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头的胰腺导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胰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共169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切缘(断端切缘、门静脉沟切缘、后切缘、钩突切缘)、阳性淋巴结数目、区域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前术后有关指标与预后相关(P<0.05)。肿瘤对周围组织器官直接侵犯程度、神经脉管侵犯、病理亚型等对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年龄、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钩突切缘、区域淋巴结清扫数、术前CA19-9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大于74岁、肿瘤最大径大于3 cm、肿瘤低分化、区域淋巴结清扫少于7枚、钩突切缘阳性、术前CA19-9高于1.5×105 U/L是胰头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肿瘤最大径大于3 cm、低分化、淋巴结检出少、钩突切缘阳性和/或术前CA19-9高于1.5×105 U/L是胰头癌不良预后因素。

  • 标签: 胰腺肿瘤 病理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为乳腺癌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方法经病人肘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进行准确输注化疗药物。结果成功置管后,乳腺癌化疗病人无一例化疗药物外渗,确保化疗顺利完成。结论乳腺癌病人化疗早期做PICC置管,可以减少病人痛苦,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严格无菌技术、正确的导管护理,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置入导管 PICC 乳腺癌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环境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肿瘤间质是微环境的主要成分,所以肿瘤间质比(TSR)可间接反映肿瘤与微环境的关系,其在肿瘤临床研究中被逐步重视。而间质丰富是胰腺导管腺癌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明确TSR在胰腺癌临床研究中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目前TSR的评价方法较多且不同研究间存在差异,但与基于全组织大切片病理学和影像学的整体评价的结论基本一致。此外,TSR与生存预后的关系取决于评价方法,整体评价TSR>1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所以TSR有望优化现有肿瘤分期。术前影像学TSR评价拓宽了其在胰腺癌个体化精准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当然,TSR评价方法优劣的比较及与预后的关系尚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明确。

  • 标签: 胰腺肿瘤 肿瘤微环境 间质比
  • 简介:摘要胰腺导管腺癌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8%。胰腺癌对放化疗不敏感,寻找新的药物治疗方式十分重要。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等疾病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在胰腺癌中大量的作用靶点亦有所尝试,如基因突变靶点、重要信号通路靶点、受体靶点等。这些靶向药物的单独或联合使用在临床前模型和部分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效果,部分方案已成为胰腺癌患者的规范治疗方案,尚未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其他方案也为未来胰腺癌靶向治疗提供了多种潜在可能性。

  • 标签: 胰腺肿瘤 基因突变 信号通路 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导管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中的效果,总结患者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48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若有患者均于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研究组24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留置PICC导管,对照组加行遵医嘱普通护理,研究组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对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经比较,研究组PICC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PICC置管时间有延长作用,同时可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PICC导管 应用效果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通过代谢重编程重塑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结构是胰腺癌的显著特征。相关研究表明在代谢重编程的过程中,多种代谢酶及信号分子在胰腺导管腺癌的能量代谢及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诊治的重要靶点。文章对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的能量代谢、调控网络及相关治疗靶点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胰腺肿瘤 腺癌 能量代谢 肿瘤微环境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导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使用PICC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进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2.50%,明显低于观察组92.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导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中时,开展针对性护理,可控制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ICC导管 乳腺癌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PCAC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鉴定circRNA-PCAC1,并通过功能实验观察其对胰腺导管腺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76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的circRNA-PCAC1表达水平,Cox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曲线法分析circRNA-PCAC1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功能实验证实circRNA-PCAC1过表达显著促进胰腺导管腺癌侵袭转移能力。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circRNA-PCAC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ircRNA-PCAC1过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5)。circRNA-PCAC1是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总生存期(HR=1.733,95% CI:1.066~2.991,P=0.030)和无病生存期(HR=1.636,95% CI:1.090~2.811,P=0.042)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ircRNA-PCAC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高表达并促进胰腺导管腺癌侵袭转移,提示其可能成为胰腺导管腺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胰腺肿瘤 环状RNA 肿瘤转移 胰腺导管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导管术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76例,根据患者是否应用PICC导管,将其分为将对照组(n=88)和观察组(a=88),对照组实施留置针进行化疗,观察组实施PICC导管进行化疗,比较两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经过PICC置管后静脉输液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ICC导管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输液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率,同时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导管 乳腺癌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对预防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导管滑脱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中选取36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实施了护理风险干预的36例设为观察组,而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36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出现导管滑脱和护理投诉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脱管率未5.6%,对照组的脱管率未1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导管滑脱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风险干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卵巢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2018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0例胰腺导管腺癌卵巢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10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6岁,其中8例原发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8例患者诊断时即有双侧卵巢转移,从有临床症状至发现卵巢转移的中位时间为2.5个月。全组患者均有腹膜转移,9例患者伴血CA125升高。转移瘤以囊实性外观多见(8例次),病理形态多表现为黏液腺癌(6例),免疫组化无明显特征。全组患者均于发病时行卵巢姑息切除手术,1例患者同时行原发灶切除术。7例患者行化疗。1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3个月。结论胰腺导管腺癌卵巢转移瘤容易误诊,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特征,手术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胰腺肿瘤 卵巢转移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胶样癌恶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导管腺癌恶变鉴别,并与病理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20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IPMN恶变成分为胶样癌的患者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同时收集同时期经手术病理确诊为IPMN恶变成分为导管腺癌患者30例。分析患者术前CT和MRI影像学表现,包括病灶的部位、IPMN形态类型、最长径、成分、密度及信号、钙化、胰管扩张及胰管内径、胰腺实质萎缩、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等。两组影像学表现特征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IPMN胶样癌发生于胰头部16例、胰体尾部7例、全胰腺1例。22例有肿块形成,最长径54.5(29)mm。囊实性19例、囊性4例、实性1例,囊壁和内部分隔增厚,增强后轻度强化。5例T1WI有高信号。肿块内有钙化13例、气体2例。胰管扩张内径(13±5)mm。胰腺实质萎缩21例。8例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IPMN胶样癌肿块最长径大于IPMN导管腺癌[31(16),Z=-3.758,P<0.001]。IPMN胶样癌以囊实性为主,IPMN导管腺癌以实性为主(P<0.001)。IPMN胶样癌钙化、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T1WI点状高信号多于IPMN导管腺癌(P=0.001、0.031、0.034)。结论与IPMN导管腺癌相比,IPMN胶样癌更倾向于囊实性肿块、伴有钙化、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T1WI呈点状高信号。

  • 标签: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胶样癌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腺鳞癌(PASC)和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8例)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PASC的171例患者(PASC组),以及2018年1至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100例PDAC患者(PDAC组)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由2名影像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S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PASC组病灶最长径大于PDAC组[35.0 mm(28.0 mm,45.0 mm)比29.5 mm(23.0 mm,36.0 mm)],影像学表现为囊变坏死、环形强化、远端主胰管正常、远端胰腺实质正常的比例均高于PDAC组[分别为62.0%(106/171)比12.0%(12/100)、66.1%(113/171)比25.0%(25/100)、52.0%(89/171)比12.0%(12/100)、70.2%(120/171)比29.0%(29/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001,χ2=72.183、42.612、43.284、43.221;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像学表现为囊变坏死、环形强化、远端主胰管正常、远端胰腺实质正常均为PASC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0.083、2.361、3.086、2.632,95%可信区间8.736~11.639、2.096~2.660、2.605~3.656、2.267~3.057,P均<0.01),诊断PASC的灵敏度分别为62.0%、66.1%、51.7%、70.3%,特异度分别为88.0%、75.0%、88.0%、71.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3%、81.9%、88.1%、80.5%。结论PASC与PDAC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为囊变坏死、环形强化、远端主胰管正常、远端胰腺实质正常均为PASC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胰腺 癌,腺鳞状 导管腺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锌指蛋白18(ZNF18)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PDAC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131例PDA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ZNF18蛋白的表达,根据ZNF18表达水平将其分为ZNF18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比较ZNF18表达水平与PDAC患者总体生存期之间的关系。分析ZNF18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DA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31例PDAC组织中ZNF18高表达82例(62.60%),低表达49例(37.40%),ZNF18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显著长于低表达组[(21.53±0.69)个月比(12.17±1.5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ZNF18低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PDA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神经侵犯、脉管癌栓无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ZNF18表达水平均与PDAC患者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HR=0.463,95%CI 0.279~0.769,P=0.003)、淋巴结转移(HR=2.062,95%CI 1.247~3.409,P=0.005)及ZNF18表达水平(HR=0.416,95%CI 0.255~0.676,P<0.001)为影响PDA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AC组织ZNF18低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差密切相关,ZNF18可作为评估PDAC患者预后生存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 标签: 胰腺肿瘤 锌指蛋白 基因表达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弹性值评价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DAC)肿瘤分级的价值,分析其对评估PDAC患者预后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2例诊断PDAC且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行MRE检查,测量肿瘤弹性值,并从术后病理报告中提取肿瘤位置、切缘状态和分级等信息,观察肿瘤硬度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分析PDAC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所有PDAC的平均弹性值为(3.06±0.82) kPa。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胰腺癌的弹性值分别为(2.31±0.62) kPa、(2.98±0.78) kPa及(3.83±1.08) kPa,不同分级间弹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AC弹性值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s=0.831,P<0.001)。MRE弹性值诊断高、中-低分化与高-中、低分化PDA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26及0.884。弹性值是PDA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子(P<0.001)。结论PDAC患者弹性值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弹性值越高,病理级别越高,患者存活时间越短。

  • 标签: 胰腺肿瘤 预后 弹性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 硬度值 诊断 生存期
  • 简介:摘要通过本案例分析,探讨患者行左上肢PICC置管后导管移位至胸导管出现乳糜液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寻找PICC置管后导管异位胸导管的有效预防方法,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确保患者置管后的安全。

  • 标签: PICC导管异位胸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与胰腺导管腺癌(PDAC)相关的肿瘤微环境基因表达模块,识别影响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和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方法筛选收集来自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1个包含142例PDAC患者数据集和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的2个包含168例PDAC患者微阵列数据集(GSE2150、GSE62452)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运用xCell网络工具对PDAC基因表达数据进行细胞类型富集分析。根据细胞富集评分中位数将TCGA的142例患者分为高分、低分2组,通过单因素生存分析确定有预后价值的细胞类型并使用GEO的数据集验证。再根据细胞类型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单因素生存分析确定与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同时使用GEO数据集对TCGA数据集的预后相关DEGs进行验证。最后在TISIDB数据库检索TCGA与GEO数据库的共同DEGs,并分析其与免疫系统的相关性。结果细胞类型富集评分显示,Th1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在TCGA和GEO数据集中具有相同的预后价值,其高分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鉴定出216个预后相关DEGs,对其功能富集结果显示21个生物学过程条目中有9个与免疫过程密切相关,5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中有4条与免疫过程密切相关。通过PPI网络分析,CCR7、CD27、CD5、CXCL13、ZAP70、MS4A1和CCL19被鉴定为可能与PDAC密切相关的中枢基因。通过对GEO数据集的验证,共有15个DEGs在GEO和TCGA数据集中具有相似的预后价值。检索TISIDB数据库上述15个基因结果显示,GIMAP7与PDAC的免疫过程密切相关。结论鉴定了216个与PDAC预后相关的肿瘤微环境基因及其7个中枢基因,并提供了CCR7、CCL19、CD27、CXCL13和GIMAP7 5个新的PDAC免疫治疗潜在靶点。

  • 标签: 胰腺肿瘤 预后 肿瘤微环境 免疫 GEO TCG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PICC导管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PICC导管置入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举措。结果所有患者的置管成功率达到100%,且置管留置时长均超出14d,并未有患者出现药物渗透性血管损伤及皮肤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行PICC导管加强导管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预后及置管成功率,更行之有效的减少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置管保留时间较长,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PICC导管 乳腺癌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方法:研究中样本选择为到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将被纳入本次研究的样本进行随机分组后分别制定临床护理方案,随后选择小组之间对比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小组之间对比的过程中,不同患者的静脉炎发生了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入院并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集束化护理的开展在避免患者出现静脉炎以及其他并发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乳腺癌患者 PICC导管维护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catenin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胰腺癌原代细胞株和健康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株HPDE6-C7中β-catenin mRNA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45例PDAC患者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总生存(OS)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胰腺癌原代细胞株中β-caten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3.83±0.83)高于HPDE6-C7细胞株(1.0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P=0.003)。PDAC肿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高表达率为68.9%(31/45),癌旁组织中高表达率为28.9%(1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P=0.005)。不同肿瘤长径、TNM分期的PDAC患者β-catenin蛋白高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6、0.036)。45例患者中位OS时间为22.5个月。31例β-catenin蛋白高表达组患者中位OS时间19个月,14例低表达组患者中位OS时间2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肿瘤长径、肿瘤分化程度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是PDAC患者O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A199水平(OR=9.883,95% CI 2.815~34.689,P<0.001)、肿瘤长径(OR=6.117,95% CI 1.578~24.179,P=0.009)、肿瘤分化程度(OR=3.834,95% CI 1.158~12.697,P=0.028)、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OR=0.139,95% CI 0.045~0.430,P=0.001)是PDA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β-catenin在PDAC中异常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进展相关,可能是判断PDAC患者预后的新指标及治疗靶点。

  • 标签: 胰腺肿瘤 腺癌 Wnt信号通路 β-catenin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