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同卵双生姐妹,均5岁,主诉左侧股沟肿物3个月于2015年3月1日入院,诊断左腹股沟疝。患者既往史及生长发育、喂养史无特殊,母亲在孕期间身体健康,未患疾病,未有毒物药物接触,双亲家族中未见此类患者。查体同卵双生姐姐左侧股沟可见一大小2.0cm×1.5cm肿物,呈球形,质软,边界不明显,伴有轻微压痛,平卧位可自行或用手回纳入腹腔,探及外环口宽松,约有1.5cm宽。

  • 标签: 同卵双生 左侧腹股沟区 喂养史 药物接触 外环口 小儿腹股沟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5年前患者健康查体时发现左侧膜后实性占位,患者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左肾上腺囊肿,未行特殊处理,其后定期复查。入院前一周来患者出现头晕,测量血压增高,最高血压达180/120mmHg,无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全身乏力、手指麻木、颤抖。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良好,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患者否认有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

  • 标签: 神经鞘瘤 腹膜后 肾上腺囊肿 患者 腰大肌 健康查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开放式前后入路无张力修补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接诊的36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8例患者行前入路无张力修补手术,观察组18例患者行开放式后路无张力修补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55.6%(10/1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1.1%(2/18),两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式后入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尽早康复,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张力修补 腹股沟疝 临床观察
  • 简介: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它的典型临床症状有腹痛、血便及排便习惯改变等。有文献报道结肠癌侵犯前腹壁的发生率为2.4%[1],然而形成脓肿并发症的现象更少见,其发生率为0.3%~0.4%[2]。临床上偶见结肠癌侵入腹壁继发感染而引起腹壁脓肿,这种以腹壁脓肿为首发临床症状的结肠癌具有起病隐匿、漏诊率高、预后差的特点。

  • 标签: 下腹壁脓肿 腹股沟区 回盲部癌 双侧 右侧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腔内隐睾合并睾丸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例1岁5个月腹腔内隐睾畸胎瘤男性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经腹腔镜探查发现左侧腔内隐睾畸胎瘤并左侧隐睾扭转、坏死,予以行左侧隐睾及肿瘤完整切除。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文检索关键词为"不可触及隐睾"和"睾丸肿瘤",英文检索关键词为"non-palpable testes"和"testicular tumor",文献发表时间为1984年6月至2020年6月,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儿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术后病理提示囊实性成熟性畸胎瘤,术后随访20个月无复发。文献检索到相关文献25篇共25例患儿,术前均行超声或者CT检查协助诊断,其中左侧隐睾14例,右侧隐睾11例,平均就诊年龄为22.6个月,肿瘤平均长径约为6.4 cm。2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腹腔镜探查,1例行腹股沟切口,1例行腹股沟切口中转开腹,20例行开腹手术。术后病理提示成熟性畸胎瘤20例、未成熟性畸胎瘤2例、卵黄囊瘤2例(1例Ⅰ期、1例Ⅲ期)、胚胎性癌联合卵黄囊瘤1例。2例卵黄囊瘤术后均予以化疗。13例患儿得到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对于不可触及隐睾患儿,应常规行腹部超声或腹部CT以排除可能存在的腹腔内睾丸肿瘤。正常下降睾丸引起肿瘤以卵黄囊瘤多见,而腹腔内睾丸肿瘤以畸胎瘤多见,且多数为成熟性畸胎瘤。发现后及时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恶性肿瘤的,须辅以化疗,总体上预后良好。

  • 标签: 畸胎瘤 隐睾 睾丸肿瘤 腹腔镜手术
  • 简介:2016年6月7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对近期诊疗的1例左侧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sdisease,CD)疑难病例进行了学术讨论。讨论由泌尿外科谭万龙教授主持,病理科李学农教授、放疗科袁亚维教授、影像中心冯婕教授、肿瘤科李荣教授以及泌尿外科吴芃教授、李飞主治医师等共同参与了讨论,现将讨论内容整理如下。

  • 标签: 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症 泌尿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院 学术讨论 疑难病例
  • 简介:摘要;疾病的预防治疗是我国一直在发展的方向,人与疾病可能会经常地打交道,因此,对于医疗事业方面的发展是刻不容缓的。一种疾病的发生会迸发其他的症状,护理的过程中时刻的观察患者反应,预防并发症,阑尾术后出现右侧腹股沟疝是大多数患者存在的问题,右侧腹股沟疝好发于男性老年人,临床上做完阑尾手术之后,出现这种情况,待到阑尾恢复好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又进行右侧腹股沟疝的治疗。首先,了解发生右侧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再有对疾病治疗的一个计划,分析疾病发生到治愈的整个过程,以最大的优势减轻病人的痛苦,医生和护士都会以专业的知识和治疗手段,采取简单快速有效的措施,提高临床治疗的效率,本文将对阑尾术后与右侧腹股沟疝发生作一个临床分析。

  • 标签: 阑尾术后 右侧腹股沟疝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宁波鄞州第二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3例肾移植术后同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均为斜疝,使用聚丙烯疝补片行Lichtenstein修补术,手术时间60~120 min,中位手术时间90 min,1例因输精管与移植肾输尿管致密粘连,切断输精管,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截至2021年8月,术后随访1~26个月,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观察到切口感染、疝复发、异物不适感、睾丸萎缩、射精痛及慢性疼痛等并发症。本研究显示肾移植术后的腹股沟疝患者行Lichtenstein修补术对移植肾影响较小,手术安全。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60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可复性包块7年于2010年11月1日入院。人院前7年患者无意问发现右腹股沟一包块,约拇指头大小,无压痛,可还纳,逐年增大,体力劳动后有隐痛。门诊以“右腹股沟斜疝”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3次/分,右腹股沟扪及一约4cm×3cm大小的包块,质软,平躺时缩小,手推可还纳。

  • 标签: 腹股沟直疝 股疝 同侧 男性 腹股沟区 右腹股沟斜疝
  • 简介:对右侧腹股沟嵌坝疝外肠瘘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1月龄。因双侧阴囊红肿6d于2008-02-14第1次入院。G1P1,孕36周。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阴囊红肿,进行性加重,偶伴呕吐,无胆汁,有发热,在小便正常偶见少许血便,在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而送入我院。

  • 标签: 腹股沟/并发症 肠瘘/病因学 人类 |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阑尾切除后发生右侧腹股沟疝的78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发生原因与诊治方式;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78例阑尾切除后发生右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右侧股腹沟疝患者中,发生时间平均为阑尾切除手术后6.8a;同期非手术股股沟疝患者687例,其中右斜疝427例,左斜疝156例,双侧104例。阑尾切除后患者发生股腹沟疝的右左之比为8.121,非阑尾切除后患者患者发生股腹沟疝右左之比为2.731,实施阑尾切除手术后,与未实施阑尾切除术相比,患者发生右侧股腹沟疝的数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阑尾切除术后发生右侧股腹沟疝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避免患者神经与腹部肌肉损伤是关键因素。

  • 标签: 阑尾切除术 股腹沟疝 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经下腹正中皮肤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简化手术步骤,可同时探查对侧疝,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疤痕小、美观,易于开展运用,符合美容、微创理念。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手术治疗 儿童
  • 简介:现将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合并宫外孕破裂出血误诊1例分析如下。病历资料患者,女,30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胜包块3年,包块不能回纳2天,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半天”入院。

  • 标签: 腹股沟嵌顿疝/诊断 宫外孕破裂出血/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单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单侧腹股沟疝 老年人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迷你腹腔镜治疗隐睾合并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河北省肃宁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1例隐睾合并同侧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迷你腹腔镜(5.0 mm直径高清晰腹腔镜,2.8 mm的分离钳,持针器等)行微创治疗。对本研究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5.0±12.3)min。因隐睾、精索发育不良,行阴睾切除疝囊高于结扎2例。6例患儿因分离精索、输精管时后腹膜缺损,内环口后腹膜未关闭。3例成人患者完成隐睾松解固定术后,内环口过大,遂将5.0 mm Trocar更换为10 mm Trocar。置入补片,缝合后腹膜。21例患者术后无阴囊血肿、阴囊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无慢性腹股沟痛。2例术后分别为5.5年和1.7年一直睾丸较小,超声示睾丸萎缩。随访(6.6±3.4)年(0.3~8.7年),无疝复发。结论应用迷你腹腔镜治疗隐睾合并腹股沟疝是安全可靠的,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 标签: 疝,腹股沟 隐睾症 迷你腹腔镜 睾丸固定术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双侧腹股沟疝作为观察对象,共选取60例。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2组。常规组30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实施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61±10.56)min、术后进食时间为(5.13±0.56)h、术后下床时间为(5.95±1.46)h、术后住院时间为(3.56±1.75)d,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用于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下腹单小切口入路手术 双侧腹股沟疝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