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题目(2004年河北省中考题)使10.6g某固体混合物样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收集到4.4gCP2.若此混合物由MgCO3、Na2CO3、CaCO3和K2CO3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则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标签: 物质组成 判断题 分子量 固体混合物 组分 求解
  • 简介:问题提出: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已知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为a,求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x数学模型:z=na-18(n-m)说明:n-m是指脱水缩合合成该蛋白质时,形成肽键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在教学过程中,关于蛋白质(或多肽)相对分子的相关计算要求并不相同,在不同题目中会有所变化,在计算时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具体条件计算.但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个公式的关键并灵活利用公式展开计算,从而顺利计算出要求数据.

  • 标签: 平均分子量 蛋白质 问题提出 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氨基酸
  • 简介:平均”是除法的一种分法(也叫“等分除法”)。这种分法就是把物品分成若干份,使每份的物品数量一样多。例题:把下面8片同样的树叶平均成几份,使每份的树叶片数同样多,有几种分法?

  • 标签: 平均分 除法 物品
  • 简介:<正>某次数学考试,小明解一道题时写出了一个特解(要求是写通解),结果没有得分.小明去找老师理论:“写出一个就应该给一个的分嘛!”老师也毫不含糊:“是呀,这题有无穷多个解,你写了一个,我给的就是平均啊!”

  • 标签: 数学考试 毫不含糊 阴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排列、组合一章中涉及的平均组和分组后的分配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生的难题,有的甚至陷入误区,百思不得其解,现举例分析二者的差异及计算方法.

  • 标签: 平均分配 举例分析 分组
  • 简介:摘要工程量计是工程管理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竣工决算的重要环节。下面本人将从合理布置工程量计顺序,手工计算与软件计算结合运用,运用EXCEL表格以及运用各种基数等几个方面来论证计算工程量的一些技巧。

  • 标签: 工程量计算 工程造价 计算技巧
  • 简介:《认识平均》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中的内容。本文通过小朋友最喜爱的动物聚餐分食引出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让小朋友自己动手操作,感知平均,初步形成平均的概念。切实符合课标'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经历观察、操作、归纳,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要求。

  • 标签: 数学思考 苏教版 小兔 分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简介:平均”是把一个数或一些物体等平均成若干等份,每份得到的同样多。例如把8本《数学童话》平均给2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4本书,这个“4本”是每个小朋友实际分得的书的本数。

  • 标签: 平均分 平均数 小朋友 个数 数学
  • 简介:介绍隔声量的实验条件,阐述了隔声量计中所用各参数的确定公式,以不同厚度的钢板和铝板作为计算对象,应用AutoSEA软件计算分析它们的隔声量,将计算结果和实验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证明AutoSEA软件预测单层板材的隔声量是有效的。

  • 标签: 隔声量 AutoSEA模型 计算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学期期末考试,五(1)班26名女生的数学平均成绩是84.5分,24名男生的数学平均成绩是89.5分。请问:五(1)班的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数学平均是多少?

  • 标签: 平均分 期末考试 平均成绩 上学期 数学 同学
  • 简介:小朋友,你会平均吗?不会也没关系,现在我就来教你,相信你很快就能学会的。要想学会平均,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叫平均。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道题:聪聪用8个橘子招待他的4个小伙伴,那么这些橘子怎样分好呢?

  • 标签: 学会平均分 教学会
  • 简介:摘要《平均》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设,教材提供了学生将要去参观科技园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认识平均,理解平均的含义,经历平均的过程,建立平均的概念。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与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探究、讨论、交流、体验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探究活动中体验平均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原始平均到最优化平均的过程,体现出认识平均的过程,掌握平均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平均的认识和理解。

  • 标签: 平均分教学设计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 简介:一、给出两种反应物的量,直接选量计这是最基本、最直接的过量问题,没有思维难度,只要按部就班严密解题即可.但应注意题目的综合分析,防止顾此失彼.

  • 标签: 计算问题 解析 过量问题 反应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