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电子结肠检查结肠息肉漏诊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8月我院再次肠检查并行肠下息肉切除者120例进行回顾分析,计算其息肉患者漏诊率及息肉漏诊率,分析临床数据以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息肉漏诊率与息肉大小(P<0.05)、山田分型显著相关(P<0.05);炎性、增生性、腺瘤性、等多种病理类型息肉都存在一定程度漏诊。结论:常规电子结肠检查结肠息肉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漏诊率。结肠息肉的位置、大小、外观特征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都可能是漏诊的因素。为了提高结肠息肉的检出率,有必要对消化内医生加强内操作的规范化培训,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方法,如病理学检查和虚拟结肠等,以提高结肠息肉的诊断准确性和息肉检出率。

  • 标签: 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 结肠息肉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电子结肠检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电子结肠检查患者取样69例,皆为2019.01-2020.08来院检查,随机分为参照组(n=34,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35,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满意率,观察情绪变化。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DS(34.43±4.79)分,SAS(35.84±5.27)分,比参照组(38.01±3.66)、(40.32±5.15)分低,参照组满意率82.35(28/34)比研究组97.14%(34/35)低,检查后,研究组(26.24±3.68)min腹胀缓解,比参照组(32.38±6.17)min用时短,P<0.05。结论:心理护理不仅可提升电子结肠检查患者满意率,还可改善其情绪状态,值得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护理方法 电子结肠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结肠检查是诊断结肠疾病的一种准确、直观、快捷,而且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现以基本普及到县级医院,但结肠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且难度较大,其穿孔的并发症时有发生,内医师应而警惕。我院自1995年11月-2009年6月结肠检查患者4200例,其中发生穿孔2例,发生率为0.05%。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结肠镜术 并发症 肠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结肠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对76例老年患者结合优质护理服务进行结肠诊治及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结肠检查中,实施优质化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对提高检查成功率和治疗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结肠镜检查心理护理
  • 简介:大肠疾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结肠癌是位居第二的死亡相关性肿瘤,在英国,每年约有34000例新发病例。炎症性肠病,特别是Crohn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有效的影像学诊断和定位很重要。影像学可提供结肠症状的病因或可筛查具有结直肠癌高危因素的患者。结肠检是最重要的检查,因其既检查了整个结肠,又兼具诊断和治疗的作用。

  • 标签: 影像学 结肠镜检查 大肠疾病 适应证 肛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结肠检查老年大肠息肉的漏诊率。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老年大肠下息肉切除术300例,计算息肉漏诊率和漏诊率,分析临床资料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300例患者共发现854个息肉,其中87例155个息肉漏诊。息肉误诊率为29.0%(87/300),总误诊率为18.1%(155/854)。息肉漏诊率与息肉大小(P

  • 标签: []老年 大肠息肉 电子结肠镜 漏诊率
  • 作者: 田永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4期
  • 机构:简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田永红结肠镜是临床上常用于检测病人肠道环境的仪器,上世纪七十年来传入我国后,由于其临床使用效果良好,受到大规模应用,至今亦是作为检测患者肠道环境的主要仪器。结肠镜的使用方式是通过肛门插入,向下方可以对直肠、盲肠和一系列结肠进行检查,主要适用于消化系统疾病、肠道疾病、肠道手术患者等。除了肠道检查之外,结肠镜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肠道出血进行止血,大肠内异物清除都可以通过结肠镜完成。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患者是否适用,结肠镜临床使用上有很多禁忌,心肺功能不全、肠穿孔等都是不能使用结肠镜的。结肠镜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消毒、无菌存放等三个步骤,毕竟结肠镜涉及患者身体内部环境检查,必须保证最大的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和结肠肿瘤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肠检查是重要的诊疗手段,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设备性能及社会医疗资源配置等因素决定了结肠检查的质量。临床上有超过20%的患者因肠道准备差导致第一次结肠检查失败或影响了检查质量。我国结肠检查技术、肠道准备方法和评价肠道清洁度标准存在地区性不均衡的问题,尤其在西部地区和基层医院更加薄弱,本文结合直结肠疾病的特点对结肠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策略予以综述。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精灵在结肠检查中对结肠息肉检出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电子结肠检查的患者资料共18 667例,按时间段分为5组:A组3 131例(2016年11月—2017年4月),B组3 703例(2017年5—9月),C组3 134例(2017年10月—2018年2月),D组4 347例(2018年3—7月),E组4 352例(2018年8—12月),进行回顾性分析。A、B、C组单纯行电子结肠检查,D、E组应用内精灵行电子结肠检查。对各组息肉检出率,大、小息肉检出个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 667例患者中5 770例患者检出息肉,共检出息肉18 797个。A、B、C 3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21.88%(685/3 131)、26.55%(983/3 703)、22.94%(719/3 134),检出小息肉个数占比分别为87.31%(2 161/2 475)、87.70%(2 751/3 137)、84.57%(2 356/2 786),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786,P=0.151; χ2=2.177,P=0.377)。D、E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36.16%(1 572/4 347)、41.61%(1 811/4 352),检出小息肉个数占比分别为90.67%(4 390/4 842)、88.68%(4 928/5 557),2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934,P=0.087; χ2=2.416,P=0.120)。内精灵结肠检查组(D+E组)与单纯结肠检查组(A+B+C组)比较,息肉检出率[38.89%(3 383/8 699)比23.95%(2 387/9 968), χ2=485.668,P<0.001]、小息肉检出个数占比[89.60%(9 318/10 399)比86.54%(7 268/8 398), χ2=29.21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电子结肠检查时应用内精灵,结肠息肉检出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小息肉检出率显著提高。

  • 标签: 人工智能 结肠镜检查 结肠息肉 计算机视觉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肠检查结肠水疗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40例行电子结肠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选择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口服水泻剂加结肠水疗清洁肠道的2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口服水泻剂清洁肠道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对肠道准备的耐受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观察组的肠道清洁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正,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水泻剂加结肠水疗可以为结肠检查提供一个较为满意的肠道准备,且结肠水疗对于患者是一种痛苦小、简便、安全的肠道准备方法,与临床中常采用的口服水泻剂方法相比,可以有效的减少对患者胃肠的刺激并提高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程度,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结肠水疗 肠道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