西北战地服务(简称西战)正在筹建儿童演剧队,经周巍峙同志(原西战主任,今中国文联主席)亲自挑选,我被调入西战,第一天报到就见到凌子风(那时叫凌风),他身穿日本军大衣,背着日本牛皮背包,穿着日本皮鞋,还留着一小撮胡子,活象一个日本鬼子,我当时以为他是日本战俘,就有意识地接近他,一说话才知道,他就是西战的大导演凌子风。他问我:“你从

  • 标签: 电影导演 服务团 晋察冀边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雷雨》 托尔斯泰
  • 简介:应意中友好协会和意大利蒙特卡蒂尼国际短片电影节的邀请,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国民率领的中国电影家协会代表于今年7月4日至21日参加了在意大利蒙特卡蒂尼举办的国际短片节,并顺访了罗马和威尼斯,与有关方面就中意两国电影电影人进一步展开交流事宜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同时就一些具体的意向交换了看法,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关系、增强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电影节 中国电影 威尼斯 罗马 国民 具体
  • 简介:毛泽东应吴印咸的请求,亲自为《南泥湾》(原名《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当时边区群众都亲切地称之为《南泥湾》)影片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吴印咸当场拍摄了这个有意义的细节。由于使用的胶片是16毫米的正片,感光度较慢,而毛泽东办公的窑洞光线太暗,不好拍...

  • 标签: 吴印咸 《南泥湾》 八路军 放映队 毛泽东 陕甘宁边区
  • 简介:前言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于1938年9月初在延安成立。这个电影,是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周恩来副主席的直接关怀、指导下筹建起来的。1938年春,周恩来在武汉时应电影艺术家袁牧之的要求,与他进行了会晤,听取了他关于拟到延安及华北敌后拍摄新闻纪录片的设...

  • 标签: 八路军 吴印咸 电影放映队 毛泽东 袁牧之 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