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骶管麻醉在小儿腹部以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行腹部以下患儿,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试验组患儿采用骶管麻醉,观察与比较两组行腹部手术以下的患儿经不同麻醉方式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术后清醒时间、术后镇痛作用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患儿经不同麻醉方式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试验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的术后清醒时间较短,术后镇痛作用时间较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试验组经不同麻醉方式后出现尿潴留、感染、神经损伤、低血压及局麻药毒性反应的患儿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试验组患儿出现呕吐及躁动的例数较对照组少,分别少25.58%、27.9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较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好,患儿呼吸循环也较稳定,术后清醒快,清醒质量高,围术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是小儿腹部以下的一种理想麻醉,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 标签: 骶管麻醉 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 小儿腹部以下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分离麻醉加骶管阻滞与单纯分离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的麻醉效臬。方法将80例小儿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分离麻醉加骶管阻滞组(A组,n=40)和单纯基础麻醉组(B组,n=40),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A组患儿麻醉后HR,MAP,RR波动显著小于B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离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可减少麻醉用药量,镇痛完善,是小儿腹郜以下的理想麻醉方法。

  • 标签: 小儿 基础加骶管麻醉 腹部手术
  • 简介:由于高龄老人好发多种器官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差,因此风险较高。探讨不同年龄老年人适宜的麻醉方法、药物及监测处理,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将低位硬膜外腔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手术,今报告观察结果如下。

  • 标签: 高龄患者 下腹部 手术 低位硬膜外腔麻醉 麻醉效果 麻醉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微小量布比卡因脊麻(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80岁以上高龄下腹部以下的临床研究。方法A组缓慢注入重比重混合液0.6~1.2ml,,平卧调整麻醉平面在T8以下。B组注入布比卡因混合液1.5~2ml。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阻滞范围扩散最高T8,完全满足手术要求。A组和B组麻醉前后HR、BP、CVP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标签: 微小剂量 布比卡因 脊麻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手治疗小儿隐睾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74例小儿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为腹腔型隐睾,根据是否采取综合性护理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 36例,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将患儿分配给责护,完成对应护理工作,如执行医嘱用药,生命体征与伤口护理,稳定患儿情绪等;观察组 38例,采取综合性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入院宣教、术前及术后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对比两组患儿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根据 Horasanli疗效标准,综合评价治疗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护理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 T检验或 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 92.11%,大于对照组的 80.56%,经 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对腹腔镜下手治疗小儿隐睾的护理效果确切,可协同提高并巩固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隐睾 腹腔镜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隐睾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60,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60,综合护理),对比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

  • 标签: 小儿隐睾 腹腔镜手术 综合护理 并发症
  • 作者: 姜亚辉朱国汉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姜亚辉朱国汉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江苏苏州215000姜亚辉(1982-),男,汉族,江苏沭阳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工作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平江院区)麻醉手术科.朱国汉(1980-)男,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讲师,主要方向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以瑞芬太尼用于膝部以下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部以下麻醉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患者使用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组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以瑞芬太尼用于膝部以下麻醉的效果确切并且安全性高,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瑞芬太尼;手术麻醉;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7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膝关节以下麻醉效果。方法2018年1月~5月,医院收治的择期膝关节以下患者8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入组40例,对照组腰丛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结果观察组改变麻醉方式,并发症、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术后开始训练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师麻醉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膝关节以下,可以提高麻醉质量,对那些麻醉质量要求较高的对象,可能从复合麻醉中获益。

  • 标签: 膝关节 老年人 麻醉 腰丛 坐骨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指导与功能锻炼在稚间盘镜下腰稚术后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对所有稚间盘镜下腰稚术前、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指导与功能锻炼。结果稚间盘镜下腰稚术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在整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在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稚间盘镜 / 术前指导 / 术后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分析腹部小切口手术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65例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对比实验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较对照组少,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采用腹部小刀切口手术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部小刀切口 腹股沟疝 儿童 并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部手术后出现肠梗阻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开腹及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排气的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能有效促进小儿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治疗。

  • 标签: 肠梗阻 腹腔镜 肠粘连松解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腹部微小切口手术小儿斜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小儿斜疝患儿94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4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将两组患儿术中、术后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相比较观察组患儿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复发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腹部微小切口手术方法应用于小儿斜疝患儿治疗中,其具有微创手术特点,对机体损伤程度轻,利于患儿术后恢复,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及复发率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腹部微小切口 传统手术方法 疝囊高位结扎术 小儿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骶麻在小儿腹部手术中应用的优点。方法本组共选60例小儿腹部手术,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30)行改良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n=30)以氯胺酮为主行全凭静脉麻醉,术中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记录术中异丙酚追加次数以及术后清醒的时间。结果改良骶麻在小儿腹部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术后苏醒迅速。结论改良骶麻在小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骶麻 小儿 全凭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微创手术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生的欢迎,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发展,传统的开胸手术逐步被取代。胸腔镜下手具有创伤小,切口小,患者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手术费用等优点,但不等于护理随之简单和不重要,相反对护理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 标签: 胸腔镜,手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