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肆虐,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极大冲击。本文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固有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免疫逃避与交叉免疫五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希望通过阐述免疫机制中的作用靶点,为SARS-CoV-2的治疗与预防贡献新思路。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适应性免疫 免疫逃避 交叉免疫
  • 简介:摘要机会性感染常常发生于免疫功能缺陷宿主,HIV感染及能引起免疫缺陷或紊乱的基础疾病是其主要的易感因素。近年来发现非HIV宿主存在某些新发的潜在免疫缺陷机制,如抗细胞因子抗体疾病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与马尔尼菲篮状菌、非分枝杆菌、曲霉等多种机会性感染密切相关,其所导致的不同临床感染类型、免疫缺陷调控机制、治疗方法等诸多问题逐渐被关注。因此,本文将对非HIV宿主潜在新发的免疫缺陷机制与机会性感染进行综述。

  • 标签: 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机会性感染 免疫缺陷 马尔尼菲篮状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1例肾移植术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谈对免疫宿主低下人群的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本医疗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市定点医院2021年10月收治的1例肾移植术后合并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经过,分析其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及转归。结果受者为中年男性,在肾移植后3年发病,以中低热起病,伴咳嗽、乏力。胸部CT示双肺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影,以双下肺为著,渐进性加重,直至出现"白肺",早期合并肾功能及心功能不全。在治疗过程中,免疫抑制剂应用减量,并增大了糖皮质激素的用量,早期因肾功能不全和高钾血症透析3次,给予阿比多尔及连花清瘟胶囊口服抗病毒治疗,抗感染治疗,使用特种免疫球蛋白及恢复期血浆静脉滴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最终患者临床治愈。结论肾移植术后合并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与其他人群无明显差异,但此类免疫宿主低下患者更易出现器官功能的损害,肾移植受者合并重型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用量如何调整、呼吸支持、抗菌药物选择、器官保护、营养支持及中医药干预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肾移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免疫抑制剂 营养支持 中医药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苦瓜多糖(Momordica charantia polysaccharide,MCP)对右旋糖酐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MCP,用其治疗DSS诱导的UC。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SS组和DSS+MCP组,每组5只,每天监测小鼠的体重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收集小鼠结肠组织和血清,采用HE染色、ELISA、RT-qPCR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肠道组织、炎症因子、CD4+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变化。结果MCP通过恢复小鼠体重和大便黏稠度降低DAI,减少出血,从而改善DSS诱导的UC。另外,MCP能够修复结肠组织的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炎症细胞浸润,减轻黏膜层和肌肉层水肿,保护UC小鼠的肠道。MCP处理后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降低,CD4+T细胞水平也降低。结论MCP通过抑制小鼠体重下降、修复结肠组织损伤、改善免疫系统紊乱、抑制DSS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等途径改善DSS诱导的UC。本研究为MCP作为UC治疗的一种潜在饮食干预提供了参考。

  • 标签: 苦瓜多糖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应答
  • 简介: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良恶性肿瘤的有效疗法,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会影响全身各脏器和组织,使患者身体受到重大的损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移植后患者的死亡率。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眼部排斥反应的表现,60%~90%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伴发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表现为干眼、结膜炎、角膜炎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患者视力丧失。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标准,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自体血清滴眼液、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局部应用以及泪小点栓塞和治疗用角膜接触镜的佩戴。本文就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 治疗
  • 作者: 鲁阔 陈善泽 陈荣昌 王凌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深圳市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医防融合呼吸项目组 深圳市呼吸系统重大疾病防治中心,深圳 518020
  • 简介:摘要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超过了结核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有证据显示宿主因素在NTM发病中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局限性NTM肺病及播散性NTM病的宿主因素分别加以综述,以期尽早识别NTM病的高危宿主,为NTM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及非恶性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法,而allo-HSCT后常见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干眼等眼部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角膜穿孔甚至盲。随着allo-HSCT技术不断成熟,移植人数逐渐增多、移植后患者生存时间延长,cGVHD干眼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对其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泪腺、角结膜、睑板腺、泪液及外周血中cGVHD干眼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干眼 生物标志物 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硬皮病样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4—2019年间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硬皮病样皮肤GVHD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治疗、预后及发展为硬皮病样皮肤GVHD的可能因素。结果24例硬皮病样皮肤GVHD患者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33 ± 12)岁,HLA全相合20例,半相合4例,发病时间[M(Q1,Q3)]为移植后18.5(8.0,30.9)个月。19例发病前已停用预防排异药或药物处于小剂量。15例表现为泛发性硬皮病样,1例为线状硬皮病样,5例硬斑病样,3例筋膜炎样。泛发性硬皮病样皮肤GVHD无雷诺征。13例伴有其他系统排异,8例合并关节活动受限,1例合并慢性皮肤溃疡并继发皮肤鳞状细胞癌。所有患者均给予系统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11例外用糖皮质激素。对11例患者进行集中随访,其中明显好转3例,好转4例,加重2例,死亡2例。以同时段就诊的223例非硬皮病样皮肤GVHD患者为对照,硬皮病样皮肤GVHD组HLA全相合患者比例(20/24,83.3%)高于非硬皮病样皮肤GVHD患者(47/223,21.1%),两组比较,P < 0.001。结论硬皮病样皮肤GVHD平均发病时间较晚,可模仿所有4种自发性硬皮病的表现,HLA全相合移植、过早停用或预防排异药减量过快可能是发展至硬皮病样皮肤GVH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硬皮病样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涉及病原体和宿主免疫反应这两个方面。目前基于病原体的检验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和最常用的方法。免疫系统的功能是识别和消除入侵的病原体,基于宿主反应的检验已成为传统的基于病原体检验的有效辅助手段,具有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的潜力。基于宿主的检验与基于病原体的检验的联合应用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领域。

  • 标签: 诊断 宿主 病原体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烧伤感染创面病原菌,它能够编码多种毒力因子,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可导致预后差、病死率高。为了研究对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新方法,研究者们观察了其噬菌体与宿主之间广泛的相互作用。噬菌体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甚至主导宿主细菌的结构、运动、代谢,促进宿主进化,也是影响宿主环境适应性和致病性的重要因素。该文分别从单细胞水平和群体水平对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了解这些相互作用可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未来研发抗菌制剂以及指导烧伤感染治疗提供基础。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噬菌体 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 烧伤 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1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受者,根据该受者多器官功能受损表现,结合皮肤病理活检报告、血液供者来源游离DNA检测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相关性蛋白因子等检测,诊断aGVHD,并给予相应预防感染、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抗炎等治疗。该受者治疗效果不佳,最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病例提示aGVHD在实体器官移植中发生率低,但风险极高,需早期干预治疗。

  • 标签: 胰肾联合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抑制
  • 简介:摘 要:近年来,免疫诊断领域发展迅速,相关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免疫诊断领域的快速发展对荧光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众多医院已开始在实验室开展免疫诊断技术的临床试验中发现,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荧光免疫检查。但是目前荧光免疫平台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荧光标记物荧光寿命短、荧光信号受外界干扰影响难以监测等。此外,由于多种化学成分对多种荧光分子具有抑制作用,导致了在临床中使用的荧光检测试剂的用量非常大。荧光免疫平台的技术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和检测手段。

  • 标签: 荧光免疫 反应平台 微流控载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陶泽新 李仁鹏 宋艳艳 徐爱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山东大学预防医学研究院 山东省传染病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14,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南 250014,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预防医学研究院 山东省传染病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14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南 250014
  • 简介:摘要加强免疫是某些疫苗完成基础免疫一段时间后,为持续保持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而再次进行的接种。本文对疫苗加强免疫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常见疫苗加强免疫的作用与效果进行阐述,探究了在加强免疫方面普遍关注的3个热点问题,重点强调了“做好疫苗基础免疫是根本,加强免疫是保障”的公共卫生观点,以期为提高对加强免疫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科学指导疫苗免疫工作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疫苗 公共卫生 加强免疫 价值
  • 简介:摘要免疫吸附可选择性清除致病抗体,目前在神经免疫性疾病中取得良好效果。致病抗体的类型和滴度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起重要作用。自身免疫性脑炎一线免疫治疗包括类固醇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免疫吸附可选择性快速消除自身抗体,可作为多模式免疫治疗的一种选择。

  • 标签: 免疫吸附技术 抗体 血浆置换 自身免疫性脑炎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我国已经成功消除了孕妇及新生儿破伤风,但目前成人含破伤风成分疫苗接种覆盖率仍较低,发生破伤风感染的危险不容忽视。为了解破伤风对人类的威胁以及现阶段破伤风免疫制剂用于成人暴露后免疫的情况,本研究对国内外破伤风的发病情况、破伤风免疫制剂的接种现状和暴露后免疫建议等进行综述和梳理,从而为破伤风免疫制剂的暴露后免疫程序和使用规范提供科学支撑。

  • 标签: 破伤风 破伤风免疫制剂 暴露后免疫
  • 简介:

  • 标签: