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检查及临床意义。方法本院采取定量尿沉渣分析板法、尿沉渣染色检查法等方法对尿液沉淀物进行检查。结果本院所采取的尿沉渣检查是科学有效的。结论本院对尿沉渣所采取的检查方式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尿沉渣 检验 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邵彦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建昌县人民医院二部 辽宁葫芦岛 125300)  【摘 要】目的:研究探析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尿沉渣检查中有形成分的变化及其临床研究意义。方法:从2018年5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尿沉渣检测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患者的病情将患者均分为糖尿病肾病轻、中、重及无无肾病并发症四组(n=40),以细胞计数综合分析仪对其进行尿沉渣检查,研究分析各组患者的尿沉渣相关指标。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沉渣检查中的红细胞、管型及小圆上皮细胞、白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无肾病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随着糖尿病肾病程度的加重,患者的尿沉渣检查中异性红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且各组患者的管型及小圆形上皮细胞数量间的差异也十分显著(P<0.05),小圆形上皮细胞的数量出现增加趋势,而管形细胞出现减少甚至消失。结论:细胞计数形态综合分析仪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沉渣成分,可以帮助患者病情的诊断,对疾病的治疗进程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检验提供最佳测定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6月在我院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2740例,分别通过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完成相关指标监测,评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及上皮细胞等指标的检出率,并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尿沉渣分析仪检验中红细胞阳性率28.6%,白细胞阳性率27.9%,管型阳性率25.3%,上皮细胞阳性率32.3%,均明显高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并且其临床应用较为便捷,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尿常规 尿沉渣分析仪 尿沉渣显微镜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将干化学法检查尿沉渣检查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中,观察与探讨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部就诊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接受干化学法检验及尿沉渣法检验。对干化学法、尿沉渣法下尿常规检验定量红细胞、定量白细胞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化学法检测定量红细胞阳性率为14.38%,明显高于尿沉渣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法检测定量白细胞阳性率为22.50%,明显高于干化学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法定量红细胞、定量白细胞检阳性率分别为21.88%,34.37%,均明显高于尿沉渣法以及干化学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测中使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的检测的准确率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干化学法 尿沉渣 尿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及尿常规在尿液检查中的应用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尿液检查的患者60例,把这6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沉渣以及尿常规进行检验,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尿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6.58%,93.24%,95.13%,由数据可以看出,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尿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相差不是很大,他们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检查与尿常规检查在尿液检查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未经诊断的患者在进行尿液检查时,可以把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使用,这对于提高尿液检查的准确率和精确程度,降低临床上的误诊率和漏检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尿沉渣及尿常规检查 尿液检验 应用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检查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肾脏疾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120例作为对照组,都取清晨新鲜中段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检查。结果观察组中尿沉渣的红细胞有大量异形红细胞,观察组尿沉渣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和小圆上皮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尿液检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应用比较多见,而尿沉渣检查是诊断肾脏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测手段。

  • 标签: 尿沉渣检查 肾脏疾病 尿液有形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60例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尿沉渣采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尿常规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尿常规检查尿沉渣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的阳性率与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尿常规与尿沉淀的检查结果表后,尿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的符合率分别为97.60%、98.80%、96.00%,符合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法与尿常规法在尿液检验中的效果相当,所得到检验结果基本一致,且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临床可结合两种方法进行检验,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尿沉渣 尿常规 尿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沉渣检查与尿常规检查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尿液检验患者13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所有患者均进行尿沉渣检查与尿常规检查检查后,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对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阳性率以及符合率。结果:检查后,两组检查方式在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阳性率以及符合率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结论: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检查与尿常规检查均具有非常好的诊断效果,但均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必要时也可联合检查,用以更高的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使患者第一时间能得到正确的治疗方案,继而保障了患者 生命质量。

  • 标签: 尿沉渣检查 尿常规检查 尿液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及尿常规检查尿液的应用关系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就诊的尿液检验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分别给予尿沉渣及尿常规检查,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和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检出率、白细胞检出率以及尿蛋白检出率三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沉渣和尿常规检查患者的尿液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尿蛋白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且呈正相关。结论在尿液检查当中,尿沉渣及尿常规检查具有相同的临床效果,具备正相关性关系,但是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可以大大增加检查效果。

  • 标签: 尿沉渣 尿常规 尿液检查 临床意义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检查验证尿沉渣分析仪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对尿液中理化性质及有形成分进行化验检查。结果临床的患者通过尿沉渣的检测得到了很好,很满意的效果。结论在临床诊疗泌尿系统疾病过程中,利用尿沉渣分析仪对患者进行尿沉渣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尿沉渣检查 临床应用 分析结果 效果显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常规检查尿沉渣镜检的临床价值。方法按枟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枠操作,准确量取10ml尿液置于离心管内,15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取0.2mL沉淀物充分混匀后置于玻片上,于显微镜下检测。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全片,后在高倍镜下仔细计数每一个视野下WBC、RBC的数量,一般计数10个视野即可,尿蛋白用10g/dl的磺基水杨酸测定。结果对2021例门诊患者新鲜中段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分别用尿分析仪法,尿沉渣镜检法同时测定,二者结果都异常即过筛实验正确的例数为801例,阳性率为39.63%;尿分析仪结果异常,尿沉渣镜检结果正常,即假阳性为224例,假阳性率为11.08%;尿分析仪正常,而尿沉渣镜检异常,即假阴性为332例,假阴性率为16.42%。结论认真做好尿沉渣镜检是检验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识别能力,提高检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尿常规检查必须做到从镜检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认真做好常规镜检工作,减少漏检和误诊,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 标签: 尿沉渣镜检 尿液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8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混浊尿液标本中尿沉渣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检验科收治的200例接受尿沉渣检查的患者,男102例,女98例,年龄(46.4±3.5)岁,年龄范围为18~75岁。采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两种检测方法对混浊尿液标本中的尿沉渣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出的管型、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及芽殖酵母阳性检测结果。结果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下管型阳性检出率[11.0%(22/200)]、白细胞阳性检出率[83.0%(166/2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80.0%(160/200)]、芽殖酵母阳性检出率[40.0%(80/200)]均高于显微镜检测[1.0%(2/200)、70.0%(140/200)、64.0%(128/200)、2.0%(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上皮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显微镜检测比较,尿沉渣分析仪对混浊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检查的管型、白细胞、红细胞及芽殖酵母阳性检出率较高,但在此类尿液标本尿沉渣检查中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现象,需结合联合检查结果共同诊断患者疾病。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混浊 尿液标本 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尿常规检查尿沉渣镜检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两年间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查检查的2316例患者新鲜中段尿液为标本,对其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分析其中的差异。结果所有尿液标本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查尿沉渣镜检结果显示均为异常,经过实际验证正确标本有962例,阳性占比为41.54%。尿液分析仪检查正常但尿沉渣镜检异常的有384例,假阴性率为16.58%;尿液分析仪检查异常但尿沉渣镜检正常的有295例,假阳性率为12.74%。结论尿沉渣镜检主要是为用于人体肾脏以及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实验人员需要谨慎对待,降低其漏检率,为患者的诊断提供一个科学的诊断环境。

  • 标签: 尿常规检查 尿沉渣镜检 尿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