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作物,约有1/3的人口是主食,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密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的小麦可以根据播种季节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高寒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沿海地区。根据小麦的春性和光敏性,冬小麦可分为冬麦、半冬麦和春麦。冬小麦主要种植在黄淮麦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该地区气候干燥,冬季雨水少,该地区主要种植玉米(小米、高粱)+小麦。而且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雨量丰富,适合水稻生长。该地区种植水稻+小麦,即水稻和小麦。近年来,水稻栽培技术逐渐从人工移植转向机械移植或直播。水稻育苗时间越来越长,田间生长季节越来越长。此外,随着晚熟水稻品种北移技术的推广,收获期越来越晚,稻麦茬矛盾越来越突出,小麦晚播现象越来越普遍、严重。晚播往往导致小麦越冬前发芽晚、出芽不均匀、分蘖少、穗缺、缺房、产量低、品质差等生产问题。由于栽培技术的改进,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培育和推广晚播小麦的早期品种。

  • 标签: 康氏木霉 小麦种子 黄瓜种子 促生作用
  • 简介:本文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对稻草进行了预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ZJ5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先粉碎到80目,再经15%醋酸的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ZJ5发酵产纤维素酶水平。并首次利用预处理的稻草粉为主要碳源,经过正交实验,得到了ZJ5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g/L):稻草粉,33;麦麸,20;大麦粉,23:(NH4)2SO4,8。

  • 标签: 纤维素酶 康氏木霉 预处理 稻草发酵 (NH4)2SO4 培养基组成
  • 简介: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18个霉菌株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扩增结果表明,18个引物均反映出18个菌株间的遗传多态性,供试18个霉菌株的RAPD分析与其生防效果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引物OPA-04与OPA-13对霉菌全基因组DNA具有特征性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间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鉴定的结果趋于一致.以欧氏距离5.0~5.5为适宜的阀值范围,RAPD遗传标记霉菌可以作为该菌分类的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木霉 RAPD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土司制度在丽江地区设立之后,土司政治势力日益发展壮大。为了稳定既有的权力格局,巩固与发展在当地的统治,土司以联姻的方式与周围的土司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关系网,这不仅调节了联姻土司之间的关系,扩大了土司的势力范围,还巩固了其在滇西北地区的统治地位,增强了与中央王朝政治博弈的资本。

  • 标签: 《木氏宦谱》 木氏土司 联姻
  • 简介:纳西族古代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敬天法祖”,每年正月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李京《云南志略》即称:末些蛮“不事神佛。惟正月十五日登山祭天,极严洁。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这祭天当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产物,且男女均可参加,束缚甚少。但发展到明代以后,除祭天地之外,还增加了“王”(君王或天王)。且只许男子参加。这反映了“王权”观念进入祭天大典,也说明了父系制度的确立与女权的下降。

  • 标签: 木氏土司 价值取向 纳西族 民族文化
  • 简介:简要回顾了促进植物生长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促生作用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并对促生作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木霉 促生作用 促生机制
  • 简介:对采自辽宁省内14个地方的173份土样和植物组织材料进行分离。获得了54株Trichoderma菌株,采用形态学分类方法鉴定出12种霉菌,分别是拟(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长枝(T.longibrachiatum)、粘绿(T.virens)、卷曲(T.spirale)、顶孢(T、fertile)、粗壮(T.strigosum)、长孢(T.longipile)、钩状(T.hamatum)、绿色(T.viride)、(T.koningii)、深绿(T.atroviride)和哈茨(T.harzianum)。其中长孢为中国新记录种,粗壮和卷曲为东北地区首次报道。文中列有辽宁省属真菌的分种检索表,并附有各霉菌的生境和分布。

  • 标签: 辽宁 真菌 木霉属 形态分类
  • 简介:丽江明代土司是云南三大土司之一,其家训归结为“四勿”“五要”.土司严守家训,建护法殿以维护家教的推行.在治理滇西北、汉学学习等方面取得不俗成效,并在丽江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影响.

  • 标签: 明代 木氏土司 家教
  • 简介:干瘦.主治禽类免疫力低下,发育迟缓,停滞,高度消瘦,毛焦,结膜苍白,精神沉郁,肠道寄生虫病等病。法干瘦是由黄连、黄芪、当归、陈皮、白术、石膏、甘草、穿心莲、鱼腥草、冰片等中药组成的中药制剂。每片二百五十毫克。

  • 标签: 中药制剂 寄生虫病 免疫力 穿心莲 鱼腥草 石膏
  • 简介:在正安县乐俭台附近,有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落,当地人称灯笼坝。灯笼坝从何得名?相传有一个郑智退元兵的动人故事:

  • 标签: 郑康氏 元朝军队 中国 贵州 历史故事
  • 简介:采用滤纸片法对云南地区分离并鉴定到的15株进行2株病原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株植物病原真菌(小麦全蚀、番茄早疫、稻疫)抗菌活性筛选。获得可抑制5种病原菌(广谱)的7株。抑菌圈直径范围在0.7~2.8cm。其中哈茨8917提取物对3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最强,哈茨10176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最强,哈茨10174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强。同时,将15株供试与3株病原真菌进行对峙培养,结果显示:对番茄早疫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新8722和深绿8956,对小麦全蚀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新8722和8701,深绿8686对稻疫菌的抑制率最高。哈茨在滤纸片法活性筛选中相对其他抑菌活性较好,但在对峙培养活性筛选中其抑菌活性最弱。

  • 标签: 木霉菌 活性筛选 滤纸片法 对峙培养
  • 简介:从毛竹林土壤中分离得到9株霉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评估了9株霉菌对4种柑橘产后病害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利用ITS及rpb2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霉菌株。结果发现:(1)9株对柑橘青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峙培养7d的抑制率均达到100%;9株对其它3种柑橘产后病害的抑制率不同,其中菌株T2对柑橘黑腐病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达8584%;菌株T3和T8对柑橘酸腐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100%;菌株T3、T5和T6对柑橘绿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80%。(2)共鉴定霉菌3种,其中哈茨(Trichodermaharzianum)6株(T1、T3、T5、T7、T8和T9),为优势种;绿(Trichodermaviride)2株(T2和T4);绿色(Trichodermavirens)1株(T6)。

  • 标签: 生物防治 木霉菌 拮抗 柑橘采后病害
  • 简介:和亲为不同民族或原来的敌对国家之间以联姻为手段共同谋求和平的方式,它是政治权力中的一种柔和政策,历来为各国所推崇。纳西族土司历经元、明、清三朝共22代,承传470年,得益于多方面的不懈努力。笔者认为,土司推行的联姻政治、文化和亲便是其重要原因。

  • 标签: 联姻政治 木氏土司 文化和亲 民族文化 民族发展
  • 简介: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慢性难治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真菌感染性疾病,其病原茵为暗色真菌属,最常见的是裴着色、卡枝孢及疣状瓶,常以孢子形态寄生于腐生植物或土壤中,人多通过外伤接触植入感染。其诊断依据病原学检查,治疗为以抗真菌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现报告2例我科诊断的由卡枝孢感染的着色芽生菌病。

  • 标签: 着色芽生菌病 卡氏枝孢霉 诊断
  • 简介:摘要:本项目选用海南琼瓜菜良种开发有限公司的辣椒品种“辣椒三号”,研究棘孢DQ菌剂对辣椒苗期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棘孢DQ菌剂以拌土和浸种处理时,辣椒在25d后的出苗率分别为98.2%和93.5%,与对照相比分别高出19.5%和14.8%,表明以拌土处理后,直播辣椒种子时,有利于促进辣椒的出苗。棘孢DQ菌剂以拌土处理时,对辣椒苗期的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大田生产中合理使用棘孢DQ菌剂提供依据。

  • 标签: 棘孢木霉DQ菌剂 辣椒苗期 材料方法 结果分析
  • 简介:丽江土司共传袭23任,其世系则为21代。奉行嫡长承袭制,但出现了弟袭兄职的例外,承袭的“任”与“代”不一致,加之宦谱记载的差异,造成了许多论著和资料沿相引用中的混淆。传袭宜以“任”计,不宜笼统地以“代”计;或以“共传世××代、××任”来表述,更为明晰。

  • 标签: 木氏土司 承袭 “任” “代” 问题
  • 简介:丽江土司在滇西北控制时间长达470年,尤其明朝一代,其控制区域一度据有滇西北、川西南、藏东地区,一时成为西南地区最突出的一股势力.明政府在丽江设置丽江军民府,下辖四州一县,但实际控制区域远超出这一行政区域.土司治边策略上表现为军事占领与移民控边相结合;以夷治夷与以夷制夷手段相结合;民族宗教与地方势力打拉相结合;国家战略与地方策略相结合等四个方面.因明代土司的有效治边,为滇西北、川西南、藏东地区文化交融、民族杂居、国家认同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 标签: 木氏土司 对外拓展 治边 经略 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